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8日

福利主義衍生經濟周期

福利主義衍生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除了是經濟學者用來解釋宏觀的增長和衰退,也是投資者必須要明白的一個概念,經濟周期有不同的成因,但其中最顯而易見的是信貸的擴張和收縮。

資本跟其他物品一樣,都有一個由主觀因素影響的價值,而利率就是資本的價格。若市場能夠自由調節,利率水平是資本供求的結果。當儲蓄意欲高於借貸需求,市場便出現資本氾濫的現象,利率也自然下降;相反當市場缺乏資本,利率也自然上升。利率的自由調節,對經濟體系中的資本結構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可是當中央銀行主導了貨幣供應和短期利息的水平,當中牽涉到的人為因素,便足以衍生出大小長短不同的波動。

高福利的連鎖反應

市民心目中最理想的政府是三低一高︰低失業、低通脹,低稅率,但同時可以提供高福利。當然實際環境中,福利的壓力一做成財政的壓力,政府只有兩個辦法︰加稅和舉債。加稅減少市民的消費;除了會影響企業盈利,也會減少儲蓄和投資。舉債看似無痛,但是政府的借款仍然會抽走市場上的資金

中央銀行作為政府官僚的一部份,運作上亦逃不出政治因素的影響。當政府以舉債來應付財赤,中央銀行亦會被迫採納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人為地將資本注入市場。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副作用是人為地將利率抑壓。當儲蓄的人收不到應有的利息,而借款亦不合理地便宜,變相鼓勵了低回報高風險的投資。通脹的出現亦不能維持太久,所以當情況到達一個不可接受的局面,中央銀行便要180度扭轉政策方向,一手抽高短期息率,另一手發債抽走市場資金。如是者將資金又抽走又注入,便形成了經濟周期。

中央銀行的管理非常講究技巧,手段過於粗暴便會導致泡沫產生和隨後的爆破。事實上人才濟濟如美國聯邦儲備局,面對政府嚴重的財赤也束手無策,只要這個問題一日存在,泡沫的危機仍然會不斷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