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8日

假如沒有貨幣

假如沒有貨幣

教科書話:「假如沒有貨幣的話,種菜的如果要食肉,但食肉的要食魚。那麼種菜可能要先找到織布的,帶著布匹換小麥… 最後找到一條魚去找他要的肉。當中有好多好主觀的討價還價,過程又繁複又慢又無效率。」教科書講得太過簡化,教壞細路。

人類從一開始便是群居的動物。既然人類從一開始便是群居,一人對一人,一物換一物換的交易的就不是這麼簡單。群體的生活,意味著人類在原始族群社會已經有簡單的分工,而且狩獵捕魚生育哺乳,誰做什麼怎樣做全部由族群領導決定。當原始的族群接觸越來越多,暴力衝突亦越來越多。結果有些族群便殲滅,有些族群被兼併,有些族群卻越來越大,亦有些族群採取較和平的對外態度。大的族群中的活動漸漸變得複雜,族群的領導亦無法逐一指揮當中族人的活動,加上族群之間的交往,亦促使了原始的貿易。

族群的領導既無法逐一指揮族人的活動,取而代之的是某種粗放形的社會組織。社會最上層的領導不再直接參與生產,有些主導迷信神秘主義,有些壟斷武力的使用,進而發展成統治階層,這就是現代政府的前身。族群次級的族人控制牲畜奴隸,從事生產的族人,要向統治者貢獻成果供養他們,這就是最原始的稅收。

族人脫離了領導的直接指揮,活動的複雜性大幅增加,除了農耕漁獵之外,還有釀酒等原始工業,更人開始製造專造供統治階層享用的神器禮器手工藝等新奇有趣的物品,這便是市場經濟的雛型。交易的物品除了食物牲畜奴隸,也有那些新奇有趣的物品。事實上食物牲畜奴隸在有剩餘的時候,便可以用作交易。古美索不達美亞便有人開始以儲??來進行交易。另外一些文明,族人以那些新奇有趣的物品作交易,也成為了另一類原始的貨幣 (token money)。

這個階段的文明,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完全不能接受。所有古代社會都有一共通處,就是階級制度。人的身份由出生背景來決定。無論是語言、信仰、生活習慣、甚至服飾都成為分別階段身份的工具,階級流動性更加是天方夜譚。

貨幣跟市場經濟可以說是在同時出現,沒有貨幣市場經濟根本無法運作。套用制度經濟學的用語,貨幣的出現大大減低了交易費用,買賣的人只要一方有貨幣便可以促成交易。貨幣的另一個最大的功用是讓人開始積存財富,沒有貨幣財富只可以由牲畜奴隸土地來代表。維持很多的牲畜奴隸土地財富成本高昂,現實情況也只容許非常有限度的財富累積。貨幣和貿易讓經濟活動專門化 (Specialize) ,也促生了工匠技師藝術家等職業。技術階級的出現,打破了舊有一套「人力 (Labour) + 天然資源 (Land) = 產品 (Product)」 的經濟模式。工匠技師藝術家有的最大資產 (Capital) ,不是人力,是技術 (Skill)。這些以技術謀生的人,不再須要受制於土地及政權的限於,技術的需求也令到不少有特別天賦的奴隸有機會逃離奴隸身份。

由人類出現到發明最原始的貨幣,之間相隔了數十萬年。貨幣出現之後的數千年,人類發展便開始以幾何級數的速度上升。明文開始雖然統治階層權力興替不絕,亦偶有農民的起義。每一次的權力轉移,只會建立新的貴族班子,但權力的架構仍然維持下去。

真正推倒人類古代階級社會制度,是資本的形成。貨幣既是交易的媒介,亦是累積財富的工具。當財富開始累積,人便開始進行借款和投資。投資是將資源集中,然後分配到不同的經濟活動中,盡量放大成果的價值。當投資的活動越來越頻繁,運作資源的方法和知識便越精密,亦成為了工業的雛型。工業的發展是將人類從蠻荒走到現代的最重要一步。工業發展讓更多人可以擺脫畜牧耕作等活動地理限制的束縛。越來越多人到其他地方工作,人口的流動令統治者無法繼續以古老的方法管治,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政府的官僚運作。

跟隨著工業革命之後的二百年,人類社會以更快的加速率發展。商業成為了大多數人的主要謀生活動,但另一方面人類使用天然資源及人力的效率亦大大提高。生活質素的改善,亦令到人口激增。事實上貨幣促使資源使用的效率一直提升,亦將人的外在枷鎖逐一解放。首先是原始部落式經濟的消失,然後是奴隸制度的瓦解,之後是工業的發展讓人選擇更好的居處。

如果沒有貨幣,經濟運作完全變得沒有可能:沒有財產的積蓄,便沒有投資活動,更沒有工商業的活動沒有貿易,人亦因此被地理因素限制。這一連串的關係,令分工生產的制度瓦解,也將人類帶回部落式的生活。另一個可能沒有貨幣的社會,是完全的共產主義烏托邦。兩者的共通點是:「誰做什麼怎樣做全部由族群領導決定。」

沒有貨幣,人類沒有文明,人沒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