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6日
港產中央指令式政治
財技高手暨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劉夢熊登全版廣告,力數梁家傑的四宗罪,指若由反對派當上特首,香港則會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有保守派會如此認真對待梁家傑參選,對泛民來說,實在是最好不過的抬舉。
可惜,劉君雖自稱代表商界主流意見,但是只見他參選資訊科技界選委,落得鍛羽而回的下場,又只得他孤身吶喊批家傑;似乎真正的主流精英早已認定,這場小圈子選舉,台前台後都各自各精彩,台下廣大的觀眾,就連評頭品足的份兒。擠不進那八百人的門檻,那怕嗓門子再粗,也只得像劉君般在場外喧嚷,要是精英們肯將噪音聽在耳?,那是恩典。
劉君既是這場小圈子選舉遊戲的輸家,何不放開成見,擁抱自由開放平等的普選?在普選的遊戲規則下,劉君至少可以透過投票在表達自己的意願,不用花錢刊登廣告博取注意,又或者劉君要身體力行愛黨愛國的精神,自組一個凡是派,跟反對派分庭抗禮,也無不可。除非劉君深知,他所持的一套政治理念太多犯爻漏洞,或者他對自己的說服力全無信心,否則他根本不用害怕普選,更不用抗拒梁家傑參加小圈子選舉。
說到底,無論是這位忽然高調的劉夢熊,抑或是其他堅決拒絕香港可以即時落實普選的官方代表,這群自詡為特區精英的最大心理障礙,是他們根本不信任廣大市民的理性選舉;說白一點,在精英心目中,賤民刁民選出來的就是爛泥扶不上壁。劉君那句「與最基本的特首條件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反對派政客」,點出了這種思維的癥結。
既然精英不信任群眾會理性選擇,那就只好搞出一套沒有競爭先有結局的遊戲規則。在經濟範疇,這種玩意叫做中央指令式經濟;在政治範疇,這種概念太過前衛,學界暫時未有為這種政制訂下一個專有名詞,姑且讓我們稱之為「中央指令式政治」吧!
中央指令式經濟的盲點,在於天真地以為高高在上的精英,憑著過人的情操和智慧,可以為千千萬萬賤民的生計作出決定。可是到決定有誤的時候,精英又放不下個人尊嚴承認錯誤,甚至連那?出了錯也不知,以致資源的錯配和浪費,而且因中央指令式經濟滋生的官僚權力不斷擴張,令中央指令式經濟成為了一個不斷往下沉的循環。
中央指令式政治跟中央指令式經濟,不但心態上同出一轍,就是發展軌跡也非常相似。遠的不說了,從八萬五開始,董建華就已經不是理想的特首人選,要不是計劃政治的遊戲規則,精英又為何會一錯再錯,讓他在02年讓他連任?最終就算要換人試試,也是那種要先知道結果的欽點遊戲,提名選舉只不過是儀式,就像有競爭的社會主義一樣,是自欺欺人的玩意。
對精英來說,競爭代表了不可知的結果,而中央指令式的經濟和政治雖意味著失去尊嚴尊重,但在兩者之間,作為既得利益者的也只會選擇後者。像劉夢熊之流,連權力圈的門檻都未跨過,就赤裸裸跑出來支持中央指令,是妄想有朝能承高等精英賞識,一登龍門內做其次等精英。在此,我們也唯有祝他好運,不用在小圈子外,乾等待權力的滋潤。
李兆富
2006年12月25日
In Hoc Anno Domini
When Saul of Tarsus set out on his journey to Damascus the whole of the known world lay in bondage. There was one state, and it was Rome. There was one master for it all, and he was Tiberius Caesar.
Everywhere there was civil order, for the arm of the Roman law was long. Everywhere there was stability, in government and in society, for the centurions saw that it was so.
But everywhere there was something else, too. There was oppression -- for those who were not the friends of Tiberius Caesar. There was the tax gatherer to take the grain from the fields and the flax from the spindle to feed the legions or to fill the hungry treasury from which divine Caesar gave largess to the people. There was the impressor to find recruits for the circuses. There were executioners to quiet those whom the Emperor proscribed. What was a man for but to serve Caesar?
There was the persecution of men who dared think differently, who heard strange voices or read strange manuscripts. There was enslavement of men whose tribes came not from Rome, disdain for those who did not have the familiar visage. And most of all, there was everywhere a contempt for human life. What, to the strong, was one man more or less in a crowded world?
Then, of a sudden, there was a light in the world, and a man from Galilee saying, Render unto Caesar the things which are Caesar's and unto God the things that are God's.
And the voice from Galilee, which would defy Caesar, offered a new Kingdom in which each man could walk upright and bow to none but his God. Inasmuch as ye have done it unto one of the least of these my brethren, ye have done it unto me. And he sent this gospel of the Kingdom of Man into the uttermost ends of the earth.
So the light came into the world and the men who lived in darkness were afraid, and they tried to lower a curtain so that man would still believe salvation lay with the leaders.
But it came to pass for a while in divers places that the truth did set man free, although the men of darkness were offended and they tried to put out the light. The voice said, Haste ye. Walk while you have the light, lest darkness come upon you, for he that walketh in darkness knoweth not whither he goeth.
Along the road to Damascus the light shone brightly. But afterward Paul of Tarsus, too, was sore afraid. He feared that other Caesars, other prophets, might one day persuade men that man was nothing save a servant unto them, that men might yield up their birthright from God for pottage and walk no more in freedom.
Then might it come to pass that darkness would settle again over the lands and there would be a burning of books and men would think only of what they should eat and what they should wear, and would give heed only to new Caesars and to false prophets. Then might it come to pass that men would not look upward to see even a winter's star in the East, and once more, there would be no light at all in the darkness.
And so Paul, the apostle of the Son of Man, spoke to his brethren, the Galatians, the words he would have us remember afterward in each of the years of his Lord:
Stand fast therefore in the liberty wherewith Christ has made us free and be not entangled again with the yoke of bondage.
This editorial was written in 1949 by the late Vermont Royster and has been published 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nnually since.
人家一篇社論可以用幾十年,真正稱得上是傳世文章。
2006年11月24日
國章不下台 孩子冇未來
不食人間煙火的教育沙皇,又怎會明白學券的意義?藍血貴族出身的李國章主理育,又怎會讓教育成為草根階層向上爬的梯級?一心只想將統一管死香港的統局長官,會真心真意推行學券制嗎?容我們借用佛利民的一句回答︰No he won't!
李國章令學券制胎死腹中,理由是學券制不應該讓人發達。就讓我們放大膽些吧!就算學券制讓人發達又如何?學券制將教育的力量釋放,讓草根市民的下一代,透過教育跟李國章般的藍血貴族競爭,最終有些令我們引以為傲的香港故事,說不定當中可以有幾個香港仔女成為諾貝爾獎得主,又有幾個幾個成為富商巨賈,究竟除了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間煙火貴冑公子,又有誰會如此憎人富貴厭人貧?
據說,曾蔭權一直默默地希望見到學券制的出現。曾蔭權身體流的不是藍色血,要不是當年香港的育制度百花齊放,有耶穌會士以自由的理念來辦學,華仁書院可以有空間將曾蔭權般平民百姓的子弟,培養成領導香港的精英人才嗎?身為育自由的最大受惠者,曾蔭權應該最明白,育才是今天香港數以百萬草根階層的希望。有了曾蔭權如此這般的一個榜樣,香港人又怎會不知道教育自由的重要?所以當曾蔭權在施政報告中說會在幼兒教育引入學券的概念,一眾父母都期待真正的學券制得到落實,希望可以在本來已經沒有甚麼希望的香港育中找到一絲曙光。怎料細節從李國章口中說出來,卻是貨不對辦的偽學券,原來衙門一心只想借學券之名來一統幼兒教育,將這小片仍未被征服的自由教育,也收歸衙門的管轄。
幼稚園偽學券,可能差點就將香港的幼兒教育界分化。幸好,幼師們還清醒,明白到一旦幼稚園被統局統戰了,幼師就永永遠遠成為了官僚的棋子,要無日無之地服侍高高在上的統局欽差,為朝令夕改的所謂育政策疲於奔命。以偽學券收買育自由的動機敗露了,為官的便指鹿為馬,說幼兒育界得不到共識,所以要停止申請撥款。無論是家長和幼師,共識都明顯不過,那就是要真的學券,不要官僚插手破壞香港的教育自由。手握教育生死大權的李國章當然可以不認同市民的訴求,不過使蠻勁說是社會沒有共識,這又算是那甚麼貴族的君子風範?
平民出身的曾蔭權口既說福為民開,我們現在唯一希望,就是李國章搞出來的偽學券,根本不是特區政府的本意。當全港都在等待學券制的生機,問責官僚卻來阻礙學券制的落實,更將責任推卸到百姓和專業幼師的頭上。如此不設實際也全無承擔的官僚,特區政府豈能縱容?懇請特首當機立斷,要這個毫不稱職的教育沙皇為過失問責,還學子、家長和教育專業人員自由和公道。
當然,我們最希望曾經受惠教育自由的香港仔曾蔭權,本著良心出手,將真正的學券放在家長的手中,讓幼師們各自發揮愛心和專業精神,在自由教育的環境下培育下一代,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跟含著銀匙的藍血貴族公平競爭,白手創新天。
李兆富
2006年11月21日
2006年11月19日
Milton Friedman - An enduring legacy
An enduring legacy
Nov 17th 2006
From Economist.com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conom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has died
MILTON FRIEDMAN won the John Bates Clark Medal, awarded to an outstanding American economist under the age of 40, in 1951. Many consider it harder to win than a Nobel Prize. One of the measures of his greatness is that when he got it, he still had not done any of the work for which he would become most famous. Still to come were the permanent-income hypothesis, his groundbreaking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o-written with Anna Schwartz) and the proposal of a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These works revolutionised the conduct of central banks around the world. But to non-economists Mr Friedman's great achievement is not his challenge to Keynesian demand management but the popular writings that challenged a consensus favouring ever-greater state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 This work, too, came long after his peers had recognised him as a leading light. At the time of his death on Thursday November 16th, the 94-year-old economist was still working to spread his ideas about free markets, this time through a documentary for American public television.
It is another mark of his greatness that so many of the ideas that seemed crazy when he came up with them—from blaming the Depression on bad central-bank policy, to school vouchers and the volunteer army—have gained mainstream acceptance. But Mr Friedman always recognised that his success was fragile; free markets and stable money have lots of enemies, particularly among politicians. He has left us a staggering legacy of economic theory and public-policy prescriptions—but is that inheritance growing or shrinking?
Certainly, on the monetary side, Mr Friedman remains a giant. His critics point out that central bankers no longer try to target the money supply directly, but to those who remember the inflationary 1970s it is perhaps more important that futile attempt to push unemployment to zero no longer trigger inflationary spiral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oliticians may talk like Keynesians, but they behave like monetarists, looking to the central bank, rather than fiscal policy, to stave off inflation and recession.
And what of his other crusades? His proposal of a volunteer military force, once rejected as impractical, is now so deeply ingrained in American culture that politicians who proposed bringing back the draft for the war in Iraq were dismissed as crackpots or worse. His quest to replace anti-poverty programmes with a "negative income tax" that would give cash to the working poor has come to fruition in the form of the earned-income tax credit. This is now the favoured policy prescription on both left and right for boosting incomes at the bottom. School vouchers, too, are making progress, albeit slowly. And where they are not, the idea that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choose between public schools is nonetheless bringing competition to America’s educational system.
Even outside his homeland, his ideas continue to make inroads. He was pilloried for briefly advising the Pinochet regime in Chile, where his students, "the Chicago boys", ran economic policy. Thirty years later that oppressive government is gone but his free-market reforms have made Chile the economic star of Latin America. The World Bank and IMF continue to push for stable financial systems and market-based reforms around the world. Proposals like the negative income tax were forerunners of the consensus growing in Europe (and elsewhere) that governments should provide safety nets through tax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ash benefits rather than heavy regulation of markets.
But despite Mr Friedman's work, thickets of regulation thrive in most countries, particularly his homeland. Nor has he succeeded in trimming back the state, which is still growing in many places, including America. Ironically, another legacy may be to blame: income-tax withholding, which he helped to invent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fact that the tax is deducted from most peoples' pay before it reaches their pockets is perhaps the main reason why the state has been able to grow so large. Mr Friedman deeply regretted thi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science—but like his other inventions, it will long outlive him.
Luke,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Daily Mail, UK
With their vast intergalactic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harness the Force, the task of convincing UN officials to recognise their cause should be a walkover for a pair of Jedi Knights.
But self-proclaimed Jedis Umada and Yunyun, better known as John Wilkinson and Charlotte Law, have adopted a more conventional approach in their pursuit of recognition – delivering a protest letter.
The unconventional pair are calling for the UN to acknowlegde what has become Britain's fourth largest "religion" with 390,000 followers.
The UN International Day of Tolerance, which takes place annually on November 16, is aimed at emphasising the dangers of intolerance and promoting integration and cohesion across the globe.
Umada, 27, and Yunyun, 24, both from London, want the day to be renamed the "Interstellar Day of Tolerance" to reflect millions of people across the globe who have chosen to follow the Jedi code as a religion and truly reflect social diversity.
For the protest in Whitehall, the couple will wear full Jedi Knight robes and will be accompanied by a host of supporters including Star Wars favourite Chewbacca with a placard reading "Tolerance for Jedis".
Umada and Yunyun said: "For the last ten years the United Nations has marked 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Tolerance. While we support this important work, we feel the UN needs to move with the times.
"Like the UN, the Jedi Knights are peacekeepers and we feel we have the basic right to express our religion through wearing our robes, and to be recognised by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e therefore are calling upon the 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 to change November 16 to the UN Interstellar Day of Tolerance, to reflect the religious make-up of our twenty-first century civilisation.
"Tolerance is about respecting difference where ever it lies, including other galaxies. Please don't exclude us from your important work.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In the 2001 UK Census 390,000 people listed their religion as Jedi Knight making it the fourth biggest belief in the country.
There are also an estimated 70,000 Jedi knights in Australia, 53,000 in New Zealand and 20,000 in Canada.
The 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s the UK's leading independent authority on the UN and a UK-wide grassroots membership organisation.
Although the associa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Yunyun and Umada hope the organisation will take on the case with the global peace-keeping body.
There is a particularly insightful comment from Mail readers:
The obvious solution to this is for the government not to recognize ANY religion since it isn't the government's business. If they deign to recognize this religion and that religion but not THAT religion they're intolerant at best and tyrannical at worst. Solve the problem, break the shackles of government control on religions and, consequently, religion's control over government.
- Mr. Hargett, Indianpolis, US
2006年11月17日
願佛老在天國 跟郭伯偉爵士繼續談天
佛老在人生最後一段仍然記掛著香港,是我們的福份。
以下是FT的悼文,應該是寫得最好的一篇。
Milton Friedman, economist, dies aged 94
By Samuel Brittan
Published: November 16 2006 17:58 Last updated: November 16 2006 17:58
Milton Friedman, who has died aged 94, was the last of the great economists to combine possession of a household name with the highest professional credentials. In this respect he was often compared to John Maynard Keynes, whose work he always respected, even though he to some extent supplanted it.
Moreover, in contrast to many leading economists, Friedman maintained a continuity between his Nobel-Prize winning academic contributions and his current journalism. The columns he contributed to Newsweek every third week between 1966 and 1984 were a model of how to use economic analysis to illuminate events.
Both his admirers and his detracto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his world view was essentially simple: a passionate belief in personal freedom combined with a conviction that free markets were the best way of co-ordinating the activities of dispersed individuals to their mutual enrichment. Where he shone was in his ability to derive interesting and unexpected consequences from simple ideas. As I knew from my postbag, part of his appeal lay in his willingness to come out with home truths which had occurred to many other people who had not dared to utter them. Friedman would then go on, however, to defend these maxims against the massed forces of economic correctness; and in the course of those defences he, almost unintentionally, added to knowledge.
Those who wanted to write him off as a right-wing Republican were disabused by the variety of radical causes he championed. I was not impressed in my own student years by the claims to a belief in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pro-market British economists whom I first encountered. It was not until I came across Friedman, and learned that he had spent more time in lobbying against the US “draft” than on any other policy issue, that I began to take seriously the wider philosophic protestations of the pro-market economists.
Friedman's iconoclasm endured. He regarded the anti-drugs laws as virtually a government subsidy for organised crime. Even in the financial sphere, he espoused causes such as indexed contracts and taxes as a way of mitigating the harm done by inflation which did not endear him to natural conservatives.
But there was no self-conscious balancing of the political ticket in these positions. He adopted them by following the argument wherever it led. Unlike his fellow exponent of free market capitalism, Friedrich Hayek, he had no great patience for hidden truths that might be embedded in inherited attitudes, rules and prejudices.
There was indeed nothing of the Herr Professor about Friedman. A small voluble figure, he preferred the spoken to the written word, and he took to television as a duck to water. He came to add a good many subtleties to the book Free to Choose, which he wrote with his wife Rose, which were not in the broadcast version. Bu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treatise except some written-up lecture notes outlining Friedmanite economics or even Friedmanite monetary theory.
Those who were won over by his unexpected charm sometimes underestimated his resolve. He would not give a millimetre where his convictions were at stake. Although an unassuming and essentially democratic personality, he was human enough to be aware of, and enjoy, his reputation in the last decades of his life.
His professed attitude to the political process was that of the critical Public Choice theorists. The latter believe that legislators follow their self-interest in a highly defective political marketplace in which geographical and industrially-concentrated special interest groups gain at the general expense. But Friedman's ingrained belief in the power of reason and persuasion always got the better of any such theoretical misgivings. Although he occasionally professed gloom about the future of freedom, such forebodings were best left to the central Europeans whom he met at the Mont Pelerin Society. Friedman himself was an optimistic American to his fingertips.
Early Years
His own career was an archetypical American success story. He was born in New York in 1912 to poor immigrant parents and his father died when he was 15. He nevertheless studied at Rutgers and Chicago. In the 1930s he was on the staff of various research organisations and began an association with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hich lasted until 1981 and which sponsored some of his most important work.
In 1938 he married Rose Director, herself an economist who was the co-author of some of his more general books. The closeness of his family life was an important clue to the man. His family circle included his wife's brother, Aaron Director, an economist who published little but whose wisdom was much cherished in the Friedman circle. His son David, in an attempt to avoid following in his father's footsteps, became at first a physicist, but eventually found the lure of socio-economic arguments too difficult to resist. His father was highly tolerant of David's excursions into anarchocapitalism preferring deviations in that direction to lapses towards the conventional left.
During World War Two Friedman not only worked for the US Treasury on tax, but had a spell in the statistical war research group at Columbia. He became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t Chicago in 1946, where he remained until his retirement. Friedman's own earliest work was i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where he helped to pioneer some methods, for instance in sampling, which are still in use.
His first work of wider appeal was a study with Simon Kuznets, published in 1945, of income from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authors found that state control of entry into the medical profession kept up the level of fees to the detriment of patients. These findings never ceased to get under the skin of the profession.
