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5日

強制驗樓為發展商壟斷鋪路

強制驗樓為發展商壟斷鋪路

香港有不少樓齡三十年以上的舊樓,因為有系統性的管理和定期驗修,基本上安全沒有問題。這些保養得宜的樓宇,多數是高級豪宅或者是大型屋苑,不少本身已經有定期驗樓計劃,所以強制驗樓對這些業主影響不大。政府要推行強制驗樓,其實要對付那些低價單幢式舊樓。

每個人都想居住的環境好一點,當然業主也會希望物業的價值高一點。問題是為甚麼社會上有這麼多的業主不願意投資在物業維修?莫非他們都不想物業的價格上升?

熟識物業市場的人都知道,市場上有一大批低價樓,在買賣的市場並不活躍,租務的市場亦不好做,少數有人住的,住戶大多是老人家和剛來港的低收入人士。事實上,這些樓宇內的單位都很難租出,大多數已經丟空多時,業主當然也懶得出錢維修。有樓無人住,明顯是市場出現了扭曲,那麼問題出錯在甚麼地方?

香港的公屋政策,表面上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住屋福利,但實際上卻完全扼殺了低價樓的市場。政府在房屋市場的計劃經濟,令到香港的舊區不必要地老化。這些舊樓的業主,既然單位租不出,大多數一心等重建收樓,當然也沒有動機去進行驗樓維修。

政府說驗樓便可促進樓宇安全,這絕對是自欺欺人的講法。強制驗樓並不一定等於業主會確切地根據所謂合資格人士的專業建議去進行維修,事實上不少業主就算知道樓宇的問題,也不願意再投資在維修上。若強制驗樓得到落實,所謂合資格人士將會是最明顯的得益者,所以孫明揚公布諮詢後,第一個挺身而出支持的便是代表既得利益的工程師學會。可是從長遠計,強制驗樓對工程業界也將會構成道德上的挑戰。

要知道,政策上的所謂強制驗樓,對政府官僚來說,不過是有專業人士去承擔責任的風險,而對業主來說,專業人士的簽署亦只不過是個免除麻煩的護身符,雙方要的都不是工程師的專業知識。更大的問題是,難保工程界內不會有害群之馬,為了短線的利益而出賣專業,為了迎合業主的要求,隻眼開隻眼閉,見問題卻不作聲?

甚麼人真正可以從強制驗樓中得益呢?凡是要強制性的政策,一定不得民心,要不是背後有個低調的既得利益支持,從政者是不會輕易提出的。強制驗樓增加業主持有舊樓的成本,變相方便了收地重建,最重要是新樓的管理和維修相對完善和有計劃,強制驗樓也會令更多置業者投向新樓市場,進一步為發展商的壟斷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