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非萬能靈藥
今次政府推出醫療改革,核心思想是引入所謂的家庭醫生,減少公營醫院專科的壓力,解決公私營失衡的問題。政府的討論文件指出香港的公私營醫療失衡,可是究竟是甚麼原因令醫管局蠶食了私營醫療市場呢?所謂的家庭醫生是甚麼的一回事?他們跟普通科醫生又有甚麼分別?
討論香港的醫療制度,不得不先分析香港醫療花費的趨勢。事實上,香港人花在醫療上的資源一直高速上升,現在每人每年最少花一萬元在醫療上,是十年前的三倍。相反醫生的數目只有些微增加,十年前每一千名市民有一點二個醫生,現在則有一點六個醫生,香港仍然是已發展地區中,醫生對市民比例最低的一個地方。
正常情況下,醫生的收入在過去十多年應該大幅飆升才對,為甚麼他們仍然投訴生意艱難?私人執業的西醫都抱怨,並不是因為僧多粥少,而是因為醫管局的不公平競爭。香港人在醫療花費方面,公共醫療佔了大部份。以往私人醫療約佔市場的六成,現在情況逆轉到公共醫療佔了大部份的市場。事實上公私營失衡,主要原因是政府毫無節制的擴張,最終連私人執業的醫生的生意都搶走,所以也形成了現在的局面。
為了收拾殘局,便惟有再一步減少可以私人執業醫生的數目,來維持醫生的收入,所以政府便建議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
外國將家庭醫學當作一門專科看待,是因為入行做醫生的都不會選擇以普通科作為終身職業,為了挽留人才,他們便創立了家庭醫生的專科。對香港市民來說,私人執業的普通科醫生其實已經負起了家庭醫生的功能,要另外以政策去推動普通科專業化,唯一的解釋便是要將加入競爭的門檻提高。外國的家庭醫生,通常要通過為期二年至三年的全職培訓。要將香港所有的私人執業普通科醫生轉為家庭醫生,相信最少要十年時間。
可是到時候,公私營醫療失衡的問題一樣不會得到解決,私人執業的醫生一樣繼續投訴生意難做。最重要的問題是,整個醫療改革家庭醫生的概念,從來都是以醫生的利益角度出發,沒有考慮過病人的知情及選擇權。雖然香港亦有不少民粹的病人權益機構,看到的只有免費午餐,他們只懂得訴求不用付鈔的服務。這些好心做壞事的人看不到的,卻是這種醫療福利背後助長了的醫療既得利益。事實上病人沒有自由選擇的餘地,就算空有免費午餐也絕對無補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