Friedman's next book,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published in 1953, contained a famous essay on method. While many other economists were embarrassed by the over-simplified view of human nature in much economic theory, he was characteristically non-apologetic. The fruitfulness of a theory, in both the physical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he declared, depended on the success of the predictions which could be made with it and not on the descriptive realism of the assumptions. One of his famous examples was the proposition that the leaves of a tree spread themselves to maximise the area of sunlight falling upon them. The value of the theory depended on whether the layout of the leaves corresponded to this prediction and not on whether the tree made any such conscious effort.
This essay generated a still-running controversy which has consumed many acres of forest. But Friedman, having issued his manifesto, left others to argue about it and was more concerned to apply it in practice. Similarly, in his later expositions of the case for capitalism, he stated his own values, and cited corroborative evidence, but resisted the temptation to argue about theories of freedom, justice, the state and so on.
Friedman's methods came as a breath of fresh air to many of the academic defenders of market capitalism who had previously felt themselves to be beleaguered armchair thinkers in contrast to the econometricians and other quantitative researchers who claimed to be the wave of the future and wanted to use their methods for planning and intervention. Here at last was somebody who could hold his own with the most advanced of whiz kids and was quicker on his feet than most of them, but who was on the side of the market indeed with far fewer reservations and qualifications than most of its other supporters.
Despite the unfashionable nature of his policy views, Friedman spoke the same language as the post-war Keynesians, fitted equations to time series and provided a new field for economist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demand for money” functions. Indeed, his contribution was essential. For if age-old verities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ney and prices, or the futility of nations trying to spend themselves into full employment were to be rehabilitated, it had to be in modern statistical dress.
Friedman in Cambridge
I first met Friedman in the 1950's when I was a second-year undergraduate at Cambridge where he had come on a sabbatical. Unfortunately, I had to share supervisions with another student who had no difficulty in deflecting him into general political conversation. Friedman once arrived early and started to read a copy of Shaw's contribution to Fabian Essays which was lying on the table. “There are three mistakes in the first few pages,” he said, referring to Shaw's excursion into marginal productivity theory in which he thought he could instruct his less well-read fellow Fabians.
For all Friedman's charm, I received from him one of the best put-down remarks I have ever encountered. He mentioned to me a letter he had received from Arthur Burns (later chairman of the Fed) saying that Eisenhower was turning out well as President. I expressed surprise, to which Friedman responded: “First, Burns has much better knowledge of Eisenhower. Secondly, given equal knowledge, I would prefer his opinion to yours.”
In the 1950s, Friedman was much better known for his advocacy of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than for monetarism. The background was the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a supposed dollar shortage, which Friedman believed entirely due to overvalued exchange rates in Europe and elsewhere. “Sure,” he would say, “there is a dollar shortage in Britain - in exactly the same way as there is a dollar shortage for every US citizen.” He had the last laugh, as within a few years the supposed dollar shortage had turned into an equally mythical dollar surplus.
What I did not discover until many years later was that Friedman had been spitefully frozen out of much of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the Cambridge Economics Faculty. For instance, there was an absurdly-named “secret seminar” that discussed capital theory, where Friedman could have helped very much by cutting through some of the mathematical problems and bringing out the essentials, but from which he was excluded.
What dismayed him most were the illiberal attitudes of some in the faculty who were theoretically on his side. An example was the late Professor Sir Denis Robertson, who always maintained reservations about Keynes and who advocated zero inflation decades before that became fashionable. But he shocked Friedman by defending vigorously the right of County Agricultural Committees to dispossess farmers they deemed inefficient. The Chicago professor's admiration for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British economics became tinged with perplexity at what so many contemporary English people were inclined to assert.
“Permanent Income” and Money
During the rest of his career, Friedman was largely occupied with the empirical testing of economic ideas. His major achievement was his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published in 1957. which was the work most prominently mentioned in the citation for the Nobel Prize which he won in 1974. His investigation was touched off by a well known paradox. Cross-section data appeared to show that the percentage of income saved increased as income rose. On the other hand, time series data showed much less change in the savings proportion over the years. The resolution of the puzzle was that spending and savings decisions depended on people's views of their long-term (“permanent”) income; but they were much less inclined to adjust to transitory income variations in either direction.
These findings had at least two implications which Friedman cherished. One was that capitalism did not after all suffer from a long-term tendency to stagnate because of under-consumption. Another was that fiscal fine-tuning would be very difficult, as consumers would ignore temporary variations in disposable income due to government budgetary tightening or relaxation. Here indeed is the clue to why Chancellor Kenneth Clarke's 1994 tax increases did not have the recessionary effects so widely predicted. Friedman's Consumption Function was so thorough and convincing in its marriage of theory and data that it convinced many economists who far from relished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It was in the late 1950 and 1960s that Friedman developed the monetarist doctrines by which he became best known. He treated money as an asset. The public desire to hold this asset depended on incomes, the rate of interest and expected inflation. If more money became available the effect would be initially to raise real output and incomes, but eventually just to raise prices more or less in proportion. Here was where the famous ‘long and variable lags' appeared: typically nine months before real output and income were affected and a further nine months before the main effects on prices came through. These time periods were much cited and much derided; but they were not the heart of Friedman's message.
The stock response of the anti-monetarists was to say that the money supply adjusted passively to events such as wage explosions or government deficits. Although this sometimes occurred it was important for Friedman to establish that this was not always the case. Sometimes money was the active agent, whether because of an inflow of gold, an official easy money policy, an attempt to maintain a particular exchange rate, or whatever.
Monetary History and Monetarism
The book in which he tried most fully to demonstrate money's active role was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S, 1867-1960, published in 1963 and written jointly with Anna Schwartz it was one of Friedman's skills that he always found the right collaborator for a particular work. The Monetary History is Friedman's masterpiece. Containing hardly any equations, it has been read with profit and pleasure as history, even by people who have disagreed with, or been indifferent to, the doctrines it was designed to advance. Characteristically, it began as a by-product of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the factual record of the US money supply, which turned up so many problems and brought to light so much new material that the more ambitious volume more or less suggested itself.
A later attempt by the same two authors at a more formal equation-based approach, concentrating on cyclical averages and covering the UK as well, was not as successful. There were so many snags that the results did not appear until 1982; and the authors themselves admitted that they were hardly worth the effort. They particularly regretted the time spent on extending the analysis to the UK, which had not yielded much extra light. The scholarly debate on the new work was itself delayed for nearly another decade, partly because of the attempts of British anti-Thatcherites to harness the analysis of Friedman's critics for their own political purposes. One day the story will be told.
The policy conclusion Friedman drew was his famous money supply rule a stable growth of the money supply, year in year out. He accepted that this was not the only policy that could be derived from monetarist findings. But nearly all suggested monetarist strategies became embroiled in difficulties as financial assets proliferated and with them the number of rival definitions of money. In the early 1990s some monetarists were accusing the Fed of depressing the US economy with too tight a policy and at the same time as other monetarists were criticising it for expanding too much.
Friedman himself sometimes gave the impression that whatever a central bank did, it could do no right. To gain his favour it had not only to pursue monetary targets, but pursue them by a particular method known as monetary base control; and when the Fed attempted such a method in 1979-82 it was damned for getting the mechanics wrong.
No Inflation-Jobs Trade-off
Some economists would argue that Friedman'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macroeconomics lay, not in his technical monetary work, but in his 1967 presidential address to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Here he demonstrated that the idea of a stable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which held sway under the name of the Phillips curve and which seemed to give policymakers a menu of choices was invalid. Suppose that a Government or central bank tried to raise output and employment at the expense of accepting higher inflation. Once market participants started to take into account inflation in their behaviour, the economy would eventually end up with the same rate of unemployment as before but a higher rate of inflation. If the authorities none the less persisted in trying to achieve an over-ambitious target unemployment rate, the result would not be merely inflation, but accelerating inflation, with which no society could live for long.
This family of Friedman doctrines was sometimes called the vertical Phillips curve, sometimes the accelerationist hypothesis and sometimes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The latter was the level at which the economy would settle once any stable rate of inflation had been established. The name was later changed by some users to the Nairu the 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 to banish the idea that there was anything natural or inevitable about it.
It was in fact these ideas related to the Nairu which caused my own conversion from post-war Keynesianism rather than any of Friedman's more technical monetary ideas. The basic propositions are now quite familiar. But at the time they were explosive stuff for the British economic establishment and also for many American economists on the Eastern seaboard.
Some economists treated the Nairu as a new technocratic concept which they set about estimating and using for still more sophisticated forms of demand management. This was contrary to the spirit of Friedman's address, where it was were obviously intended as a warning against government attempts to spend their way into pre-determined levels of employment. The Friedman ideas achieved popular currency in the UK amazingly enough as a result of prime minister Callaghan's address to the 1976 Labour Party conference when he warned against believing that governments could spend their way into full employment.
All the same it was a little disappointing to those who were interested in macroeconomics rather than monetary technicalities that Friedman did not make more use of the Nairu in his more popular writings. Indeed he sometimes seemed to stretch his own doctrines in attributing to short term variations in monetary growth the responsibility for recessions about which he could be as critical as any Keynesian.
Relations with Thatcher
Friedman's direct influence on Margaret Thatcher was much less than often supposed. Although they got on together at a private dinner before the 1979 election, the two did not know each other well and Friedman is only mentioned en passant in the former prime minister's memoirs. Her own inspiration, as she relates, came from Hayek.
Nevertheless, Friedman had an obvious, if indirect, effect on many of her advisers and ministers. The Medium Term Financial Strategy of the 1980s, with its target of a gradual reduction in the growth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the abandonment of fine tuning, obviously stemmed at one remove or another from the Chicago economist.
But the master himself disowned the MTFS because the Bank of England continued to regulate the money supply through interest rates rather than via the monetary base. Moreover, he did not believe that reducing the Budget deficit would have much effect on interest rates or in any other way deserved the prominence given to it in the MTFS. On a broader front, however, without Friedman's writings and television expositions, the Thatcher government would not have enjoyed even that very limited degree of approval that it did among a minority of the intellectual elite.
A Working Retirement
From the late 1970s onwards Friedman lived in San Francisco. He obviously enjoyed his working retirement in this more clement climate, within easy reach of his office at the Hoover Institution in Stanford. Rose was even more obviously delighted with the move.
The very modernity of Friedman meant that he was vulnerable in his technical findings to new researchers claiming to refute his work by still more up to date statistical methods. Indeed, Friedman lived long enough to see a reaction against basing economics on discoverable numeric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revival of so-called Austrian methods which concentrated on predicting general features of interacting systems on the lines of biology and linguistics. But a methodological dialogue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of free market economists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Friedman's initial dislodgment of the collectivists from the scientific high ground.
In the last couple of decades of his life, Friedman kept his distance from the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which was based on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rapid market clearing. He feared that economists were being trapped into a search for mathematical rigour and elegance for their own sake instead of as tools for investigating what was happening.
Outside monetary affairs Friedman remained a mainstream economist. As he himself wrote in Capitalism and Freedom (a book published in 1962 which meant went much deeper than Free to Choose) he could offer no hard and fast line for the limit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But he believed that an objective study of the facts, case by case, combined with an underlying belief in personal choice, would usually swing the argument in favour of private provision in the market place. His friend, Sir Alan Walters, has expressed regret, however, that he did not in his last decades devote more effort to scholarly work outside the monetary field.
Friedman himself attributed the spread of both free markets and monetarist ideas to belated recogni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of soaring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high inflation in the 1970s. But so far as the reaction was coherent and rational, much of the credit must go to him. The very success of free market policies has, of course, led to fresh problems; and what would one not give for a reborn 30-year-old Milton Friedman to comment upon and analyse these new challenges?
2006年11月14日
Less than one game purchased for every PS3 sold in Japan
read more digg story
More Rumsfeld (these are fake ones)
梁振英同Rumsfeld民望一樣咁低,不如《蘋果TV》都整番套咁搞野。
Google AdSense for Audio Coming
read more | digg story
2006年11月13日
《孽愛姬管法》
《孽愛姬管法》
曲寄:《熱愛基本法》
作曲:招紙揚
填詞:不是王小明
P:以字眼 玩著色 數當天 亂追憶
靠護法 釋就釋 不須解釋
C:維記笨伯 三字經 好高聲 多精警
要罵到 死右派 都給肅清
R:共眾商家多勾結 博取功業
誓要肅清所有背國媚外的港英餘孽
P:馬列志 不用數
睇新聞 寫鱔稿
稅盡耗 搞文宣 天天洗腦
C:為了利國 家被綁
好北京 衰香港
說為國 只為黨 極之堂皇
R:未理於這基本法 已寫的文字
盡靠口講可作控制 人治得很本~事
合:國家偉大權力 法規嘴巴定
即使寫了律法 仍是不須認
誰若有雪亮眼睛 要抗命發聲
讓黨領導了的自治力 對這異見鏟平
這些偉大成就 你怎麼可敵?
高呼「左」派萬歲 重造思想價值
有這大法 Say No 你笨極
懶理後世 於46年的
香港有 孽愛姬管法
P:這大法 真擅隱
想解釋 請等等
要度下 北大君 心中所諗
C:為了利國 家被綁
好北京 衰香港
說為國 只為黨 極之堂皇
R:未理於這基本法 已寫的文字
盡靠口講可作控制 人治得很本~事
合:國家偉大權力 法規嘴巴定
即使寫了律法 仍是不須認誰
若有雪亮眼睛 要抗命發聲
讓黨領導了的自治力 對這異見鏟平
這些偉大成就 你怎麼可敵?
高呼「左」派萬歲 重造思想價值
有這大法 Say No 你笨極
懶理後世 於46年的
香港有 孽愛姬管法~~~~~~
2006年11月2日
Why a New York Dollar is Worth only 76.2 Cents
[Simon's Note: This is actually about the cost of living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purchasing power of dollar in a very strict sense. Anyway, it is an interesting read.]
read more | digg story
Halloween Is an Economist's Biggest Nightmare
read more | digg story
2006年11月1日
香港搞錯了!
曾蔭權的前輩在過去半個世紀,成功抗拒了徵稅和干預的誘惑,那是真正了難能可貴的成就。雖然當年宗主國英國信奉社會主義,幸得郭伯偉這位英國公務員,殖民地香港才追隨了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政策。郭伯偉最初在1945年被分派到香港主理財經事務,並於1961至71年擔當香港的財政司。今年1月21日逝世的郭伯偉,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跡,是他拒絕收集經濟統計,怕數據只會讓官僚有更多藉口去作出更多干預,他的後任人夏鼎基創造的「積極不干預」一詞,所描述者正是郭伯偉的施政原則。
郭伯偉政策的確帶來卓越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只是一個極貧困的小島,當時香港的國民平均產值大約是英國的四分之一,到了1997年,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時,香港的國民平均產值已經大致相等於前殖民地宗主國,即使期間英國也有可觀的經濟成長。只要讓人民有空間去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自由社會的生產力也可以得到彰顯。
香港自由社會的成功,鼓動了中國和其它國家擺脫中央指令計劃經濟,投向私人企業和自由市場。結果,這些國家都受惠於迅速的經濟增長。我相信中國的未來命運,將取決於她繼續隨香港的成功路向發展的速度,會否比香港向中國同化的步伐更快。
曾先生堅稱只會在「市場結構運作出現明顯缺陷時」,才讓政府出手干預,可是他忽略了現實上若真的出現了有任何「明顯的缺陷」,市場也會在曾先生出手之前把它消弭。更重要的是,所謂的「缺陷」無論是明顯還是不那麼明顯,都是由過於大有為的政府引申出來。
積極不干預在過去半個世紀使香港免於不少政府輕率干預的惡習,因而得以繁榮富足。傳統的慣性,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政府的干預;政策上有所改變,香港仍可在未來的一段日子繼續繁榮富庶。儘管香港會繼續發展, 但將不再是自由經濟的一個光輝標記。
郭伯偉精神帶來的成就,也不會因此被忘記。無論日後香港發生什麼事情,過去五十年的香港經驗,將繼續指引和鼓勵信仰自由經濟的朋友,為世界各地希望造就繁榮的人士提供經濟政策的典範。
作者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是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任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 本文原刊於10月6日的亞洲華爾街日報,由佛利民先生同意翻譯轉載。
2006年10月1日
覆舟恩萊
「有次審計署批評醫管局購了一部機器,一年只會使用兩次、只有兩個用者,卻花費數十萬,浪費公帑。
醫管局的醫生反駁,莫說有兩個病人需要那部機,就算全港只有一個,仍都要買。
有朋友贊成醫管局的講法,但有朋友說那兩個病人何不用自己能力到有儀器的地方求醫,相信那裡的醫療效果會更好。到底醫管局的講法可不可取?」
答︰
先搞清楚幾個根本的假設︰
1. 假設了只有政府的醫管局才會有資源去買那部機器,或者私家醫院負擔不起那副機器,又或者是不合成本效益,所以私家醫院沒有購置那副機器;
2. (更廣泛 / 隱含的假設) 私家醫院的服務貴,公立醫院的服務平,若單靠私家醫院,貧窮大眾為因為負責不起而失去接受醫療的「權利」,所以就算全港只有一個病人,仍都要買這副機器
不過,這些都仍然是政府想當然的理論。
由於政府公營醫療氾濫下的 Crowding Out,令到表面上好像上述的兩個假設好像理所當然。事實上,世界上無論多重要的產品 / 服務,只要 Supply 可以 in the long run 因應調節,沒有甚麼東西會長期地貴,就算那產品需要牽涉極多極繁複的供應過程,今時今日市場的 sophistication 已經遠超很多人的想像。
私營醫療好像很昂貴,原因是大多數的醫療服務都已經被醫管局包攬起來,餘下來的市場空間,不是非緊急非主要的醫療(例如︰激光糾正近視,磨皮整容等),就是政府因靈活度不足而趕不上的服務(例如︰婦產科)。
這種 Crowding Out 不但出現在醫療市場,也出現在教育,來日再談。
事實上私家醫院的這些服務是成本也比政府的低。例如孕婦的產前OSCAR檢查,在仁安醫院的價錢是$1300,在威爾斯的價錢是$1100,前者沒有納稅人的補貼;後者是醫管局醫院中更是RGC補貼的研究項目,若沒有這些資助,我想在威爾斯做OSCAR的價錢必定更高,不過現在可以肯定的是,私家醫院的服務比公家的仔細貼身,試想想若更多的醫療服務是由私家醫院去提供,整體的服務水平和效果會有多大的改進空間。
x x x x
說遠了。回到那機器的問題,我們要問︰究竟我們要以最有效的方法去為病人治病?還是要那台甚麼不知名的機器?
若答案是前者,那麼是否要把機器買下,其實不是核心。事實上,很難想像甚麼的醫療器材,才會只對有一兩個人有用。除非說牽涉到的疾病非常少見,又或者是在香港是非常少見,每七百萬人中只有三兩人有這種病,所以有關的機器不會在香港找得到。
若這是實情的話,香港也找不到處理這種病的專家,把機器弄到手,也不一定可以幫得到病人;為甚麼不去將買機器的錢,用來將病人送到有真正專家的地方去治療呢?
