2005年10月4日

香港不要學新加坡

香港不要學新加坡

金融風暴後,新加坡多方面借鑑香港成功經驗,並加以模仿,如以減稅吸引外來投資;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掩飾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特區政府卻有優勢而不自知,去模仿新加坡的家長式大政府。此消彼長下,香港連自己最引以為榮的自由市場精神也斷送了。

強積金便是最典型的「人有我有」抄襲式香港公共政策。在新加坡推行公積金仍未見其利時,香港政府及政客便急於去抄襲,結果發現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百病叢生,怎樣改革也改不好,這時已恨錯難返。

在剛結束的「亞洲經濟自由網絡」會議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自由經濟權威透露,在董建華即位不久,他們曾經討論香港問題。在談話前,董建華已表示,新加坡的模式比西方自由社會更適合香港。董建華雖然已經不在其位,但這種想法是否依然是政府的主流思路,就有待新領導班子用行動去解答。

因為貪污惡化、政府政策偏袒等因素,香港在今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上排名大跌;相信這亦會影響香港在經濟自由度上的排名。筆者跟一位負責經濟自由排名的研究員開玩笑說:「如果香港真的失去世界自由經濟冠軍的名銜,請將消息第一個告訴我。」可是他說:「這便代表了新加坡會是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系。這又是不是大家所希望見到的自由市場典範呢?」

香港的自由市場聲譽,是市民多年努力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國學習自由市場的目標。我們有道義上的責任,繼續頂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這一冠冕。就算真的失去了排名,只要尊重人民和市場的精神還在,我們仍然可以將失去的榮譽追回來。可是,如果香港繼續希望學習人家的強權統治,就算名義上繼續是世界自由經濟的榜首,盡其量也只不過是個假冠軍,絕對不會得到人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