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3日

香港要積極不干預的和諧社會

香港要積極不干預的和諧社會

曾蔭權在1967年加入政府,當時的財政司正是郭伯偉爵士。這位偉大的財政司,他緊守積極不干預思維,抗拒了各種民粹潮流,令香港正為了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的典範。不知道曾蔭權對就積極不干預思想有多大認同,但自從他當上高官之後,雖然口頭上支持自由經濟,但他負責的政策統統是大政府。

曾蔭權今天宣讀他第一份施政報告,相信主題仍然離不開如何建構一個和諧社會。但究竟一個和諧社會代表了什麼?相信各司局長也不一定有一個簡單的共識,國家領導人給曾蔭權的實在是一個難題。曾蔭權出身公務員,人在制度之內幾十年,可能看不到政府的本質,更可能不會明白,政府就是破壞社會和諧的最主要因素。

古代帝王,行使權力時要訴諸天命。現代政府的唯一分別,就是用民意包裝權力。當政府的權力用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這種權力的應用是恰當的。可是政府的權力更經常被用作強迫人民,要人民做一些違反自由社會的行為,這時候政府便成為了破壞社會秩序的元兇,就算用民意包裝起來,本質上仍然是暴政。

主觀願意當然是希望曾蔭權在這兩年任期內,不會有些什麼大動作。可是他現在有中央撐腰,形勢比人強。被視為反對力量的民主派又青黃不接。最怕曾蔭權要借機實行所謂強勢統治,一意孤行各種假大空。從早前政府處理西九龍的手段看來,曾蔭權似乎仍想有點作為。

回歸之後人才流失,留下來被躍升的官僚,亦享受到從政的樂趣。以往真正政治中立的香港政務官,最基本要求是要抗拒既得利益的貪婪,要堅持政府的公正持平。對曾蔭權的真正試煉,要看他是否能夠一如競選時承諾,以多年的公務員經驗來管理特區政府,讓香港從回積極不干預的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