若以上引述的醫管局醫生的說法屬實,那這位仁兄是將「錢該怎樣花」和「是否值得花」兩個問題混淆了。
x x x x
要明白為甚麼醫管局醫院喜歡買者買那,將預算裡的每分每毫都用盡,就要明白政府官僚的 budgetary process,和官僚的競爭模式。
1. 每年預算了的資金,用不盡的明年便要被收回,而且下次要再提高預算額也更難;
2. 得到越多的預算,其實也代表權力越大,權力越大升職的機會越高,升職的機會越高,醫療官僚個人的收入也自然越高;
3. 越高的預算額,通常跟「需求」有關。善意者通常四出尋找「需求」,就像上述的那位醫管局醫生。更經常見到的就是,管理不濟的部門(又或者在醫管局編制中的所謂「聯網」),因為資源調配不善,人為地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增加了這個官僚部門要求更多預算額的籌碼,也變相助長了劣等管理文化的出現。
在市場,管理不善者被淘汰;在官僚,不善管理卻被正面回報。也解釋了為何公營的甚麼甚麼,服務水平傾向較差,不過成本卻比私營的更高。
說遠了,對醫生官僚來說,病人跟來年的預算額一樣重要,if not more important。
x x x x
醫療界有很強的保護主義,叫病人到外地就醫的話,很難從醫生口中說出。
大家還記得腦部受傷的警員朱振國嗎?朱振國的家人希望國內的腦醫凌鋒來港,以當年醫治鳳凰衛視主播劉海若的高壓治療法為朱振國帶來一點希望,結果被廣華醫院一拖再拖,最後還不是要在傳媒的壓力下醫管局才願意讓朱振國試一試?
究竟香港的醫療制度是為了病人而設?還是為了保著港大中大醫科生的鐵飯碗而排擠其他地方的畢業生?
另一例︰前菲律賓總統 Estrada 曾希望在香港的一家私家醫院做一個 Hip Replacement 的小手術,因為菲律賓的設備實在太過落後,不過他本來屬意一位美國的外科權威教授為他進行手術,私家醫院也願意租出地方,反正是做生意罷了。
可是,香港的醫療官僚偏偏因為操刀者是外國人故刻意留難,結果人家便被迫用本地的醫生。
美國的外科權威在港為一個外國人操刀,香港的醫療壟斷也看不過眼,這不叫保護主義叫甚麼?
x x x x
事實上,整個醫療市場之中,最貴的是醫生,其次是藥,最便宜的其實是器材。醫生的人數被嚴重抑制,藥則被藥管官僚抑制了競爭,器材則因為管制比較寬鬆,不過仍然是有所限制,所以說不上便宜。在整個醫療市場之中,數十萬元的器材,莫說私醫院,比較有規模的連鎖醫療集團也賣得起。
就算那副機器是上億元的新科技吧,在財務安排之下,香港幾家私家醫院也一定能夠負擔,而換轉成每個病人的醫療費用,大概每次治療平均成本約為10000元左右(假設︰每天十名病人,每月運作25天)。
上億元的醫療器材,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不過,病人經常要使用的都不是通常這個價位的器材,所以,假設器材是千餘萬者,每次使用的價錢,約莫是1000元左右。貴是貴,不過絕不是完全無法負擔。至少比癌症藥 Glivec 等便宜。 若是有醫療保險的人,那就會容易負擔一點,若有幸被企業醫療保險照顧,那就更加輕鬆了。當然,若是長期病患者,那甚麼保險也沒有多大意思。
問題仍然是︰就算這筆錢值得花,也不一定代表要將機器買下來。跟私家醫院合作,向有經濟需要的長期病患者提供醫療補貼也是可行的辦法,又或者以時段租用的方式去使用這台機器,說不定資源應用的效率會比醫管局一整套地買下機器來得有高。
醫管局說把機器買下來便是盡了對那一兩位病人的責任,他們忽略了的是,可能這位病人希望在其他地方醫治,又或者其他的方法醫治。事實上,公營醫療常常假設了病人是沒有選擇的空間,也沒有選擇的智慧,那種善意的強制醫管局當然也看不到。
x x x x
題外話(1)︰所以有人說要政府負擔上這類長期病患者的醫療需要,而且沒有人會因為希望享受政府的醫療令自己患病,所以 demand side 不會有 distorted incentive 的問題。
另一類要政府照顧的病人,就是那些危疾 / 意外者,因為不相信市場者會認為病人在極度局限的時間內,除了 information asymmetry 的問題,也有 bargaining power 的問題,所以避免有病人被「奸詐」的私營醫院「剝削」,政府也要負上救急扶危的責任。
事實上,information asymmetry 是很人為的現象。近來有私家醫院的醫生跟醫務委員會打官司,為的就是這打破資訊壟斷的問題。私家醫院醫生說賣廣告是言論自由的問題,醫務委員會不淮醫生明碼實價賣廣告,辯稱是「專業道德」的責任。
究竟是甚麼人嘗試在人為地將醫療市場的競爭壓抑?是所謂的專業團體?還是那以利潤為先的私家醫院呢?
當醫生說要做些甚麼甚麼,理由是要為病人好,我聽的時候總會帶 a pinch of salt。
伸延閱讀(1)︰蘋果批:知情權不容侵犯 醫委會應回頭是岸
x x x x
題外話(2)︰醫生是其中一個最敵視市場的專業,想知道原因嗎?
伸延閱讀(2)︰Anti-Capitalistic Mentality, Ludwig von Mises
x x x x
總結 + Insight︰
1. 要醫那些少數的病人,不代表醫管局一定要把機器買下;
2. 就算假設是長期病患者,也不一定代表要公營醫療去負責所有實際的治療過程,私營醫療其實可以在更具效益的情況下提供服務,省下來的資源要來為其他病人服務不是更理想嗎?
2006年9月26日
追尋快樂 就是人生的一切
給澄澄的第二封信
澄澄︰
不經不覺妳已經十五個月大了。不過你出世的那一天,在爸爸心中仍好像昨天。
過去一年,爸爸一天比一天忙,忙得連看妳長大的最珍貴的片段的機會也不多,就算和妳爺爺嬤嬤公公婆婆一起的時間,加起來可能幾天也不到。昨天和妳逛了一整天街,見妳累了,爸爸也真是自私。
我跟媽媽說,我很想把妳成長的一分一秒都記下來。妳長大之後,這些一切一切妳都不會記得。爸爸總是覺得有責任將妳這些兒時片段記下來,待妳成長之後再告訴給妳知。也許妳長大之後會覺得爸爸得多餘,不過爸爸也是身為人父之後才明白,為何妳的爺爺嬤嬤總愛講起爸爸兒時往事。又或者是爸爸自私地覺得跟妳一起的每分每秒都很快樂吧。總之有機會和妳在一起,爸爸就想將妳的所有全部記下來。
妳由不會說話,到現在會說個度、roro、拉鍊...每次從妳媽媽口中知道妳學會些新事物,心中總有點甜絲絲的快樂。爸爸也記不起從甚麼時候開始妳喜歡吃提子乾,不過每次見到妳吃提子的時候,我見到妳的快樂是多麼的真,多麼的甜,快樂其實就是這麼簡單。見到妳吃提子乾的時候,我知道我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不過,妳長大之後可以一直這樣快樂嗎?社會上有很多人都不快樂,佛家說是因為人執著所有。爸爸雖然很佩服佛家的超脫,也很希望有一朝能夠悟通去我執的法們,不過今天的爸爸還是認為,快樂是很簡單的事,一點也不奢侈。就像妳想要提子乾,吃到提子乾,那就是最原始的快樂,那笑聲是發自內心,其他人聽到也一樣會感染到妳的快樂。
人有追尋,有目標,才有快樂。雖然快樂是一瞬即逝,不過回憶總是美好的,而且人活下去,就是因為有新的追尋目標,那才是生命動力的泉源。
x x x
澄澄,有些人不快樂,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要追求的是甚麼。如果每天營營役役工作,但是其實不知道追尋的是甚麼,這種人必然很辛苦。可悲的是,妳長大之後,身邊會有很多人都會如此這般每日不知為何而幹活,可是他們卻會埋怨生活很辛苦,做人沒有目標。
人生的目標是自己去選擇,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自由。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目標,而不同人有不同的人生目標是很正常的事,不同的目標也不可以比作較。有些人生活在困難的環境,要達到自己的目標比別人困難,那是不幸,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可能達到目標。有些人只有些很簡單的目標,這不代表他們卑微,有人能夠排除萬難去達到自己的目標,很值得學習,但不代表其他人一定要仿傚。人只要是有追尋,有目標,那就算是對自己有交代,也不必理會其他人的眼光和指指點點。
妳也要明白,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所以強逼或者欺詐其他人去為自己的目標而犧牲,是最不要得的罪過。妳要學會強逼、欺詐和感動分別。如果妳想吃提子乾,可是爸爸因為任何原因不淮,妳可以用笑聲來叫爸爸心軟就範,又或者用眼淚來融化爸爸的鐵石心腸,總之原則就是要爸爸甘心情願將提子乾送到妳的口中,那是感動。有些人的感動能力很高,他們通常都是成功的人;也有人會認為這些人很會操控他人,衡量的準則各人不同,妳也將會有自己的一套,爸爸還是留給妳自己去決定。
不過如果妳趁爸爸不為意時偷吃,那就是欺詐,是不要得的行為。人有時候會有心魔,會想走捷徑行騙使詐。對抗的方法是提早聆聽自己良心的責備。爸爸相信每個人說慌之後心中都總會有點不安,細心一點聽便會聽到自己良知的聲音。
如果以要脅傷害任何人來達到目的,那就是強逼。這看似簡單,但偏偏有很多成年人就是不懂得分別。又或這有些人以為自己的目標比其他人的人生更加偉大,便認為可以強逼其人改變目標來遷就自己,又或者要人家犧牲目標來成全自己。這些不顧他人感受的人無論如何都不可以稱為偉大,不過偏偏他們自覺高人一等,比其他人更有資格站在更高的地方去指點世界,去操控其他人的生命。
澄澄,無論如何妳也不要變成這種人。
x x x
澄澄,又有些人自認有人生目標,可是仍然不快樂。他們每天都總是覺得不到想要的物質、權力、名譽、愛。他們忘記了,世上凡事都有代價,既沒有不勞而獲,也沒有誰欠了誰,更沒有人天生出來就應得些甚麼,每個人每一分的快樂都要靠自己去爭取。
如果有人覺得每一分的快樂都要爭取回來是很辛苦的話,其實他們心底裡是期待著不勞而獲的一天。爸爸沒有那種智慧去判斷究竟有沒有不勞而獲的一天。不過,若一個人心存僥倖,可是卻不幸地永遠都等不及不勞而獲的一天,那這個人一生也不會快樂。每個人都只有一段生命,不快樂地過一生是爸爸心底裡最大的恐懼,所以爸爸時刻都告誡自己,永遠都不可以心存僥倖。若有些人真的非常幸運,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千萬不要以為上天必定要賜予自己幸福。
又有人希望得到的是很難得,很珍貴的物質、權力、名譽、又或者是愛,可是卻沒有想過地要得到這些一切一切,要付出同樣難得的代價。這些代價可能是健康,可能是努力,可能是智慧,更可能是其他更珍貴的代價,當人只看到得不到的目標而不快樂,其實也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未有付出的代價。
也有人因為付出而覺得痛苦,代價愈高便愈覺得痛苦;但是同時他們又希望得到更多更難得的物質、權力、名譽和愛,這些人只會愈來愈痛苦。這就是為甚麼當心存不勞而獲的人永遠都不可能快樂的原因。
代價愈高,只不過代表要追尋的目標愈高。爸爸為了工作,不可以時時刻刻都見到妳,那是比甚麼都要高的代價,不過,爸爸心中的目標是我們一家人可以舒舒服服的生活,對未來的生計無憂,想到妳、媽媽、爺爺和嬤嬤、公公和婆婆、哥哥和小黑都可以安穩地生活,那每天短暫的分離也是值得的。
澄澄,其實付出代價不等於痛苦。付出也可以是人生的目標之一。爸爸年青時一直有個解答不到的問題,就是究竟人生在世為了甚麼?營營役役幾十年最終還是殊途同歸,為甚麼要追尋目標呢?最後爸爸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要讓自己的肉身離開這個世界之後,精神永永遠遠都可以留低,那就算是不枉此生。所以我想著書立說,也想講學,到了今天寫評論專欄也算是向這個目標一步步走得更近了。
後來,爸爸繼續想這個問題。有一晚跟Paul叔叔整夜談天,原來爸爸又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要令更多人將自己心中的創作潛力發揮出來,因為爸爸相信只有不斷創造,世界才會更加美好。這就是為甚麼爸爸要爭取自由,也要鼓勵更多人參與爸爸的寫作和獅子山學會。這些工作有時很累人,也有很令人氣餒氣憤的時候,不過是爸爸自已的目標,所以也無所謂辛苦和痛苦。對爸爸來說,工作永遠都有意義,所以也不會想退休。
x x x
澄澄,美國的獨立宣言,當中將「生命、自由和追尋快樂」列成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快樂其實就是快樂,是簡單不過的事。快樂每個人都有追尋快樂的自由,就像之前所講的那些原則,都是直接不過的事。偏偏很多人忘記了最簡單直接的事,似懂非懂地將人權寫得好像很詳細,仿佛被有甚麼遺漏會害了世人,說穿了還不是因為他們不明白箇中的意義。
也有人將追尋快樂膚淺地理解成享樂主義,將追尋快樂貶低成了純粹的自私自利,仿佛人人都要完全摒棄個人世界才會美好,可能嗎?自私有錯嗎?爸爸因為妳快樂也感到快樂,那是自私不過的事,又有甚麼對錯是非可言呢?
爸爸相信,就是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感動,令到世界變得更美好。每個人都有追求,每個人也有付出,追求的和付出的都是快樂的經驗,那是很完美的世界,但絕對不是不可能的世界。追求和付出每日都在我們身邊發生,那可以是爸爸覺得很微妙的市場,也可以是父女之間的關係,更加可以是古代的人和未來的人之間的承傳。
x x x
澄澄,差不多天亮了,初秋清晨的空氣令人的思緒特別複雜。妳知道嗎?爸爸就算吸這樣一口的空氣也會感到快樂。
快樂原來就是這麼簡單。
爸爸
2006年9月26日早上4時
2006年5月31日
為下一代爭取自由
小澄澄︰
今天妳一歲了。過去一年,香港的確發生了很多事情,先有曾蔭權當選特首,之後有香港人對普選的訴求被精英們否定了,還有更多更多零碎的事,令爸爸覺得香港距離自由社會越來越遠,我不知道將來妳長大之後,學校的老師怎樣去為妳解釋這一切,不過爸爸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觀點去為妳解釋香港經歷過的是甚麼一回事,至於是非對錯的問題就留待日後妳自己去判斷。
香港曾經是個自由度很高的地方,基本上合情合理的事都不會輕易被政府干預。有些人說,香港回歸之後甚麼都沒有改變,繼續是「馬照跑、舞照跳」,這種麻木的講法正是爸爸對香港未來的最大擔憂。昨天,婆婆在餵妳吃午飯的時候,電視正在播放香港電台製作的「教育電視」,內容是有關《基本法》和推廣香港人的愛國情懷,強調「香港人和政府的權力乃中央『授權』」,我們是生活在中央政府的「慈悲」中,所以香港人要「愛國」,因為國家愛我們。說實話爸爸確實是不滿公帑被這樣浪費,不過更重要的是香港有言論和思想自由,「教育電視」要宣傳甚麼便由得它吧!
