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日

政府監管亦不見得一定安全

政府監管亦不見得一定安全

在食物安全問題上,政府的危機管理能力接連受到挑戰,先有蘇丹紅、豬鏈球菌和孔雀石綠,現在便是禽流雞,每次政府都無法及時應對。事後孔明的政客和既得利益者,都歸咎政府沒有專責部門統籌食品安全問題。政府無法迅速應變,是否因為官僚的數目不夠多?再闢食物安全管理局,是否真正可以改變根本的問題,讓政府能夠決斷地處理食物安全問題?

食物安全問題,其實就是經濟學所指的資訊不對稱。經濟學家艾智仁 (A. Alchian) 便曾經指出,資訊的本質是不對稱的,要不是資訊本身便沒有價值可言。市場永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資訊不對稱,問題是買賣雙方如何對應。

資訊不對稱的情況,通常是賣方相對買方更清楚產品和服務的質素。視乎不同的情況,消費者面對資訊不對稱有不同的對策,有時消費者會願意花資源及時間,去找出產品和服務的質素,有時消費者會簡單地冒一定的風險,但最主要的因素仍取決於資訊的成本。互聯網的普及亦大幅加速了資訊的流通,大大減低消費者獲取資訊的成本。

資訊不對稱的討論中最大的謬誤,是假設賣方一定會利用不對稱的漏洞去剝削消費者。其實只要競爭一日存在,賣方的最大利益是以資訊作為策略性的工具。現代的廣告和市場學,都強調如何好好利用產品的資訊促銷,而各大企業的商譽其實也充份反映了這種商業策略的價值。


面對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另一個謬誤是以為政府有能力以政策強力獲得資訊,然後人工地製造一個公平的環境。面對有心隱瞞產品問題的奸商,政府其實跟平民百姓一樣無能為力。政客和官僚最心儀的發牌制度,亦只可以非常有限度地提高這些奸商的成本,令到他們知難而退。

如果發牌監管行不通,政府直接介入測驗食物又是否能夠確保安全呢?當政府直接介入市場,觸動到不同的既得利益,官僚往往要作出政治決定。事實上世界各國的食品檢測官僚制度,最終都淪為保護主義的政治工具。食物檢測官僚無可能逐一檢驗所有的進口食物,情報方面亦非常依賴食品產地的檢測工作。當特區政府面對大陸地方官的壓力,負責食物檢測官僚是否有勇氣去承擔這種政治上的風險?在消息混亂的情況下,負責檢測的部門會否因為政治因素而延誤了決定的時機?

過去差不多每次出現有問題食物,都是由傳媒率先報道,然後政府才出面跟進。事實上這種情況只不過反映社會的正常分工,官僚亦不必因為要顯示政府萬能而推出新的架床疊屋。如果政府沒有能力做好的事情強行上馬,最終的反效果可能會造成更多社會成本,更加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