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2日

強積金陰乾打工仔血汗錢

強積金陰乾打工仔血汗錢

強積金代表香港正步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行列,暗地裡是利益輸送的一大發明。

積金局每季都編制一份所謂的統計摘要,用來證明積金局的官僚「有做野」。內容差不多包括所有和強積金有關的資料,唯獨漏報各種強積金計劃的平均回報率。當然積金局的官僚不會不知道香港各強積金計劃的回報率,只不過是怕將殘酷的現實和公眾分享。

財經長毛 David Webb 便計算過,在01至05年的四年之間,一樣投資在恆生指數成分股,市場上的指數基金比同類的強積金計劃,可以為投資者帶來多八成的額外回報。強積金計劃所吃掉的,是高昂的行政費用。如果公眾知道血汗錢是如此被強積金陰乾,相信政治壓力很快便會解散積金局,廢除強積金。

在強積金的制度下,打工仔全無選擇餘地。僱主選擇強積金計劃供應商,其實只要服務方便,基金的行政管理費等因素根本不在考慮之列。站在積金計劃供應商的立場,競爭的條件便變成鬥方便,不是鬥平鬥回報。由此可見,強積金的制度從一開始,便是為銀行界保險業創造商機而設計。

積金局最大的一個謊言,是「積金為將來」。連被官僚奉若神明的世銀都指出強積金的成本可以高至5%,七折八扣之後剩下的回報低得可憐。事實上強積金將打工仔的血汗錢大筆轉移到銀行家及官僚的手上,無論經濟情況是好是懷,理論上是絕對不足以負擔任何人的退休生活。經濟高速增長,強積金仍追不上通貨膨脹;經濟衰退時,強積金連老本也可能輸掉。

強積金既不能為退休人士保障什麼,它能夠繼續存在的唯一原因是既得利益的庇蔭。如果真正是為了打工仔的退休生活,便應該將強積金廢除,好讓流失了的行政管理費回流到香港人自己的口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