希望妳會明白,在自由社會中最重要的一個精神,就是政府不是一個「授權」的機構,人民的權力也不是來自政府;相反,當政府所做的事沒有正式通過立法的程序,政府其實是完全沒有權力,這種看法就是很多人口中所講法治的精要所在。在法治社會中,政府絕對不應該將「立法」當作管治社會的手段和工具。試想想當政府要一個新的權力的時候,可以隨便到立法會拿個橡皮圖章蓋個印便成,這樣立法不立法又有甚麼重要?很可惜,曾蔭權再三將這個概念包裝成「以法治港」,說政府會以強政勵治的手段去令到「所需」的法例得以落實。表面上香港好像沒有甚麼改變,不過以前那種真正尊重法治的文化早就被這些政治家扭曲得面目全非了,要是這個趨勢延續下去,我真的不敢想像十年、二十年之後妳長大了時香港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香港法治的急速衰落,自由也必然受到威脅,這亦是為甚麼爸爸堅信香港人要爭取落實民主政制的原因。因為再拖下去香港發展只會越來越畸形,要撥亂反正也會越來越難。爸爸有不少支持自由市場的朋友,都看不到民主跟自由和法治的關係,他們甚至錯信了政府的那一套,怕香港一旦有普選之後便會走上福利社會之路。爸爸不會怪他們,因為就算是那群爭取民主普選的活躍分子,他們也有這種想法,認為爭取民主和爭取福利是同一路的事,爸爸認為這是為甚麼香港爭取民主的運動一直無法壯大的原因。
澄澄,爸爸寫這一封信的時候心情可能是悲觀了一點。不過我真的希望到妳可以明白這封信的內容的時候,香港仍然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妳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在自己喜歡的學校讀書,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然沒有人可以肯定未來會是怎樣,但是爸爸知道自由社會建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自從妳出世之後,爸爸每次想到未來,想到的都是妳將會生活的世界。爸爸對香港未來的希望,就是建基於這個對下一代的愛護,我相信其他父母也有一樣的想法。
祝妳一歲生日快樂。
爸爸字。
[原文兩篇載於蘋果批 (2006年5月25至26日)]
註︰爸爸答應澄澄明年的那一封信文筆會更好,內容也不再沉重。
2006年5月25日
自由是未來的希望
自由是未來的希望
小女澄明天便足一歲。記得去年今日,傍晚時分跟太太在待產室中等候女兒出世,那時剛好曾蔭權宣布參選特首,電視不斷重複?曾蔭權這個香港仔的成長奮鬥經歷,不過對這個將要成為人父的我,又怎會有心情去欣賞新聞報道員的歌功頌德?那時我心中除了緊張之外,就只有不斷想像著快將來到這個世界的女兒。太太在午夜誕下小女,之後在醫院陪伴她們至睡?,自己也回家免得打擾她們休息。
回到家中,初為人父的我心情仍然起伏,很想將當時的感覺記下來。拿出電腦便給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女兒寫了一封長信,雖然知道她可能要到十年,甚至二十年,才會明瞭信中內容,不過在這個單方面的溝通,自己卻搞清楚了很多問題。
信中我跟女兒剖析身為父親的我對自由社會的想法,跟她解釋社會的兩種主張。一個是讓所有人擁有一樣的財富,一樣的生活,一樣的教育,所有人都不用競爭,也不可以競爭。總之在平均的世界中,一個人無論生來的條件怎樣,最終都會生活在一樣的環境之中。在這個世界中,人必須要絕對服從於社會,任何人只有想突破這個平均的制度,就是整個世界的公敵。另外一個就是無論所有人生來的條件怎樣,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來爭取所希望擁有的。在這個世界?,就算生來條件絕對相同的兩個人,也可以因為自己日後不同的選擇,過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當世界充滿未知的事情,勇氣和承擔是每個人最基本的道德。
表面上,平均世界很美好。可是想深一層,在這樣的世界做人有甚麼意義?平均世界中人失去自由,更不容許人有自己的夢想。身為父母的,都希望見到自己的子女將潛能盡量發揮,也沒有甚麼比見到子女能做到想做的事情感到更加安慰。我雖然既不知道女兒日後會否特別聰敏過人,更加不知道她將來的喜好,不過我更不想見到她活在沒有自由的世界。我希望她可以接受到她喜歡的教育,可以學自己喜歡的科目,可以在學成之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可以照自己的喜好組織自己的家庭。社會進步的動力,就是建立在希冀之上。
可能初為人父的我想得遠了。對一個只得幾小時大的嬰兒,又怎可以將如此重擔加在她的肩膀上?不過其實自由社會?,每個人最基本的權力就是忠於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也不是甚麼沉重的事情。自由社會亦賦予每個人一樣的環境追尋理想的空間,一個人成功與否其實只在於她有沒有為自己的喜好努力過,其他世俗的榮耀只不過是錦上添花。
當然不是每個人最終都能夠達到理想,不過至少過程中所有人都公平比拼,但也算向自己有個交代。我最希望女兒明白,自由社會的成功和諧,建基於尊重別人不一樣的喜好,不一樣的人生目標,不要強加自己的一套在別人的身上,努力過不成功不要氣餒。
小女明天一歲生日,作為父親的我可以做的就是寫寫文章,希望更多的香港人明白父母親的苦心,明白自由可貴之處。我深信父母無條件去愛自己的子女,就是為何自由社會一代比一代幸福進步的最大動力,也是未來的希望所在。
2006年2月10日
新生命帶來的希望
妳來到這個世上只不過幾小時,也許這封信對妳說太沉重。可能妳要在十年後,甚至二十年之後,才明白到這封信的內容。但爸爸覺得要將現在心中所想一一清楚記下來,等日後妳會明白為什麼妳的爸爸對自由這麼執著,因為由今天起我所做的每一事,都是為了妳而做。
幾個小時之前,妳尚未來到這個世界,爸爸陪伴著妳媽媽,待產室的電視不斷重複著曾蔭權辭職去參選特首的新聞。妳知道嗎?這位曾先生非常的了不起,他幼年時家境清貧,但憑著他的努力和聰明,最終他闖出了一番事業。其實這位曾先生的其他弟妹也一樣出色,個個都獨當一面創造了香港的奇蹟,我想他們的父母也一定感到十分安慰。
澄澄,妳不要誤會。爸爸不是要妳走他們一樣的路。妳只不過是一個幾小時大的嬰孩,爸爸對妳期望再高也不會想得這麼細這麼遠。其實當妳媽媽懷孕之後,我們都經常討論到妳的未來,爸爸每一次都和妳媽媽說,我只想妳未來可以做妳喜歡做的事,能夠以自己的能力去創造自己的未來。
其實在這幾天,爸爸心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是由一個很聰明 (但有少少迂腐)的法理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提出的。他說:「假如你出世之前,有一位仙子讓你為自己即將生活的世界定出法則。你可以隨意釐定任何法則,而且這些法則會一直在你及你的子女有生之年繼續下去。可是這無上權力的唯一條件是,你不知道自己出生究竟後是貧是富、是男是女、是否健全、是否天資聰穎、還是愚蠢魯鈍。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如何選擇?」
爸爸在妳出生之前都以為,這個問題應該有兩答案。第一個答案是:「讓所有人擁有一樣的財富,一樣的生活,一樣的教育,社會上的人都不用競爭,也不可以競爭。總之在這個平均主義的世界,一個人無論生來的條件怎樣,最終都會生活在一樣的環境之中。」
問題的第二個答案是:「讓所有人生來的條件怎樣,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來爭取所想擁有的,沒有人有義務去幫助其他人去爭取任何東西,更沒有人有義務去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在這個世界,一個人就算生來條件一樣,最終要自己去選擇要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
從表面上看,第一個答案描繪的世界很美好。可是想深一層,在這樣的一個世界,做人有什麼意義?記得我剛才說曾先生的父母應該為子女感到安慰嗎?爸爸相信,曾先生的父母高興的,是看到自已的子女都能夠將潛能盡量發揮。所有父母都無條件去愛自己的子女,但是想沒有什麼比看到他們做到想做的更加安慰。
澄澄,在第一個世界中,人們失去了自由。這個世界是不容許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為父不想看到妳活在這種世界。爸爸希望妳可以接受到妳喜歡的教育,可以學自己喜歡的科目,可以在學成之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可以照自己的喜好組織自己的家庭。
澄澄,可幸妳生在香港這個地方,這裡雖然未算盡善盡美,但是總比世界其他地方好得多。爸爸有不少朋友在其他國家在改革他們的政府,希望他們也能夠成功,因為這樣可以製造一點壓力,令到香港更加自由。現在妳知道為什麼為父對自由如此堅持。因為只有在自由的社會,妳才可以真真正正的活出生命的意義。
爸爸和媽媽都不知道妳會不會特別聰敏過人,更加不知道妳將來的喜好。在自由社會裡,這些都不要緊,因為只要妳肯為自己的喜好努力,妳已經無負於自己,算是活出了生命的意義。至於其他世俗的榮耀,亦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爸爸希望妳要明白,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像曾先生般方叫做成功,當然無人會保證所有人最終都能夠達到理想,但至少過程中所有人都公平比拼,自由社會裡每個人最大的權力是忠於自己,自由社會亦賦予每個人一樣的環境追尋理想的空間。
所以妳要學會尊重別人和妳不一樣的喜好,不一樣的人生目標,不要強加自己的一套在別人的身上,努力過不成功不要氣餒。為父不是什麼仙子,爸爸亦沒有什麼偉大的理想,和另外的兩位世伯創辦獅子山學會,希望可以為了未來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妳知道嗎?妳的名字叫李澄,跟「里程」同音,是妳媽媽想出來的,意思是妳加入我們的家庭代表了一個新的里程。
2005年5月26日清晨
2006年2月9日
覆 Daniel
Daniel︰「我們能否單單顧及經濟效益而忽略一些維持社會穩定的基本因素?」
Simon︰由此至終,我的出發點都不是「經濟效益大晒」,甚至沒有說過一句像「一切以經濟效益為先」的論點。可能是閣下先入為主地想我以此作出發點,但是我可以由衷說一句︰經濟效益不是我的首要考慮,甚至不是次要考慮,更不是次次要考慮。
Daniel︰「是否需要顧及一下對低下階層的照顧」
Simon︰我只是想喚醒大家明白一點︰政府從來都不是財富再分配的一件工具,以政治手段去進行財富再分配亦未曾成功過。我們不可以忘記一點,政客和官僚都只是從自身利益出發,遠的不說了,看看羅范椒芬吧。請不要迷信政府的能力,也不要以為政客和官僚有超凡的道德操守。
Daniel︰究竟作為一個「自由人」,應該以怎樣的方法和角度來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穩定 / 社會公義?
Simon︰先說穩定。這是一個對社會結構的錯誤假設 - 假設社會是有可能達至絕對的「穩定」。為什麼我這樣說?因為一旦深究「穩定」是什麼,這個前提便不攻自破。
表面的解釋,會說一個「穩定」的社會沒有 (1) 因矛盾而產生的暴力 [註︰暴力指廣義的理解];(2) 因改變而產生的不安 [註︰純粹心理上不安 (anxiety) 的理解]。
可是我們要承認 (1) 政府的存在,其中一個最 undisputable 的功用,是要將暴力以理性的方法由政府壟斷,從而達至對社會在「穩定」上的功用。可是,這並不代表暴力不存在,詳見 Foucault。自由主義者 (Libertarian) 並不一定是無政府主義者,不過要理解為什麼自由主義者會接受開放社會的概念,這一點絕對是關鍵。
說到底,自由主義者認為政府的權限應止於廣義的暴力泛濫,而其他意識形狀的主義則認為政府可以將壟斷之後的暴力用於其他方面︰例如財富再分配。但這一點跟政府最重要的功能,即消弭暴力泛濫,有嚴重違背,所以難以支持。
(2) 改變是存在於市場之外的一個現實,沒有市場改變仍然存在。
Daniel︰就說說學卷制吧!
Simon︰另行文解答。見明天蘋果日報。
Daniel︰混合經濟學和公共行政的角度來研究政府政策
Simon︰以經濟學去解釋公共行政,還有公共選擇學派理論 (Public Choice Theory)。如果從理論的緊密性,Public Choice 比其他學說更 robust,我全力推荐 Cato 出版的 A Premier on Public Choice。簡單一句,就是為什麼政府往往未能以公共政策達到「公義」及「穩定」等目的。
Daniel︰本人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第一篇。我們寧願要透過個人努力去力爭上游,也不要生活在一個長官意志式的共產世界。但問題是,過份提倡經濟效益,沒有社會公義和穩定,每個人真的有公平的機會去力爭上游嗎?現在,我們的社會真的有足夠階梯去讓我們公平作賽嗎?
Simon︰是否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去力爭上遊,這要視乎你是否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而且,如果市場不是一個最公平的平台去讓每個人去競爭,政府以人為地建構的社會能嗎?要記著,社會永遠都有既得利益,而既得利益亦會出盡所有力量去抗拒挑戰。市場的本質,是「大衛打敗哥利亞」,學術的說法就是 Creative Destruction,詳見 Schumpeter 及 Mises,所以市場也是人類有史以來已知最開放公平的一個競爭平台。
在政治平台的競爭,視乎那是否一個開放社會,暴力的出現比市場來得更普遍亦明顯。這是亦馬克斯主義者所認同的,惟一的分別是他們認為「革命者」有過人的道德標準及能力,去將暴力的使用「正義化」。但是革命的結果是否「公平」,那問題我留給 Marxist 去答,也有歷史去為我佐證。
Daniel︰最後,本人想以John Rowls's "A theory of Justice" 一句作結:社會應是一個互惠合作的團體,而不是一個彼此競爭、弱肉強食的野蠻狀態。所有社會經濟上的不平等必須建立在差異原則下,承認人的差異性,使較差階級能得到照顧,如此他們才有繼續留在體制內的動力。
Simon︰自由主義者不談公義,因為這個道德命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個概念空洞。Rawls 嘗試提出 Justice = Fairness 也無補於事,亦沒有跳出 Tautology 的框框。
Rawls 在左派有非常高認受性,他所謂「承認人的差異性」這一點其實是將「階級」這一個想法現代化罷了,所謂的照顧,其實也是一種「控制」,套用左派的說法,這是「反動」的。
有一點必須指出,競爭不等於弱肉強食,合作也不等於摒棄了個人的利益。Rawls 是誤解了「競爭」和「合作」。
**** **** **** **** **** **** **** **** **** **** **** ****
最後,有一點要謝謝閣下,我一直在想要以些什麼題材做我博士課程的主題,我想我找到了。
"A Hayekian Refutation to Rawls Propositions - Why Individualism Cannot Exist in a Rawlsian World"
在小女出生後寫的那一篇文章,其實也是回答 Rawls 的命題,解釋為什麼他的立論可以有另外的結論。那是我至今最滿意的一篇,以這個題目去做博士生研究,也算是送給小女的一份禮物吧。
暫覆
Simon︰古典的有 Wealth of Nations,不過又長又艱澀,我自己其實都是跳讀算數。中文有《道德經》,短,不過古古怪怪,我也不求甚解地讀過便算。我認為 John Locke 的 Treaties on Government 應該一讀。 史記的《貨殖列傳》亦十分有啟發性。
現代的「必修」︰Hayek 的 The Road to Serfdom 及 Mises 的 Human Action。奧國學派中其實也有流派呢,就像太極拳中也有陳家和楊家。
其實讀書只不過是想省時省力,不用重覆前人的思想工作,如果太過用心反而不合乎經濟效益。今天讀兩章,明天另一卷,日積月累便自成一家。 我覺得讀書像練武功,多看幾家的套路,找出異同就想想當中道理,其實也十分好玩。
先不用花錢買其他,Libertarian 有本精讀,是 Free Press 出版的,在 Cato 和 Liberty Fund 的 website 都可買到,書名叫 The Libertarian Reader ,這個 「The」一點不差,USD$22 已經包羅萬有。 Amazon 有售
當你覺得自己對 Libertarianism 一知半解,也不要抗拒看其他意式形態的著作,看不明白的跳過便算,有一天你會發覺有些論點,看不明白不是自己的問題,有時候可能是作者的問題。
Daniel︰其實世民兄你讀書主修是甚麼?你的職業又是甚麼?
Simon︰大學時本來修經濟和政治,不過入錯了學校,所以變了主修 Warcraft,自修經濟和政治。後來讀了個法律及公共政策的碩士,其實想回頭也沒有真正認真讀過什麼。
反而和朋友吹水時悟得更多,就像好太極推手的過程一樣,和你吹水也是練功夫。
現在的工作是寫社論和財評,其實這個 Blog 是交報社的稿,不過我也將平日的寫作當寫 Blog 般看待。
Daniel︰如果自己想學習怎樣分析經濟環境,如政治氣氛或一些突發事件對利率的變動,甚至怎樣對整個社會經濟帶來連瑣性影響時,自己應該從何入手?
Simon︰這個問題很深。其實我每次都從 what if not 開始,嘗試去 falsify 一個既定的看法,如果發覺暫時未能 falsify 的,就先當做事實看待,不過心底裡仍然準備隨時可以 falsify 這個看法。
看似很煩,習慣了便很自然。
Daniel︰其實,自己是一個主修精算的大學生。但老實說句,自己對投資和宏觀經濟分析這兩方面的興趣更加濃厚。我想未來精算只是自己的一個踏腳石去認識這個金錢世界。金融才會是自己的事業發展。敢問世民兄可否給予自己一些意見和方向?如果想操練自己看事物和作分析時深入和宏觀些,我可以在空餘時怎樣作準備?應專攻那方面的知識?
Simon︰經濟走勢,除了實際的宏觀因素,還有那無可能捉模的心理因素。前者讀 Austrian School 和 Monetary School 的材料基本上已經可以有不錯的掌握,後者要親身感受 (這是我自己炒作多年的結論)。就好像駕駛一像,感覺是很重要的。亦有可能是花在市場的時間多了,將理性分析的過程 encapsule 了,我自己不懂分辨。
還有一點,試試經常懷一股「創業心」,那對我有個人成長有最大的影響。
三覆 Daniel
Simon︰唉,以市場原則辦學是洪水猛獸嗎?三人成虎,三人成虎!我建議你 Google ︰ James Tooley,他寫的 Reclaiming Education ,裡頭有「私校」為發展中國家最窮的人服務的實例。唉!我是有點倦了。
Daniel︰漏了問你一句,究竟你是如何做資料搜集的,為何你經常可以找到這樣詳細和深入的資料做backup?
Simon︰Google + Wiki
Daniel︰其實,關於自由主義上,還有一個問題。自由主義強調尊重和保護每個人的自主性和所享有的自由。所以在他的教義當中,亦會支持同性婚姻、娼妓合法化、賭波合法化、大麻合法化等。
Simon︰問題是,將這些行為非法化,就等將對付這些行為的工作交給政府,是懶惰的態度。
自由主義者反對以政府作為 Oppression 的工具,不過你自己走上街,教育下一代,賣廣告...... 等,是閣下的自由,正如他們也有他們選擇的自由。要令到人們接受某一種意識形態,這是每一個人的任務,不是政府的任務。
記得你問我民粹主義泛濫的問題,我的答案也是︰Win the share of voice in the market place for ideas。記著!主張什麼都是你的自由,不要因為社會壓力而怕,你的看法可能政治不正確,但是絕對不會有違自由主義,只要你不要動用政府的 coercion power。
Daniel︰反問一句,作為父親的你,你願意你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世界當中嗎?對不起,自己思想真的很矛盾。
Simon︰如果你認識我的真人,你就知道我看不過眼的事還多呢!不過我不會走去要求政府將這些行動非法化,一是我去「教育」這些人,一是我去「逃避」這些人。
Daniel︰我明白自由主義要求把娼妓合法化等事物規範是要間接地高舉個人自由,即不受法律規範。但對要求政府不要在婚姻下定義,個人有一點不明白。如果政府連這些基本定義也沒有,許多權利(如夫婦所生兒子能減稅等)不是反而削減了嗎?又或是,根本連這些權利都不需要呢?
Simon︰婚姻的關係,跟其他人際關係,都是早終人類有歷史之始,那時還未有政府呢!政府可以有定義,但不可以強行禁止其他人有超越定義的關係。有不少國家是會以刑事法對待同性婚姻,但是否讓同性婚姻享有什麼「福利」就是另一個問題。權利,有 positive rights 和 negative rights 的分別,有不一樣的 implications。
同性戀者如果不介意享不享有什麼福利,只求同住生活有性愛,在房門後發生的事沒有人管得到。
你也知我對福利的立場。接著你心中的問題,也只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你看,這不就是證明了安全網會越提越高越多人一頭栽進去!」
2006年2月8日
假如沒有貨幣
教科書話:「假如沒有貨幣的話,種菜的如果要食肉,但食肉的要食魚。那麼種菜可能要先找到織布的,帶著布匹換小麥… 最後找到一條魚去找他要的肉。當中有好多好主觀的討價還價,過程又繁複又慢又無效率。」教科書講得太過簡化,教壞細路。
人類從一開始便是群居的動物。既然人類從一開始便是群居,一人對一人,一物換一物換的交易的就不是這麼簡單。群體的生活,意味著人類在原始族群社會已經有簡單的分工,而且狩獵捕魚生育哺乳,誰做什麼怎樣做全部由族群領導決定。當原始的族群接觸越來越多,暴力衝突亦越來越多。結果有些族群便殲滅,有些族群被兼併,有些族群卻越來越大,亦有些族群採取較和平的對外態度。大的族群中的活動漸漸變得複雜,族群的領導亦無法逐一指揮當中族人的活動,加上族群之間的交往,亦促使了原始的貿易。
族群的領導既無法逐一指揮族人的活動,取而代之的是某種粗放形的社會組織。社會最上層的領導不再直接參與生產,有些主導迷信神秘主義,有些壟斷武力的使用,進而發展成統治階層,這就是現代政府的前身。族群次級的族人控制牲畜奴隸,從事生產的族人,要向統治者貢獻成果供養他們,這就是最原始的稅收。
族人脫離了領導的直接指揮,活動的複雜性大幅增加,除了農耕漁獵之外,還有釀酒等原始工業,更人開始製造專造供統治階層享用的神器禮器手工藝等新奇有趣的物品,這便是市場經濟的雛型。交易的物品除了食物牲畜奴隸,也有那些新奇有趣的物品。事實上食物牲畜奴隸在有剩餘的時候,便可以用作交易。古美索不達美亞便有人開始以儲??來進行交易。另外一些文明,族人以那些新奇有趣的物品作交易,也成為了另一類原始的貨幣 (token money)。
這個階段的文明,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完全不能接受。所有古代社會都有一共通處,就是階級制度。人的身份由出生背景來決定。無論是語言、信仰、生活習慣、甚至服飾都成為分別階段身份的工具,階級流動性更加是天方夜譚。
貨幣跟市場經濟可以說是在同時出現,沒有貨幣市場經濟根本無法運作。套用制度經濟學的用語,貨幣的出現大大減低了交易費用,買賣的人只要一方有貨幣便可以促成交易。貨幣的另一個最大的功用是讓人開始積存財富,沒有貨幣財富只可以由牲畜奴隸土地來代表。維持很多的牲畜奴隸土地財富成本高昂,現實情況也只容許非常有限度的財富累積。貨幣和貿易讓經濟活動專門化 (Specialize) ,也促生了工匠技師藝術家等職業。技術階級的出現,打破了舊有一套「人力 (Labour) + 天然資源 (Land) = 產品 (Product)」 的經濟模式。工匠技師藝術家有的最大資產 (Capital) ,不是人力,是技術 (Skill)。這些以技術謀生的人,不再須要受制於土地及政權的限於,技術的需求也令到不少有特別天賦的奴隸有機會逃離奴隸身份。
由人類出現到發明最原始的貨幣,之間相隔了數十萬年。貨幣出現之後的數千年,人類發展便開始以幾何級數的速度上升。明文開始雖然統治階層權力興替不絕,亦偶有農民的起義。每一次的權力轉移,只會建立新的貴族班子,但權力的架構仍然維持下去。
真正推倒人類古代階級社會制度,是資本的形成。貨幣既是交易的媒介,亦是累積財富的工具。當財富開始累積,人便開始進行借款和投資。投資是將資源集中,然後分配到不同的經濟活動中,盡量放大成果的價值。當投資的活動越來越頻繁,運作資源的方法和知識便越精密,亦成為了工業的雛型。工業的發展是將人類從蠻荒走到現代的最重要一步。工業發展讓更多人可以擺脫畜牧耕作等活動地理限制的束縛。越來越多人到其他地方工作,人口的流動令統治者無法繼續以古老的方法管治,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政府的官僚運作。
跟隨著工業革命之後的二百年,人類社會以更快的加速率發展。商業成為了大多數人的主要謀生活動,但另一方面人類使用天然資源及人力的效率亦大大提高。生活質素的改善,亦令到人口激增。事實上貨幣促使資源使用的效率一直提升,亦將人的外在枷鎖逐一解放。首先是原始部落式經濟的消失,然後是奴隸制度的瓦解,之後是工業的發展讓人選擇更好的居處。
如果沒有貨幣,經濟運作完全變得沒有可能:沒有財產的積蓄,便沒有投資活動,更沒有工商業的活動沒有貿易,人亦因此被地理因素限制。這一連串的關係,令分工生產的制度瓦解,也將人類帶回部落式的生活。另一個可能沒有貨幣的社會,是完全的共產主義烏托邦。兩者的共通點是:「誰做什麼怎樣做全部由族群領導決定。」
沒有貨幣,人類沒有文明,人沒有自由。
2006年2月7日
點解香港人要讀海耶克?
海耶克 (F A von Hayek) 這個名字在香港並不算得上家喻戶曉,他的大作《通往奴役之路》更加是小眾讀本。
這本書寫在第二次大戰末年,當時納粹德國已經兵敗如山倒,海氏所擔心的是歷史會重演,新的暴政會在未來危害世界的安全。反思德國的歷史,他發現德國的暴政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間建成,而是一步一步逐少逐少地由內至外演變出來。開始的時候政府推行計劃經濟,之後便是極權統治,最後變成軍事侵略。這個發展進程並非出於偶然,而是一環接一環的因果鏈。他認為世界和平的先決條件是要讓保障個人自由,限制政府擴張。
《通》在戰後廣泛流傳,使不少人反思自由的可貴。英國人費沙 (Anthony Fisher) 讀了《通》有極大的覺悟,便向海氏請教挽救自由社會的方法。
海氏著費沙不要從政,反而建議從根本著手,在社會上孕育自由的思想。費沙便依建議創立了經濟事務研究社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並在接下來的日子繼續在不同的國家成立政策智囊機構。
智囊機構除了向政府政客授計,推動市場主導的政策建議,更重要的任務是走到人群宣揚自由可貴的訊息。英美在八十年代的改革,以及共產政權在九十年代的變天,都有賴這些政策智囊機構經努力多年的貢獻。
《通》點題的第一句,是「將此書獻給政黨中的社會主義者」。
去年立法會選舉期間,獅子山學會便曾經對各候選人進行一項調查,嘗試找出香港政治圈的主流立場,發現雖然幾乎所有的被訪者都口頭上支持自由市場經濟,但我們發現若以100分為絕對支持自由市場經濟的指標,香港政客的平均分只不過在35分左右,換言之香港的主流盡其量只可以算是中間偏左。中文大學劉兆佳和關信基教授在90年代一項研究發現,逾半數香港市民支持價格管制、財富再分配、甚至保護主義。市民的取向與香港主流政治的左傾,有互為因果的關係。
為了香港的未來,是時候將多年以來積下來的福利主義清理一下。不知道那一個大文豪創造了「福利」這個詞語,但肯定這個招牌令政府看似和藹可鞠,幾乎令人忘記,所有極權政府開始的時候都有滿口仁義慈悲為懷,但最終都逃不出「絕對權力帶來絕對腐敗」的結局。
雖然香港只得丁點大小的地方,但我們年複一年站在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的頂點,甚至海氏都遺憾未能在有生之年到此一遊,可見香港實在並非浪得虛名。
當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都在仰慕香港的自由,我們對他們不但有極長遠重要的影響,也有道德責任出來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不要忘記自由榜第二位的只不過是個家長式強權社會,我們絕對不可以沉淪成新加坡。
海氏的《通》不難讀,還不快點到書店買本?
2006年2月6日
抗疫要靠市場和傳媒力量
抗疫要靠市場和傳媒力量
毫無疑問,若禽流感演變成人傳人,那當會是對人類的一大挑戰。正因為面臨的任務是如此艱巨,我們更加要做總結過去的教訓,避免當年讓非典型肺炎肆虐的錯誤再一次在香港發生。
沙士疫潮初期,特區政府竟然為了形象而封鎖信息。當時的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一方面為了疫症的稱呼大費周章,另一方面企圖隱瞞實情,主觀地以為可以穩定局勢,所以雖然疫情已經在擴散中,政府仍然公開說香港並沒有爆發非典型肺炎,一直要到疫情發展到不可收拾,才被迫和盤托出事件真相。
疫潮的轉捩點,是當市民主動向 sosick.org 提供疫情的最新資料。市民掌握了有用的訊息,也學懂了如何減低染病機會的方法,疫情便在個多月之內減退。若特區政府在沙士疫潮初期沒有隱瞞實情,讓市民能夠及早提高警覺做好準備,是可以減輕不少人命傷亡。政府希望隱瞞實情以穩定局勢,結果帶來更多的混亂,亦不必要地延長了疫情,也白白地斷送了許多無辜市民的生命。天災造成的破壞往往被人為因素擴大。
過去幾十年來,「萬能慈悲政府」幾乎成為了一種盲目的迷信。市民將政府看成慈悲為懷救苦救難的危機應變中心。可惜政府關心的從來當並非疫病本身,而是有關疫潮最終對香港形象和聲譽造成的影響。而且在危急應變的安排及管理上,政府更加未必能夠事事勝任。
政府不信任市民和市場,這種錯誤思維其實就是香港社會未能迅速應變的原因。除了訊息發放之外,市場在調配資源方面發揮的功能,亦遠比政府那種由上而下的官僚機制來得有效。沙士疫潮初期,曾經一度出現口罩短暫缺貨的現象,價錢亦被炒高。當時的確有不少假道學對這個現象口誅筆伐,認為國難當前商人應該不計成本造福社群。結果歷史證明了這些道之士見識膚淺,要不是價錢能夠自由調節,市場是無法一星期之內解決了短缺的問題,而口罩的價錢迅速糾正過來。
相反在非市場的環境下,特別是醫護前線人員的物資分配,可以見到資訊錯配的現象比比皆是。若當時特區的大政府心癮忽然發作,決定以配給的方向去分發口罩,相信到疫情過後香港人仍然未能得到應有的配給。事實上,其他的物資例如消毒藥水這些平時需求甚低的產品,生產商在非典期間亦能迅速應變,在疫情後不到十天,市面上已經差不多是到處可以買得到廉價方面的便攜裝消毒藥水。
現在香港社會普遍寄望政府作為對抗禽流感的主力,這將會是一個致命的錯誤。事實上,除了前線醫護人員勇敢面對疫情,市場和傳媒才是真正在背後提供著協調及補給支援,遇到非常情況政府更要讓市場和傳媒發揮力量,反其道而行只來帶來嚴重惡果。
2006年2月4日
國企化窒息香港旅遊業
早在六十年代旅遊業界已經不斷游說政府以公帑支援發展這個行業,當年財政司郭伯偉果斷拒絕。原因是一個行業若無法自行生存,就算在公帑的哺育下亦只會畸形發展。
可惜郭伯偉的智慧董建華學不到。特區反而向一直跑在香港後面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學習,大叫甚麼港甚麼園的口號。特區政府在打造這些鴻圖大計的同時,其實已經向國際社會宣布︰只要別有用心的人,手上一份精美的計劃書,加上懂得政府架構的門路,可以在香港做無本生意。幸好這些利益輸送大多有頭無尾,可是始終仍然讓數碼港和迪士尼得逞,兩宗官商勾結足夠敗壞香港的自由市場根基。
當全世界都知道香港庫房的大門原來沒有上鎖,試問還有人會以真金白銀投資嗎?政府以公帑干預市場,整體的私人投資自然會減少,這是驗證歷史得來的答案。事實上,就民營企業的管理有多完善,又豈能跟庫房匹敵。結果任何行業一旦加入國營企業,民營市場就會發展遲緩,當市場萎縮,剩下的空間惟有被國營企業壟斷,所以有遠見者像郭伯偉都會拒絕以公帑干預市場。
國營企業面對的是政治主導的環境。以香港迪士尼的情況為例,管理層的最大目標是不斷的擴建,那管旅遊的人數有多少,反正有政府公帑的作後台,就算遊客人數達不到指標,亦無損主題公園的存在價值。當然,若能以事實證明擴建的迫切性,對於爭取政府提早分配資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試問又有甚麼比將旅客拒諸門外更能反映擴建有迫切的需要?「土生土長」的海洋公園學會這套路,要政府注資一開口便是五十億元。
試問在完全不計較成本效益的環境下,誰可以在香港以正常的運作模式開辦主題公園?除非特區政府以公帑注資,相信任何一家主題公園的營辦商都不會有興趣到香港投資。亦有理由相信,世界上有更多別有用心的營辦商仍然盤算如何進入香港庫房掘金。相信當年董建華政府跟迪士尼公司談判的時候,沒有想到官商勾結的結果,竟然是將整個行業的發展空間完全扼殺。
在自由市場社會中,任何企業爭取更多資源的方法,就是透過更有效的營運,賺取更大的盈利和吸引更多的投資,這亦是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試想想自六十年代以來,對旅遊業貢獻最大的行業,有那個需要以公帑投資才可以立足?香港曾經是購物天堂,是因為自由貿易政策令貨品選擇多價格低;香港曾經是美食天堂,是因為對食肆的監管少,無論甚麼人只要煮得一手也都可以一展所長。若香港早在六十年代便開始以公帑干預香港旅遊業發展,香港不可能會成為甚麼購物美食天堂。
向來國企所滋生的種種問題,對應方法只得盡快將之民營化。亡羊補牢尚未為晚,特區政府應該從速訂下目標,將兩個主題公園的擁有權在市場上出售,免得像迪士尼般的國企進一步窒礙香港旅遊業的發展。
2006年2月3日
國企主題公園令香港蒙羞
政府以公帑拍攝了五輯《優質服務.致勝之道》的宣傳片,請劉德華先生重複又重複地告訴港人︰「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態度不合時宜。」毫無疑問,這系列的宣傳片非常成功,現在差不多每次香港人遇到晦氣的服務,都會想起劉德華先生親切的面孔和友善的忠告︰「要客人開心,自己又開心,當然要用誠懇親切的服務態度待人!」
在八十年代到過國內旅遊的香港人,都會記得那種「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的服務態度。本來此等不文明現象,早已跟國有企業一起被淘汰。可是號稱「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的香港特區,卻竟然將國企這種社會主義遺物從垃圾堆中掘出來,要每個香港人平均承擔二千大元的成本興建國企主題公園,也同時將本來在歷史書中才找得到的國企式服務態度,再次呈現在旅客面前。
香港人其實早在迪士尼試業時領教過混亂和羞辱,當時輿論厚道地解釋鬧劇只不過是試業期的磨合,要給予機會讓主題公園管理層去調節。現在過了「十.一黃金周」,也過了聖誕節的本地遊客高期,有關的營運部門早應對不同情況有一定的掌握和準備。
過去兩天,迪士尼在新春佳節出現要旅客吃閉門羹,充份體現了國企那種不思進取的劣根性。私營企業營運不善,最恰當的懲罰就要它們眼白白看見顧客流失,讓股東去決定怎樣對待不思進取的管理層。當然,以盈利為營運指標的企業,亦未必可以任何時候都滿足到每個顧客的需要,可是服務水平再低的私營企業,也不會氣燄地侮辱手上拿有效入場券的人客。派負責人道歉交代、送上飲品和禮物、安撫等候大閘外苦等的遊人、安排退票和回程交通、提供其他的娛樂節目等等,難道這家世界有名的主題公園管理公司連這樣的安排亦不懂嗎?
跟所有國企一樣,香港迪士尼管理層最大的經濟誘因不是顧客再次惠顧,而是想盡辦法去爭取更多的資源去擴張,所以在主題公園正式開幕之前,它的管理層亦已經要求政府再投資第二期、第三期,亦不斷放出風聲要跟首爾上海合作再興建主題公園,換取更多談判籌碼。
香港已經勢成騎虎,難道特區官僚肯承認百億投資只換來一個教訓?他們沒有這份政治勇氣和見識!最諷刺是特區官僚反智地將香港旅遊業的前途,跟迪士尼的發展捆綁在一起,將全盤希望寄託在一個「國企」主題公園上面。結果旅客對迪士尼的惡評就變成了對香港的惡評。政府枉費公帑宣傳服務精神,卻因為一家「國企」破壞了外地人對香港的美好印象,對酒店、飲食和零售業默默耕耘的從業員公道嗎?
一個渴望擁有國企主題公園的政府,是不應該為最自由經濟的虛名而沾沾自喜!像迪士尼、數碼港和西九龍,計劃時官僚和既得利益者當然可以將話說得漂亮動人,可是現實永遠都是殘酷的︰若私營企業辦不到或者不願意辦,由政府和國企去辦只會做得更差!若果走錯了國企一途,出路就只有「民營化」三字,香港人亦不應該浪費更多血汗錢來填補這個國企主題公園的黑洞,特區政府還是快快將這個尾大不掉的香港迪士尼股份賣出,讓投資者去督促他們改進,學習劉德華先生所推廣的「誠懇親切的服務態度」!
2006年2月2日
熱心大衛打低哥利亞
話說市場上永遠都有恐龍公司,佢地唔單止大,重要阻住市場發展。不過自由市場入面,永遠都有新公司去挑戰恐龍,呢的係市場既自然現象,叫做創業。
創業者永遠都係要面對財雄勢大既對手,情況就好似故事裡面既大衛對哥利亞。當然,用一鋪蠻力去鬥冇話唔得,但係俾人打到遍體鱗傷又怪得邊個?當年大衛打低對手,靠既係睇準哥利亞既眉心命門射一粒彈珠。創業者面對大財團,一樣要快而準,唔可以用死力。
今日利世民要講既故事,係美國紐約一間叫做Glaceau飲品公司既發跡史。話說1996年初春某一日,有個34歲既後生Bikoff,屋企廚房搵左支樽裝水黎飲,剛好佢又想補充維他命C,就順手一片汽水餅含響口,忽然間佢就諗︰「點解樽裝水唔可以有維他命C?」一個諗頭就開始左呢位仁兄創業路。
八年變出三億營業額
市場上咁多產品,其實非酒精類飲品都算係最難開拓市場既一種。一來市場戰線長,3歲到80歲都可以係顧客,目標太多反而好難重點推銷;二來飲品分銷成本極高,如果超級市場賣重要畀上架費,真係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三來對手財雄勢大,汽水界有紅藍陣營分庭抗禮,單係廣告開支已經係天文數字。
Bikoff睇準健康市場,知道有一班人嫌汽水冇益樽裝水冇味。開始既時候佢挨家挨戶去求小舖頭幫佢賣佢發明「健康水」。佢明知「健康水」同汽水冇得揮,所以特登要求舖頭老闆將佢「健康水」放響其他樽裝水旁邊。結果呢個策略非常成功,Glaceau八年內已經成為一間營業額三億五千萬美金既公司。邊個話大衛打唔低哥利亞?
同Bikoff合作過既人,都話佢既優點係魄力充足,而且夠膽試新鮮方法。最重要係佢對人好有誠意,同佢合作既人最終都做埋朋友。原來做生意同做人道理都係一樣,要有好奇心有熱誠,打低哥利亞唔係難事。
打倒教育福特主義!
曾經叱汽車業大王福特(Henry Ford)說過這樣的一句︰「顧客想要甚麼顏色都可以,只要他們想要的是黑色(any colour, as long as it's black)。」當時美國福特壟斷世界汽車業,當然亦不用去為顧客的真正需要費索思量。
曾幾何時主流思想的確誤以為大量生產抑制成本的福特主義,是管理手法的典範。可是自從日本汽車業興起,以創新和追貼顧客的需要打敗僵化的美國汽車業,福特主義已經是工商管理教科書中的反面教材。
明白市場運作的人都知道,市場競爭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顧客的需要。當然時至今日,政府和被政府庇蔭的壟斷行業仍然繼續沿用福特主義過時的一套。因為既然市民沒有選擇的餘地,無論是甚麼次等貨色都要默默承受的時候,又有誰會去為市民提供選擇?
香港的教育制度,何嘗不是壟斷的犧牲品?當資訊科技的發展令到世界變得愈來愈開放,當精通兩文三語是港人的獨特競爭力,官僚卻反其道而行硬性規定學校以廣府話教學。究竟這種官僚規定對教學質素提升究竟有多大的幫助?最諷刺的是,官僚承認並且接受少數精英學校繼續以英語授課,而且每年無論學生、家長、老師和辦學團體都在追逐英語教學這超然身份的時候,種種現實不都說明了硬性推行廣府話教學違反社會的需要!要不是香港的教育制度是一個龐大的壟斷,這種反自然的政策又怎可能得到執行?
開放教育市場的最大原因,並非要教師放棄對教育的堅持,更不是要教師工時更長。競爭,是驅使教師更了解家長和學生需要的動力。競爭,是要教育有更多的變化。教學語言只不過是其中之一,可以變化的元素還有課程的內容和評核學生成績的方法,誰說這些環節沒有改進的餘地?只有教統局的官僚才會認為現行的課程和公開試是最適合學生的需要。
請每一位教育界的朋友撫心自問,你們滿意現在官方規定的課程大綱嗎?若課程大綱由你們自己去編寫,會不會比起現在那種由上而下的規定更適合你們的學生?你們認為要學生追逐官僚規定的公開試,是學習的最佳模式嗎?若學生可以選擇以香港考試局以外的其他方法去投考大學,會不會為更多學生創造更多不同的機會?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你們是否相信自己比官僚更了解學生的需要?
為甚麼你們要將開放教育引入看成洪水猛獸?為甚麼你們要妖魔化學券制,把競爭看成要逼你們以低三下四的手段去取悅家長和學生?香港教育制度可以改善之處多的是,機會就掌握在你們手中,而改進的過程就是競爭的體現。
除非你們相信,教育就像二十世紀初福特汽車,所有產品都一模一樣!否則你們就應該要將教導學生的決定拿回來,因為你們比那害人無數的教統局官僚更清楚學生的需要!
2006年2月1日
新官上任聯儲局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每逢正月都係堪輿學家既旺季,其實早幾年開始已經有老外投資銀行將經濟預測同五行八卦合二為一,今年更加有本地財經演員加入呢個行列。至於呢的預測信唔信得過,就真係見仁見智。利世民雖然唔識風水,更加明白到未來既事係好難預測,所以能夠同廣大讀者分享,就只有一的傳統智慧。
自從七點八聯繫匯率將香港經濟同聯儲局政策綑綁,所有靠香港財經市場搵食者都要密切留意美國央行既一舉一動。新科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即將上任,但其實自從小布殊10月底宣布任命,市場就開始揣測今後聯儲局既方向,市場普遍認為伯君應該跟隨格老步伐,至少上任初期唔會有乜大動作。
未來既事邊個可以完全掌握?各位投資者千萬要小心呢類所謂「市場預期甚麼甚麼」講法。市場入面有千百萬人,又有邊個可以講得實「市場」諗緊乜?而且講市場走勢始終係用過去既數據分析未來,其實同風水佬講經濟一樣,未可盡信也。
股市日日開 機會日日有
近來美股港股雙雙大幅上升,而且每逢有反映經濟放緩數據,跟住個市就差唔多一定升。財經演員個套就一定話市場預期息率見頂,利好消息下資金入貨。其實呢個現象非常反智,經濟放緩企業盈利就一定唔好,盈利唔好股價又點可能有得升?而且有人入貨就有人出貨,又點可以講到形勢一片大好?
係呢個情況下,投資者又可以點樣為自己既財富打算?利世民建議有三點︰第一,千祈唔好再為有關利率上落既消息而盲目入市;第二,如果有懷疑亦都唔好盲目入市。記住股市日日都開,你唔會因為錯過一個機會而失去所有機會,但係一旦失去資金,就算明知有機會都惟有眼白白睇住人發達;第三,做足功課。炒乜都要識揀投資工具,搭錯車邊度都去唔到。最後,利世民響呢度祝願大家得心應手,增值創富。
應該繼續死守聯繫匯率嗎?
經濟學家貝南奇,今天正式上任美國第十四任聯儲局主席。雖然是半個地球以外的一個人事任命,但是只要香港繼續在聯繫率的綑綁之下,美國央行的立場對香港的經濟走向,影響力甚至比任志剛和唐英年更大。
出身學院派的貝南奇,對貨幣政策的立場鮮明,而且他在央行的具體運作上,亦明確主張要定下通脹目標。坊間亦普遍歡迎這種高透明度的方向,認為可以有助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剛卸任的格林斯潘,卻慣以模棱兩可的用詞來掩飾聯儲局的立場,每一次均害市場要猜度一番話中玄機。
兩種手段究竟那一種更為高明?表面上,聯儲局作為一個舉足輕重的政府機關,提高透明度是避免政治干預行政的最直接方法。事實上,格林斯潘在任期的最後幾年,在政治考慮下人為地將利率壓低,令到美國房產出現了一個頗為嚴重的泡沫。
首先要明白,在美國負責編制通脹數據的勞工部統計數據組,亦不時就有關的數據收集及運算方式作出改動,當中除了技術上的修訂,亦有為遷就政策目標而作出的調整。事實上,所謂的通脹數據亦不是甚麼鐵板一塊的經濟資訊,以貨幣政策去追逐通脹目標更加有點兒本末倒置。
市場中互為因果的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就算動用最先進的數據分析,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人可以擁有超凡的能力去真實地模擬運算。聯儲局以及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在執行貨幣政策的時候,大多數的情況都是「靠估」以及「撞彩」,只不過是財經界對貨幣政策的重視令公眾高估了中央銀行的能力。
在所謂的通脹目標的背後,亦等於假定了聯儲局有能力控制通脹的水平。毫無疑問聯儲局的政策會影響通脹的上落,可是要精確地控制通脹卻是另一回事。聯儲局用來推測經濟動向的數據都是過時的資訊,所以要落實所謂的通脹目標,聯儲局就要有預測未來的能力。有一個既定的通脹目標,聯儲局可能會為了追逐通脹的上落,導致更積極干預市場,結果帶來更大的波動。
在位十八年的格林斯潘,其實亦有一套非常明確貨幣政策,就是「確保美元的購買力」。雖然他沒有言明應該將通脹定在甚麼水平,但其實背後的精神跟「零通脹」是同出一轍,不過人為影響的貨幣制度之下,零通脹永遠都是鏡花水月,所以深明此道的格林斯潘也只好盡力去維繫美元的購買力,算是對美國人有個交代。
聯儲局向來都是一個人治味道極濃厚的機構。以往格林斯潘的方向,意外地協助了香港度過二十年的政治不穩,當然香港人亦曾經為這個制度付出代價。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歷幾年的經濟動盪,是聯繫率反效果的最佳例子,而且近年來聯繫匯率的機制亦愈來愈多漏洞,加上聯儲局新一輪的改變極有可能根本地改變既有的方向,香港應該盡快探討繼續死守聯繫匯率的代價,亦不應繼續盲目地為了固定匯率,犧牲了香港整體的經濟的穩健。
2006年1月31日
聆聽家長和學生心聲
香港小朋友的新春祝願,十居其八九是「學業進步」,家長們當然也希望子女可以學業有成,長大後有所作為。可是就算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關注有多大,在教改問題上,卻從來都只能聽到官僚和既得利益者的聲音,學生和家長的願望卻永遠被忽略。
究竟站在一個普通家長的立場,教育最終的意義是甚麼呢?傳統中國人,將讀書視為一個人前途的最大投資,當然到了今時今日,任何一個負責任的父母,都不會將子女的未來全盤付託在教育制度上。可是,教育在小朋友成長過程,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亦是為何就最主張市場主導的經濟學家,都不會否定以公帑投資在教育功用的原因所在。
最重要一點,教育是低收入家庭子女打破階層限制的最公平機制,亦是社會進步一種原動力。可是,就算確立了以公帑去提供教育服務的大方向,資源分配方法亦會影響得出來的結果。一個失效的教育制度,不但無助於提升下一代的學養,而且反過來會成為低下階層力爭上游的障礙。事實上,自八十年代政府逐步剝削香港家長和學生選擇機會和自由,特別是派位和升學機制集權制下,教育失去了以往那種打破階層界限的功用。當愈來愈多中高收入家庭,將子女送到私校甚至海外留學,香港教育制度已經為社會不穩打響警號。
教育官僚和既得利益者,都堅持要以由上而下統籌才可以避免資源的錯配。但事實告訴我們,這種計劃經濟式的教育制度,結果只會變成了附從上意的官僚遊戲。
現行的教改是全盤錯誤的決定,無論以任何步伐進行都是錯的。教師工會若是對香港教育有真正承擔,便應該大膽站出來挑戰這種不理性官僚制度,而不是附和地說「教改的大方向是正確」這種違背現實、違背良心的話。另一方面,教師工會亦應該深入一點了解家長和學生的心態,始終教育制度的未來不可能由教師工會單方面去決定。其實,只要教師深入了解家長的希望,便會發覺教師對教育的堅持,跟家長和學生的需求並沒有原則上衝突。
有教師擔心教育開放後,整個教育制度都會變成追逐公開考試成績的機器。但是若果沒有官僚機構定下這些指標性的公開考試,又何來現在捨本逐末現象?家長想見到的是子女的未來前景,不是公開考試成績。要不是香港的教育制度將考試和前途連成一線,理性的家長亦絕對不會末本不分。家長都只不過簡單地希望子女能夠融入社會,以所學開創自己事業。在香港這個以中國文化主導的社會,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功離不開倫理道德觀念及操守,家長亦絕對明白這個道理。事實上,很難想像大多數家長會接受,甚至要求學校放棄德育。
香港教育要真正回到正途,第一步是要讓家長和學生對教育需求真正反映出來。請教育官僚和既得利益者,不要繼續貶低家長和學生的價值觀和智慧,也不要將競爭這個概念妖魔化。教改和政治化的口號,已令教師愈來愈遠離服務對象,再錯下去只會令香港教育更快走向崩潰。
2006年1月30日
放過孩子吧!
John Stossel 是美國廣播公司20/20主持人之一,他的進取態度亦令到不少傳媒中人視他為眼中釘。他負責的特別環節《放過我吧!》(Give me a break),以揭露政府醜陋而成為最受歡迎的新聞節目之一。最新一輯《放過我吧!》,講的是美國公立學校的種種荒唐事。
Stossel 作風實在太過鮮明,美國各州各郡的教育官員都不讓他到學校實地採訪,兜兜轉轉之後最終由號稱全美最佳公立學校的 Woodrow Wilson High 讓他們去作採訪。
當攝製隊到場拍攝的時候,他們發覺那裡的教師完全控制不了課室的秩序,更拍到了學生當著教師面前脫去上衣狂野地跳舞的片段。究竟美國的教育官僚腦筋出了甚麼問題,竟然愚蠢得讓這名出位的記者去將公立學校的醜態赤裸裸地展露在觀眾眼前?還是 Stossel 所拍攝到的,只不過是這腐透了心的公立教育的冰山一角?
當然,香港的觀眾在收看這輯《放過我吧!》有關美國公立學校的專輯時,很難會聯想到香港的教育制度其實也同樣腐敗,也不會想到原來這兩個制度其實面對同樣的問題。
美國的低收入家庭,因為無其他選擇,惟有將子女送到政府辦的公立學校。香港的中收入家庭,尚可以考慮移民或者將子女送到國際學校,可是低收入家庭,何嘗不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要任由教統局的隨機派位決定子女的命運?
Stossel 發現有些家庭虛報地址,就是為了讓子女可以進入一個較優越的校網,教統局官員夠膽講香港沒有這樣的事嗎?Stossel 更揭發了這些高人一等的校網官僚,竟然浪費公帑去挨家挨戶地核實學生所報的地址是否屬實。相信香港的教統局在可見的未來也會做上這樣的事。
Stossel 找到的個案中,有個祖母希望送孫兒到一間好一點的學校而虛報住址,但是最終被揭發了。這位窮祖母哭說︰「為甚麼他們不行過方便,乾脆讓家長有一個選擇的機會呢?」美國的教育官僚荒謬嗎?香港的教育官僚更加荒謬!香港的交通便捷比美國優勝得多,以減少學童往返學校時間為理由而剝削選擇的機會,香港教育官僚的心究竟在想甚麼!
節目的另一個案中,講及一位十八歲的少年 Dorian。故事主角在公立學校浪費了十二年光陰加上數以十萬計的公帑,可是 Stossel 發現他連小一程度的讀本都不能流暢地背誦。製作隊帶他到私人補習社接受七十二小時的培訓,結束課程後 Dorian 也終於達到了小二的程度。絕對可以肯定這樣的個案香港一樣有,只不過是未有人去將他們揭露出來。
Stossel 問︰「為甚麼政府不讓家長有選擇的機會呢?」佛羅里達州的教師工會剛剛在一案司法覆核中勝訴,凍結了美國少數成功的學券計劃。代表公立學校的教師說︰「競爭不人道,不適用於教育,也不適用於公立學校,以前不適用,以後永遠也不適用。」原來是既得利益作祟!
關心香港教育的人,都應該去看看 Stossel 這個專輯新聞節目。這一輯《放過我吧!》主題是Stupid in America,希望香港人未看到 Stupid in Hong Kong 也會想想究竟香港的教育制度距離崩潰還有多遠。
藏富於民 讓港人心想事成
新春祝願當中,「恭喜發財」最直接但卻略嫌世俗;「新年進步」意境好但內容空泛,所以最簡單貼身的莫過於一句「事事順利」。特區高官年初一在禮賓府新春團拜,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被記者追問有關減稅的問題,就以一句「心想事成」作回答。若特區政府當真落實減稅,相信這消息會是香港市民在這個佳節中,最感到欣喜的一件事。
去年是香港回歸以來,經濟發展最平穩及健康的一年,特區政府收入亦遠超本來估計。社會上對減稅的期望非常明確,現在政府剩下的顧慮,就是究竟今次的經濟復甦,是否已經實實在在地帶香港走出低谷及欣欣向榮景象會否持續下去。
官員保守看待經濟前景是進步的表現,也比起當年信誓旦旦說,香港會第一個步出亞洲金融風暴的豪情壯語務實得多。一方面,為官者絕對不應高估自己能力,另一方面,官員亦不應低估還富於民,對經濟產生的正面效應。事實上,只要官員看得到還富於民的真正意義,就會明白到所謂擔憂實屬多餘。
社會上每一分一毫資本,究竟應該投放在甚麼範疇,本已是件極度複雜的事,加上還要考慮其他千變萬化因素,政府又怎可能有超凡能力去一一顧及?還富於民的最大好處,就是將資本交還七百萬市民手上,讓全民一起去找出資本最適當用途,亦等於將資本的經濟效率提升至最高水平。
就算官員明白還富於民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最佳方法,他們仍可能擔心,天然災害等難以預算因素會對香港帶來意外衝擊。事實上,天災對經濟造成的傷害有限。以當年沙士疫潮為例,香港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便重拾升軌。反而政策上的人為失誤,往往帶來更深遠、更嚴重的傷害。
特區的官員要著眼公共財政管理方向,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並非本末倒置地為庫房打算。事實上,戰後香港的財政預算,大多傾向低估收入,原因是政府無法掌握經濟增長速度。在保守預算的原則下,歷代的財政司大多寧願低估收入,竭力避免赤字;有限度抑制政府機構膨脹。保守理財傳統實在有值得讚揚之處。
更重要一點,以往當庫房收入不足,政府只會以減少支出控制規模來對應,增加收入從來都不是首先的考慮。保守理財思維背後,其實亦有了藏富於民的信念。
希望政府踏入新一年,會重拾藏富於民精神。於滅赤在望時落實減稅,讓資源留在社會中,得到最有效使用,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亦為市民創造財富。
2006年1月27日
請不要迷信政府全知萬能
郭伯偉爵士的演講,沒有甚麼小政府的口號,都是直接了當的說出要講的話。反觀今天的為官者,雖然仍然將小政府這口號掛在口邊,可是明顯看得出官員已經離開真正的郭伯偉精神愈來愈遠了。當他們明白到,為官者有所不能的真理,他們就懂得為官者有所不為的情操。
官僚撫心自問,究竟他們憑甚麼要世人迷信他們的萬能?迷信政府萬能,古今中外皆然。為官者有那個不是雄心壯志望名垂不朽?人民仰望著官府的天威,又有那個不會肅然起敬?在這種強烈對比下,社會自然事事皆有求於官府,相信無論經濟興衰到天災人禍,但凡社會現象政府都可以用無比的大能解決問題。
政府真的可以做到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超凡境界嗎?政府不是無所不能,這一點差不多是常識了,但更根本的一個問題是,政府的能力究竟代表了甚麼?政府可以花的每一分一毫,都是來自市民的血汗錢。就算在六十年代,當時的財政司郭伯偉爵士便指出,香港社會一向都善於將賺到的資源再投資,所以從來他亦一直非常在意這一點,盡力避免抽走民間的資本。
郭伯偉爵士認為官僚不可以自以為是,仗政府名義去指點社會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甚麼;官僚甚至不要去建議社會應該去做些甚麼,因為無論官僚將這種包裝得多精緻,本質上這些都是計劃經濟的思維。當政府介入一個市場之後,結果將來是令到其他人更難以民間的資本去參與競爭,亦無異於政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壟斷。香港的教育、醫療、廉價出租房屋以及一系列所謂公共服務,自七十年代起已經被政府完全壟斷。時間過得久了,甚至連公眾都誤以為,市場沒有能力為市民在這幾方面提供又便宜又貼身的服務,政府又豈不是多了一個擴展權限的藉口?香港人今天在教育、醫療和廉價出租房屋都幾乎毫無選擇餘地,原因是政府以公帑不計成本營運,繼而大肆擴張之後的結果。
更重要一點,是政府提供的所謂福利,永遠都做不到市場那種真正緊貼需求。當然,要福利能夠緊貼市民所需,政府就要做到完全巨細無遺地了解社會上每一個人的情況。若政府真的能夠無所不知,人民便豈不是活在一個全無私隱的世界?郭伯偉爵士不但深明此道,更拒絕了讓政府部門去收集經濟數據的工作。而且他知道就算政府得到不盡不實的資料,仍然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拿去,向政府要求種種利益。這種智慧今天又有幾個官僚真正明白?
回歸後無論大小官僚發言,都經常會找到這樣的官式造句︰「雖然特區仍然緊守小政府的原則,可是……」當年郭伯偉爵士,既不會動不動便搬出小政府口號,更加不用在說話當中加上這般一大堆欲蓋彌彰的修飾詞。官僚話中一大堆「雖然」、「仍然」和「可是」,是因為他們已經離棄小政府的原則,而且更要在小政府背上插刀。請官僚要主張大政府的時候明刀明槍,小政府的口號還是乾脆不要再叫好了,免得最終令公眾將真正小政府的意義也混淆,到時郭伯偉爵士再生也難以力挽狂瀾。
2006年1月26日
郭伯偉爵士魂歸何處?
利世民心情沉重,因為世界上又少個偉人。郭伯偉爵士(Sir John Cowperthwaite 1915-2006)於1月25日辭世,享年九十有一。
由61到71年呢十年間出任香港財政司既郭伯偉爵士,唔算得上係一個真正家喻戶曉既名字。除左老一輩香港人同埋自由派既同道,重會對郭伯偉爵士津津樂道,大多數人都未必講得出呢一位香港大恩人既事跡。
對利世民黎講,郭伯偉爵士最值得令人敬佩既地方,係佢拒絕做黃大仙。為官者,大權在握,求財得財要勢得勢。老實講,扮黃大仙使阿公錢賺人情籌碼,乃人之常情,就連消毒藥水醃過既新加坡都有機會發生,更可況戰後既香港?
如果今日有人同政府講︰「我出錢起個甚麼文娛區,三十年後所有設施交畀政府,條件係政府免我地價再畀我起幾幢豪宅補數。」今日的官聽到呢的野,一定慌死財神會一個唔高興走人,君不見的官對西九依依不捨個種表情?
郭伯偉爵士又會點做?
不過香港就曾經出過一位偏偏唔明白人情世故既偉大財政司。如果換轉係郭伯偉爵士聽到呢的要求,利世民估佢一定會話︰「咁著數?呢個世界邊有咁大隻蛤蟆隨街跳?閣下要起乜又關政府乜事?唔該閣下投塊地番黎自己慢慢起到夠。重有,呢的設施多謝夾盛惠,千祈唔好要政府揹埋的無謂既維修管理,請閣下自己收拾殘局。」
利世民唔係憑空想像,話說當年財團要起海底隧道,郭伯偉爵士唔單止要商家出錢,重要佢地畀地租,打爛晒個算盤先講掂數。當然如果佢知道隧道交番畀政府之後的濕滯野,佢都唔會要條隧道,寧願繼續收地租好過。
可惜佢老人家在位只得十年,佢一走之後,香港就愈黎愈大政府。郭伯偉爵士之後既夏鼎基盡其量只不過是A貨一名,之後既財政司更加一蟹不如一蟹,結果咪搞到有的下三流貨色出黎用財政儲備入市炒股。
唉!郭伯偉爵士,你魂歸何處?
請不要污衊郭伯偉精神
曾蔭權在對郭伯偉爵士逝世的聲明中這樣寫︰「我們將永遠懷念郭伯偉爵士,他是創造香港這最自由市場經濟體系傳奇的重要人物。」無錯,郭伯偉爵士是一個重要人物,但更值得人們懷念的是,他所代表的那種對小政府的堅持。
相信郭伯偉爵士當年並沒有想過香港會否成為甚麼「世界最自由市場經濟體系」,他對小政府的堅持亦絕對不會是為了讓香港揚名海外。特區官僚若認真懷念郭伯偉爵士,就請先反省自己,究竟對小政府有多少認同。對虛名的追求,只會露出二流官僚大政府的心態。若特區官僚不認同小政府,請別繼續玷污這個理念,乾脆承認自己是個計劃經濟支持者,好嗎?
郭伯偉爵士是香港由六一年到七一年的財政司。當時香港就算不是一窮二白,面對難民不斷湧入,加上香港先天不足,郭伯偉爵士的壓力,又豈是今天特區官員的所謂「挑戰」可以比擬?而且當年西方國家盛行混合了凱恩斯和左派主張的大政府思潮,郭伯偉爵士就算要大派福利,要找個理由又何難?
可是,郭伯偉爵士卻堅守原則,對鼓吹政府介入社會的主張說不。更為人津津樂道者,是他拒絕收集經濟數據,防止別有用心的官僚藉詞擴張政府權限。這種堅守原則的操守,今天又有幾個官員做得到?特區政府雖然會適時地搬出「小政府」的口號,但當中又有幾個官僚和政客真正明白小政府和不干預是甚麼?
今天的特區官僚和政客,面對任何社會現象,都只會想到以公帑去掩飾問題。教師工作壓力大嗎?那便增撥十六億五千萬元!旅遊業要支援嗎?主題公園兩個不夠,再來多個好嗎?公共醫療入不敷支?再向市民的收入抽稅吧!香港南區要發展?開一條新的鐵路好嗎?這些永無止境的訴求,特區政府都統統欣然接受,這種毫無原則可言的行為,還配叫做小政府嗎?
政客還老實點,擺明不接受小政府這一套。官僚卻自欺欺人,扭曲小政府理念算了,還要將政府帶來的問題全部推卸到無辜的「市場原則」上!這些不負責任的官僚,既沒有真正地去思考問題根本,卻捨難取易地以納稅人的血汗錢去掩飾問題。當政府干預出了反效果,官僚更會附和政客民粹口號,提出千奇百怪的大政府主張。試問這樣的特區政府憑甚麼去為「世界最自由市場經濟體系」而自豪?
郭伯偉爵士造就了香港的經濟奇,可是連他自己亦不敢為此居功,因為他明白到一個經濟體系的成功,是民間力量釋放,是每一個市民的努力成果。請特區政府諸公真正明白這一點,去好好憑弔這一段歷史,也反省自己過去對香港造成的傷害。
2006年1月25日
牛屎都有大智慧
美國係一個乜都好誇張既國家,德州有個叫做 Hereford 小鎮,人口只得 14600 人,居民主要以畜牧為生,舊年淨係養牛既收入已經高達 27 億美金,所以呢個小鎮亦稱為「世界牛肉之都」。
不過呢個牛肉之都亦有佢獨特既煩惱。每日 Hereford 要處理 6300 噸牛屎,以前一直由農夫畀錢由專人去將牛屎變做肥料,但始終都係搞唔惦呢的堆積如山既副產品。
如果呢單野交畀偉大既特區政府,佢地首先得出一個結論,然後召開一個專責小組,邀請幾名固體廢物專家,然後又得出一個結論︰就係香港既堆填區滿哂喇,要收費。
利世民唔知點收費先至可以阻止的畜生排泄,所以香港政府呢種諗法對牛牛應該唔適用。咁美國人又點解決呢?話說自從油價飆升,美國人將所有可以轉做燃料既物質都用黎研究。結果有一間公司發現用牛屎提煉酒精,又可以做燃料,又可以做化工原料,提煉完既殘渣重可以做番牛食既飼料,可以話真正做到五穀輪回終極環保。
油價急升促進偉大發明
利世民介紹呢單料,只不過想話畀大家知,環保唔一定要政府出手,而且各位睇野千祈唔好睇埋一面,以為高油價係世界末日。事實上,如果大家希望環境好的空氣清新的,油價上升其實係好事。酒精做汽車燃料比石油產品乾淨好多,如果唔係油價急升,又點可以促成牛屎酒精呢的偉大發明?
市場要分工廢物才環保
最重要一點,呢件事上面我地可以睇到市場既精要所在,就係阿當史密夫講既分工合作是也!就算孫子兵法都有教落︰有得傾就傾,無得傾先砌。德州牛仔將牛屎賣畀酒精廠,酒精廠又將殘渣飼料賣畀牛仔,結果佢地又可以賣牛肉賣酒精,重可以達到環保目的,咁複雜既野又邊度可以旨意政府高官指指點點呢?
教育界何必與虎謀皮?
出生率下降令適齡學童人數減少,教育界面對這個既定的事實,要走出困局便要有宏觀的國際眼光。要求以更多的公帑去推行小班教學,不但沒有解決到根本的問題,而且當適齡學童人數繼續減少,但教師的人數卻因為政策驅使人為地大幅增加,最終教師這一個行業的前景仍然陰暗。
小班教學的口號無疑十分吸引,有誰不想自己的子女可以在小班之中得到更悉心的照料?可是研究卻指出,在小班教學之中,多出的時間和精力,大多用在要求學生重複同類型的習作,對真正改進學習成效的作用並不明顯。當然有家長希望讓子女多做幾篇同類的習作而選擇小班教學,亦不等於要以政策硬性規定一班的師生比例。
讓學生有更貼身的輔導及支持,現在最直接簡單的一步就是免卻教師手上非教學相關的官式行政公事。相信教師比任何人都明白,每當教統局推出一項新政,前線教師案頭的行政公事又會增加。希望教育界人士明白,當政府以硬性政策推行小班教學,到時教師的工作量只會不成比例地增加,因為是站在官僚立場,每件事都必須有實質明顯的數據去證明政策成效,這是官僚文化中最核心的部份,無論任何人都改變不來,教育界亦無可能在推行小班教學同時抗拒更多官僚的干預。
香港教育制度的另一大隱憂,是推行廣東話教學之後,斷絕了吸引外來學生的機會。就算像新加坡那般的強權獨裁政府,在吸納移民及外來學生上卻是絕對積極。香港的封關思維才是教育制度的最大隱憂。其實大陸經濟在過去二十年大幅躍進,加上一胎政策的扭曲,大陸中高收入階層絕對願意為子女的教育付出額外的資源。
若香港教育制度能夠走國際化路線,吸納一定數目的大陸學生絕非難事。可惜廣東話教學卻令到香港的教育制度自我孤立,更加令不少中收入家庭寧願選擇國際學校和負笈海外,令香港教育制度的前景雪上加霜。而且讓學生可以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成長,對個人視野亦有莫大益處。為了廣東話教學付上如此代價,值得嗎?
若教育界認真嚮往小班教學的理想,為甚麼不願意接受以市場原則的制度安排?學券制簡單一點說就是政府按學校的收生人數撥款,而學生跟學校之間的關係官僚絕對無過問餘地,教學的有自由去決定用甚麼方法和語言,不用事事跟官僚報。事實上,在自由市場中的教育制度,外來學生的收入更可以用作補貼本地學生,明顯是一舉數得的一個多贏結局,為何教育界仍然要執地去跟教統局這虎謀皮呢?
2006年1月24日
港台唔一定要用公帑
議員同香港電台高層要懷疑政府受政治壓力干預香港電台編輯獨立,乃人在其位無可厚非,但佢地冇需要一竹篙打一船人,將所有商業原則運作既報章、雜誌、電台、電視通通一律講成政府喉舌。保飯碗還保飯碗,但係為乜無端端要抹黑市場呢?
利世民一向講事實,無錯港台唔少節目都有好高欣賞價值,但呢的成就並唔代表一定要由公帑找數先至做得出。既然議員同香港電台高層都當正市場係洪水猛獸,利世民就畀個非謀利獨立模式大家參考下。
美國人對政府非常之唔信任,亦都唔贊成政府搞傳媒。雖然美國無官辦電台電視台,佢地既 National Public Radio 同 Public Boardcast Service 就可以靠捐款運作,而且製作出黎既節目一都唔輸蝕。
利世民計過數,香港電台最貴既其實係電視部,佢地一年開支大概2億。呢個數目包括近600個鐘頭節目,一個鐘頭成本30幾萬,就當佢同地家電視台拆帳,應該可以收番七成以上成本。至於電台方面,七個電台其實每個鐘頭既成本只不過3000蚊樓下。
每70人一人每月捐$250
假設節目方針內容完全不變,按照依家既收聽收看率,香港電台係一個非常有吸引力既傳媒。就算要以廣告收入補貼運作,亦可以將廣告收益定一個上限,要廣告商排隊,淨係呢點都已經可以令香港電台中人繼續有飄飄然感覺啦!
其實要籌錢又有幾難呢?香港舊年有幾間比較有組織既慈善機構,佢地都籌到過億善款。香港電台有七個台加幾百個鐘頭節目,要籌款又有幾難呢?
假設合作籌款目標係3億,當中有一半同其他機構對分,只要香港每70人之中有一個忠實支持者願意每個月捐250元,香港電台就已經可以自負盈虧。
自負盈虧有乜好?香港電台以後永遠都絕對唔使再睇高官面色做人,乜呢個唔係佢地最希望既結局咩?
母語教學為誰而推?
一九五四年美國最高法院在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一案中,首次裁定種族隔離的教育政策違憲,在此之前美國不少南部州份一直實行所謂「公平分隔」(Separate but Equal)的政策,要有色人種的子弟跟白人子弟分開上學。理論上所有學校在資源和法定地位上都有平等待遇,可是研究結果發現有色人種的學校無論在師資抑或教學成效上,都比不上服務白人子弟的學校。在宣布「公平分隔政策」違憲之後的半世紀,美國南部的教育制度至今仍然存在嚴重的階級問題。
特區政府卻反其道而行,將一個原本沒有矛盾的制度,變成一個充滿階級衝突的官僚架構。政府九七年頒布《教學語言指引》,之後硬性規定大部份中學轉用母語授課,香港的教育制度立即便人為地出現了「中中」和「英中」兩個階級。強制性的母語教育,令到整個教育界陷入階級性的矛盾當中。從此「中中」和「英中」的標籤取代了一間學校的內涵,一家上百年的傳統名校,若在下一個學期由英中轉中中,亦會立即失去名校的光環。其實無論是學生、家長、老師抑或辦學團體,都心知肚明「英中」是精英,能夠成為「英中」一分子是光榮,由「中中」變成「英中」是一種提升,相反由「英中」變成「中中」則是一種危機。就算教統局官僚一百個不承認,母語教學政策令香港大部份的學校背負反感的標籤,這個事實無論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只可以吞聲忍氣地接受。
從政府推行母語教學的手段,更可以見到這個政策背後的荒謬。如果母語教學是對所有學生都有絕對的好處,為甚麼仍然有少數特權階級的存在呢?如果母語教學並非像宣傳般人人受落,為甚麼政府仍要苦苦相迫,要所有人都疲於奔命呢?
教師面對的一個重大威脅,是香港出生率下降令適齡學童數目大減。本來香港的教育水平比鄰近區域高,特別是香港的國際化社會對不少父母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向外招生亦是唯一可以抵銷本地收生不足帶來的衝擊的最好辦法。可是在母語教學的框架上,試問又有誰願意送子女到香港以廣東話就學呢?
官員以自欺欺人的心態去看待這個高壓的政策,可是政治掛帥的教育界代表亦對害人不淺的母語教學政策如癡如醉。唯一理由是教育界可以藉推行母語教學,變相推行封關政策,令到其他世界各地的教師都不能在港執業,削弱教師組織的影響力。可惜既得利益者這個如意算盤打不響,香港有家長讓子女放洋留學,更有年輕夫婦因為對香港教育沒有信心索性放棄生育,最終害了的只有那一群前線教師。
教育制度現在的種種危機,母語教學當是罪魁禍首。市民應該認清推動母語教學背後不同的動機,理性了解香港教育的問題。政府是時候解除強制性的母語教學政策,像美國最高法院一九五四年的決定一樣,結束那人為的階級分界。
再覆q (二之一)
q︰這是如何說起呢?? 我一直以為,「法例/制度」 都是如此的呢…有那些「法例/制度」是能滿足所有人的呢?? 如果不能滿足所有人,盡量滿足多些人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q︰那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民主呢 ?? 民主不包含「少數服從多數」嗎?? 那麼…在民主的國度裡,怎樣解決 「少數」 與 「多數」 的矛盾呢 ???
Simon︰既然閣下花時間寫了留言,我也想跟你平心靜氣討論這個問題。先前動了氣,冒犯了請見諒。近來事忙,所以未能即時回覆,也請見諒。
從你的行文,我估計你亦不贊同民粹主義的福利主張,所以才希望有強積金的制度來規範那些「不儲蓄不負責任」的人。我也不贊同民粹主義的福利主張,請別誤會,但究竟為什麼我更反對強積金,讓我在後面解說。
首先要處理好原則問題。「少數服從多數」是香港人對民主的一種誤解,問題是出在「服從什麼」這個概念。 在民主政制中,市民服從的是一個制度,就象法治制度中,人民服從的是一套法制的文明,而並非法官個人的權威。明白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將民主理解成「少數服從多數」,這種說法無疑將民主等同民粹。
簡單一點說,如果明天香港有公投去決定將四大地產商的家財充公瓜分,又假設這個公投得到了50% + 1 票的支持,以「少數服從多數」的邏輯,這個議案便具有效力了。事實上,在任何一個明文社會,這種極端的政治訴求都不會獲得普遍的支持,但亦不能說人民心目中沒有這種潛藏的慾望,所以在民主政制下仍然有若干機制去保障人民的人身性命財產的自由。而且,如果有了解民主機制出現的本意,其實是為了政府權力制衡,詳見 Montesquieu。
民主制度並非用作決定資源分配的辦法,民主制度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最差的經濟決定模式,不過由始至終有太多人希望以政治手段來達到經濟目的,也將整個民主的精神扭曲了。這一點連張五常也顛倒了本未,也反映了這個誤解的普遍性。
q︰我何時拿一套計劃經濟出來分析呢 ??
q︰你不認為這是政府的責任?? 那麼…是誰應該擔起這個責任,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Simon︰有不少人從計劃經濟的一套著手分析問題而不自覺,這是今時今日普遍的現象,因為大家都慣用「政府有x的責任」,或者「政府對y有x的責任」。
事實上,當一個人說「政府有x的責任」,這種說法都很容易找出理由去支持,問題是這些理由背後的真實性往往很少人去質疑,當中又以「如果政府不去負上這個責任,便沒有人去處理這個問題」,或者是「以商業原則運作的企業不會照顧某一部份人的利益」。好了,作為一個自由主義這,我亦可以找出千百個例子證明其實市場也可以為有非常獨特需要,甚至在經濟能力上極為有限的人提供所需。在這種情況下,大政府的主張就會說由政府去辦並無不妥。所以自由主義者要證明政府介入,會衍生反效果,即是 Hayek 說的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請容許我下午回來後再指出政府介入退休計劃及醫療而帶來種種的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再覆q (二之二)
強積金的出發點,就是認為有些人不為 / 不懂為自己的退休打算,所以要由政府代這些人決定,要將每個月收入中的一成 (再加僱主供款一成),撥作退休之用,而且要投資在「指定」的基金,不可以投資在其他類別的項目,例如︰Human Capital。好了,政府總可以有千萬和理由去解釋為什麼強積金要投資在指定的項目,總之立論是「政府的決定必然比個人的選擇要來得高明」。
所以我說這是計劃經濟的一套,是有我的理由。
q︰另,我的所有假設/想當然(全文)是基於已有(原文)的假設,再推出來,看看 (1)是否正如你所說,強積金在所有情況下,都毫無用處;(2) 嘗試用開放式的問題,探究會否有比強積金更好的建議。
Simon︰先講強積金的回報率吧。首先,我們都知道社會上沒有不勞而獲,有些人有點運氣,但運氣嚴格來說也不是不勞而獲。
投資也要「勞」的。資本市場中,長遠的資本淨回報,要看很多因素,包括︰風險、市場選擇、策略、資本結構... 可以說,一個稱職的投資者要將資金回報等同了風險 + 通脤 + 資金成本,當然成績優異者更可以超越此三個因素的總和而享得利潤。無錯,這亦是為什麼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的散戶多損手離場,這一點我絕對贊成,但是這一點卻絕不能夠構成政府「強」積金的理據。
可是,強積金的背後假設是市民可以在不「勞」︰不用研究市場動向、不用了解資本結構等工夫,就享有一個「至少打和」的回報。可是,強積金過了五年,我們可以發覺強積金的回報率,連一個不用管理的恆指總回報指標 (Total Return Index) 都不如,原因是管理費用太高昂了。這是一個結構性的現象,當強積金滾存下去,真正得益的不是投資者,而是管理這些基金的公司。
如果是市民自願投資而回報未如理想,只可以怪自己。但是如果是在強積金的制度下輸給這些基金管理公司,這又是誰的責任呢?
政府推行強積金的一大假設,是市民不會儲蓄。這一點明顯跟事實不符。可能你會問,剛才你還說小市民在資本市場投資大多損手離場,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我手頭上倒在一些數據,反映大多數市民真正的資本,是投資在︰(1) 不動產、(2) 下一代的人力資本、(3) 創業。事實上,這些投資長遠的回報率(除了第一項是香港政府的貨幣政策使然) 往往比資本市場的投資高得多。至於究竟對一個經濟體系是好是壞,已經有不少文章對 (2) 及 (3) 的投資作出非常深入的研究,我也無謂多講。
q︰咪住!香港人幾時話不需要積金幫 ??
Simon︰算了,我希望不要再以氣用事。至少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希望明天便將我的強積金全部提出多。要我 pledge 今生今世不用拿政府一分一毫福利又如何?我也相信香港有不少中收入人士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一群人有沒有強積金他們都有自己的退休計劃,可是強積金卻令到他們有一部份的資金鎖死在指定的基金罷了。
至於那些你最擔心的低收入人士,假設他們相信強積金可以為他們的退休提供穩定的生活,這只不過是一個謊話。事實上,以他們強積金的儲蓄,在基金管理費的剝削下,不但追不上通脹,甚至連資金的成本也追不出,這筆貶值了的儲蓄,日後根本連最基本的生活開支都負擔不起,所以我才質疑「積金為將來」這騙人的口號。
q︰資料補充,強積金由二零零零年十二月開始,剛過了五年,但你說不到八年也不可以說是不對的。
Simon︰這一點我是錯了,怪我對建華八年的 rhetoric 中毒太深,這是「職業病」,謝謝指正。
q︰這個回覆有點奇怪。 時間會流逝,年代會改變,環境會不同,過去不需要的東西,不代表將來沒有這個需要。這個邏輯是怎樣成立的呢? 就如過去數千萬年來都沒有環保的需要,將來也不需要嗎?
Simon︰如果你要談環保的問題,絕對歡迎。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政府並不是保護環境的最佳 agent,保護環境的最佳機制是產權。這一點日後可以再起題討論。不過,將強積金看成「大勢所趨」有兩個事實必須認清︰
(1) 醫療費用上升跟醫管局開支上升是兩回事。現在的政策問題是醫管局自成立以來,將香港人均的醫療開支提升了三倍多。首先,可以將成本上升歸咎於藥物成本。不過我可以告訴你,藥物成本佔醫療開支不到兩成,所以這一個說法很難成立。而醫療科技是推陳出新,但人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事實上當新技術推出之後,有不少舊技術其實是便宜了。所以,人均醫療成本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有實際下調而不是上升,香港和不少發展國家面對的問題是在政府主導的醫療體制裡,官僚機制及文化令到預算的需求不斷上升,也構成了這個「人口老化 = 醫療成本上升」的必然推論。事實上,科技進步加上不少專利藥物的專利權快要過了,人均的醫療成本下降的空間其實十分之大,而且新的醫療系統管理模式 (如果香港政府不阻止引進的話) 是可以提高預早找出隱性長期病的機會,也可以減低管理這些疾病的成本。
(2) 人口老化等於社會福利的增加。這一點的大前提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一群,到了2050年之後佔人口比重達歷史高點。不過必須注意的其實是社會整體的 dependency ratio,而不單是老年人口。事實上,香港的 dependency ratio 才是 working population 要支援的壓力。數據上,在過去十幾年香港的 dr 一直下降,無錯到了 2050年 dr 會比現在高,但是否到了一個無法承受的水平則絕對不是。而且,這個 extrapolation 是基於沒有重大的移民政策改變下的香港,所以不應該太過盡信這末日理論。
香港如果採取開放的移民政策,這絕對不是被動的政策。要知道以現在的因素去 extrapola,2050年的香港跟新加坡最大的不同,是人家的 dr 比香港低。
好了,如果香港政府反其道而行趕走中收入的一群,香港到時候無論是 dr 抑或 stock of capital 都會是歷史低點,強不強積金香港都會變成一個空殼福利城。
q︰在這個消費主義的社會裡,你能保證所有人都不會揮霍無度嗎? 君不見有大學學子未曾畢業已申請破產了嗎?
Simon︰見(二之二)第一條。人只想發達,沒有人希望破產。也不要迷信政府的能力。
2006年1月23日
寧願打工唔願創業
一個經濟體系係唔係健康,最緊要唔係睇增長有幾多通脹有幾低。一個健康既經濟體系,最重要係創業活動夠唔夠活躍。如果一個經濟體系無人創業,呢個地方就一定慢慢失去競爭力,其他問題就跟住出現。
如果有留意香港經濟發展史既朋友,就會發覺到香港人既創業活動,80年代中漸漸減退,取而代之係全民皆炒。當然如果炒作好搵過做生意,咁又點會有人創業?但其實炒作搵錢永遠都係冤枉黎瘟疫去,如果睇數據就會發現香港地身家過億者,大多數都係有實業背景,純粹靠炒作發跡者為數其實不多。
究竟80年代中發生過乜野事,令到香港經濟模式出現根本改變?開古之前,利世民想先解釋一下創業係乜?創業既人永遠都係搵到市場冇既服務同產品,如果消費者受落再加上管理得宜,咁就係成功創業。毫無疑問,香港人無論係開拓市場同管理上都經驗豐富,照道理當經驗累積,創業活動只會愈來愈多,究竟重欠缺邊的因素令到香港人既創業意欲大減呢?
四會合一從此斷水龍
1986年3月香港四間交易所合併,股市亦變成幾間大孖沙既樂園。記得70、80年代,英資老牌俾華資財團逐一狙擊,呢種事情四會合一之後就唔再可能發生。四會合一亦令到資本市場被壟斷,中小型挑戰者亦都冇可能從股市集資將歷史重演。所以自從80年代一班華資上台之後佢地就慢慢開始老樹盤根,將香港各行各業逐一壟斷。
曾經有調查指出,香港人創業意欲低,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係缺乏資金。香港人有一個解唔開結,就係以為創業既人首先需要好有錢,所以除非老竇大把,如果唔係就注定一世冇可能創業。事實上,呢個諗法60、70年代一的都唔盛行,當時既人相信「工字不出頭」。
事實上,過去十幾年普遍香港人都唔再認為自己有可能發達,但係同時又見到幾大家族財富以幾何級數上升,正正係呢個心態,令到本來善良既香港人都變得憎人富貴,亦畀政客有機可乘大打民粹牌。利世民希望各大富豪要明白,寧願畀對手係市場打敗,都好過畀人以政治力量擊倒。香港已經到左唔變唔得既地步,繼續容許港交所壟斷集資市場,等於阻人發達,激發矛盾,呢個罪名邊個揹得起呢?
教育制度本位始終是學生
教協發起遊行,打正旗號是為了爭取資源幫教師減壓。其實自從年初接連有教師自殺,社會上的看法大致上都已經認為教師工作壓力大值得同情。可是教育制度的本位始終是學生,教協卻本末倒置以教師的利益作出發點,也令人覺得所有動作都是既得利益者為了要更多資源和權力的政治鬥爭。教師訴求未能得到市民的完全認同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師組織未能真正指出現在教育制度的問題癥結。
事實上,教師組織有些訴求跟市民所知所想的有明顯出入。站在市民立場看,香港的教育制度絕對失敗,可是教師的訴求亦不是對症下藥地提出,市民要見到的教育機制很簡單,就是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到適合自己的學校就學。在這一點上,教師組織絕對可以為香港未來教育體系的安排提出一個多贏方案。若教師組織真心真意將目標放在提升香港教育的成效,相信所有香港人都會支持這種偉大理想。
教師組織將所有問題都歸咎於競爭,並說以市場原則下的競爭令教師壓力增加。這是實情嗎?香港的教育制度自從被政府壟斷之後,根本未曾出現過任何市場形式的競爭!哪一間學校要關門、哪要多開幾間學校、學校收多少學生、開多少班、教學的內容是甚麼甚至以甚麼語言教學,統統都是官僚的旨意,這種高壓管治下又何來市場原則的競爭?
教師組織的首腦大多是共產主義者,難怪會粗淺地將競爭誤解為市場原則。市場運作一定牽涉競爭,但是其他的社會模式,甚至乎工會領袖最心儀的共產主義社會,都有競爭的存在。只不過自人類有歷史以來,從來未出現過一種競爭模式比市場競爭更明文、公道及有效。
教師是有壓力,但這些壓力卻是官僚體系下的競爭。官僚體系下的競爭,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工作指標化,而且曾經出現將目標和手段混淆的情況。為了要提升英語教師的成效,官僚便推出基準試作指標,亦將基準試當作整個政策的目標看待。基準試正是官僚式競爭典範,因為到了最後,真正得益的只會是負責推動基準試的官僚,而教師和學生都會在胡里胡塗之間成了輸家。
若換作市場競爭,關係就簡單得多了。教師以自己的方法去教,學生以自己的情況去選擇,最終是好是壞就由買賣雙方自己評核,何來官僚干預的餘地?這種制度究竟有甚麼不好?不過,濫竽充數當然不可以繼續胡混下去。相信教師組織亦不會承認害群之馬是大多數,既然如此,為甚麼教師組織仍然將開放教育市場當作洪水猛獸看待?
要滿足市民對教育的最基本要求,開放教育市場是最直接的一條路。官僚對開放市場抗拒,是為了證明自身的存在價值,那麼教師組織抗拒開放市場又是甚麼原因呢?教師組織不要天真地以為可以靠政治手段遏抑競爭,其結果只會使香港的教育制度更加官僚化。難道這才是教師組織最希望見到的結局?
2006年1月21日
港交所壟斷 香港百病之源
創業是自由市場中最重要的一環。經濟體系之中沒有了創業元素,也不配稱為自由市場。香港雖然號稱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但是香港人創業積極性遠遠落後,這一個現象實在是嚴重的警號。過去十多年香港人怯於創業,一方面是由於政府政策上的苛刻以及朝令夕改,將營商環境中的氧氣抽走;另一方面,香港資本市場的壟斷,亦令到資金傾向投資到大財團控制的企業,令創業競爭者連加入市場的機會都被剝削。
董建華在一九九八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要開設創業板,本來這樣的建議絕對值得支持。可是錯就錯在以董建華為首的一眾官僚,將創業等同科網,亦以為這個創業板交由甚麼人去辦效果都會一樣,所以也將這個責任交予聯交所這個壟斷市場的既得利益者去辦。回顧過去六年,在創業板集資最多的,仍然是香港幾家大財團有關連的所謂科網公司。事實上,當年這些背後實力雄厚的科網公司在創業板上市時,已經有不少市場人士對之嗤之以鼻,認為創業板對解決香港偏袒大財團這個問題沒有幫助。結果這個創業板由開辦至今六年多,集資金額只得四百五十億元,除了寥寥可數幾間有大財團撐腰的公司可以得到點好處,創業板對大多數香港人來說成績令人失望。
事實上,香港本來就不用再無中生有創業板這回事。在一九八六年之前,香港已經有四家證券交易所而且各有定位,只不過是官僚認為競爭不是好事,所以便將之合而為一。過去十多年來官僚都將香港有四間交易所的情況形容成「惡性」競爭。實情是這樣嗎?還是當年的四合一造就了一個惡性壟斷環境。
當資本市場本身仍然存在若干競爭元素,資金流向單純是淨回報率的考慮,不同程度風險投資都會有機會爭取到所需資金。可是當資本市場自身都是一個壟斷的安排,不但令到創業集資成本大增,也令到資本市場摻雜了不少非市場因素在內。
若細心分析香港宏觀營商環境,便會發覺自資本市場被壟斷之後,不但新加入競爭者缺乏一個有效的集資渠道,也令到少數在一九八六年之前站穩陣腳的企業變得有額外優勢,最終慢慢演變成今天跨行業壟斷的巨無霸,就算其他成功從這個資本市場籌集大筆資金的新公司,亦大多是以海外及國內業務為主的壟斷性企業。
一九八六年是香港經濟生態由盛轉衰的第一個分水嶺,在這一年之後,香港人創業精神在資本市場被壟斷被慢性毒殺,也是在這一年開始香港變成了完全地產主導的經濟體系。日後的歷史若要評論香港自由市場之死,那麼起首的第一句將會是︰「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七日,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於收市後正式停業。」
2006年1月20日
處理盈餘 還富於民
有一晚,洋服店櫥窗被街童砸碎了。翌日早上洋服店東主上班的時候,附近坊眾已圍著玻璃碎指指點點,也有些好奇心重的人在猜測究竟是誰會做出這種惡意的破壞。洋服店東主實在沒有甚麼心情去追究,反正玻璃也碎了,就算將真兇拉了又可以怎樣?修復櫥窗的錢還是要真金白銀付出去。年近歲晚,這一筆錢實在是枉花了。
正當洋服店東主滿臉愁容,為維修櫥窗的錢頭痛的時候,村校的學究剛剛走過。學究問店東︰「先生,你為甚麼煩惱呢?」店東將整件事向學究解釋。聽罷店東訴苦,學究微微笑然後說︰「其實你也不用太過憂心。試想想,你花在維修櫥窗的錢,也可以算是玻璃匠的一筆意外之財。玻璃匠賺取這一筆錢之後,也會消費在衣服鞋襪這些他本來不打算買的東西。如此類推,這筆多花的錢會推動經濟,最終也會對你的生意有點好處。我想你也不必太過傷心,還是快快把櫥窗修好,重新做生意吧!」
洋服店東主似明非明,反正學究也說得對,總得快快做生意。洋服店的老主顧銀行家恰巧在這個時間光顧,店東將整件事,包括學究所講的原原本本的覆述一次給銀行家聽,銀行家聽罷便問︰「用來修復櫥窗的兩百塊錢,原本你有沒有打算用來做其他的用途呢?」店東說︰「我本來打算用那兩百塊錢買一台新的衣車。」銀行家說︰「那麼你便失去了一台新的衣車,不是嗎?」
事實上,我們經常聽到政府說花了多少錢做甚麼基建可以帶來多少經濟效益,但是從來沒有人質疑︰「若這筆錢留在市民手上,就不會帶來任何經濟效益嗎?」維港巨星匯浪費了一億元,其實也要先從市民手上將一億元拿走,然後才可以將這筆錢丟到鹹水海,這一億元原本是市民在沙士後的消費和投資,結果錢交到政府手上又帶來了甚麼呢?同樣道理,政府開支中每年都有二百九十億元是預留給工務工程,即平均每一個香港人要為工務工程擔負起四千多元的責任,相信絕大多數香港人都不知道這筆錢花在哪裡,但在此之前就已經失去了四千多元。政府亦每年將數以億計的公帑花在不同的推動經濟項目,市民又有甚麼得著呢?
可見的將來政府又會累積到一筆盈餘,政客和官僚也已經準備攤大手掌要錢。清醒的香港人要明白,這些錢原本都是從市民手上拿走的,若政客和官僚所要求的市場也可以做到,政府還是應該將錢還給市民。當財政司司長在電視上要市民為來年的財政預算案提意見,市民都講得清清楚楚︰「減稅」,政府沒有理由聽不到市民要求將自己的錢留在自己口袋的聲音。
註︰原著是Bastiat 的 Broken Window Parable
2006年1月19日
今日東京 明天香港
昨日東京交易所因未能承受交易量,需要提早停市;去年十一月一日東京交易所出現系統故障,日本證券市場因此停市半天。上次的停市事件,東京交易所總裁及另外八名高層削薪,以表示為事件負上部份責任。日本人向來做事謹慎,為甚麼惟獨是日本的財經市場會接連出現人為錯誤?事實上,東京交易所幾次停市,絕對不是意外。一直以來日本經濟結構中,對外出口工業,在國際競爭下,產品無論在技術及質素都傲視全球,可是日本國內的金融服務業,卻在保護政策下缺乏競爭,窒礙正常發展,也助長了因循怠惰氣氛。
雖然,香港一直以金融業為定位,不過港交所出現的頻繁故障,絕不低於東京交易所。從政策保護及壟斷的程度看,港交所的問題,其實比東京交易所更為嚴重。去年在十一月十一日,港交所交易系統亦發生嚴重事故,令到恆指期貨、期權等產品較原開市遲近一小時;○三年一月二十九日,港交所在期指結算收市前又發生故障,令到無辜的投資者因為未能及時平倉,因而需要承受不必要風險。
當然港交所不會承認責任,無辜的投資者就算有損失也只可以自歎倒楣。港交所自○一至今,每年都有系統故障,而且多次在即月期指結算收市前發生故障。難道所有人都錯,惟獨是港交所沒有錯?○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港交所因電力供應系統故障,需要在下午三時宣布停市。港交所賊過興兵,委任顧問調查事件,當然沒有人需要為事件負責。
其他「輕微」的故障包括︰○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港交所又因電腦系統未能自行啟動須由人手操作,延遲了開市運作;○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港交所的系統又出現故障,令到報價系統受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竟然可以容許一個每年都犯錯的港交所繼續壟斷市場,這種包庇文化,究竟是笑話還是悲劇?
每次系統事故,證監會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都會象徵性表示關注,港交所亦會循例辯稱是個別事件。當然每次系統出事,從電力供應到電腦程式故障,港交所都有辦法將問題推卸到別人身上。這些官式的調查,可以解決真正核心問題嗎?
事實上,自從八七年十月,因當時聯交所主席李福兆的一個錯誤決定停市四天,香港就應該重新開放市場引入競爭。怎料九九年曾蔭權竟然反其道而行,更進一步將股票、期貨市場和結算盡收在一間壟斷企業之內。接連發生的人為事故,絕對談不上是意外,向來壟斷都不思進取,加上官僚庇護,香港人又怎可以對港交所有甚麼期望?以港交所的表現,有人能夠保證港交所不會犯上同樣嚴重的錯誤嗎?
三歲小童都會說金融業是香港的命脈,現在這種高風險情況能夠繼續下去,對香港金融業會有好處嗎?以往錯誤的決定就讓它們過去吧!香港人亦不應該等到港交所再犯錯,才知道開放市場的迫切性。
又畀次機會?
利世民今日出個謎,大家估下有乜野人會經常講︰「阿 Sir,畀次機會啦!下次唔敢!」學生出貓畀老師發現,唔踢出校都罰到驚啦!衝紅燈既小巴司機重大鑊,扣分扣得多分分鐘釘牌,畀人捉到都知死梗。正所為一次意外足以致命,出貓同衝紅燈都絕對無下次,佢地當然無可能「經常」講「下次唔敢」。
惟獨證券交易所既總裁,可以錯完又錯,錯完又錯。有禮貌既就認句錯,無誠意既連道歉都慳番!
依家唔係講孟加拉證券交易所,利世民講既係東京交易所同港交所。東京交易所舊年11月先至試過停市半日,結果一班高層齊齊自動減薪以示懲罰,但係結果唔夠三個月又出事。噚日東京交易所提早收市,理由係接唔晒的沽盤。第日升市犀利得滯又可以停市,咁真係乜野理由都可以要停市?你話日本股市重邊度信得過呢?
港交所「一年一大鑊」
香港都唔係叻好多,平均每年多過一單「蝦碌」。試過遲開市,又試過結算日收市前停市,又試過後備電力出事,又試過電腦程式有錯,又試過報價系統出錯,港交所當然話唔關佢事,一句遺憾,再加句「呢的個別事件唔會再發生」就算。大佬,個別事件當然唔會再發生啦!不過錯完又錯就唔可以當巧合。
香港同日本點解會一樣有個經常出錯既交易所?係唔係背後有的乜野相同之處呢?香港當年四交易所合一之後,鬧出停市4日既家醜!曾特首當年打大鱷之後更加將股票期指盡收一室,結果就係一年一大鑊。
經濟學家話有競爭先至有進步,唔長進就係因為無競爭。日本既本土行業出名排外,80年代人家好景,根本唔志外境外資金,所以日本既金融業更加係自己人小圈子玩意。依家日本仔要減交易所總裁人工,其實只不過想幫佢地保住份工。
利世民最唔主張叫人減薪,因為呢招無用。要搞活香港財金界,有乜野好得過開放市場引入競爭?NASDAQ點解唔可以係香港搞?人地點都好過我地半死不活既創業板啦!中國市場咁大,如果香港唔係畀人壟斷得咁厲害,我又唔信NASDAQ無興趣搞!
2006年1月18日
發電供電 鬧劇一場
發電供電本來係一個沉悶不堪既行業,多得老謀深算既局長、楚楚可憐既公主CEO同氣勢磅礡既靚太高層,香港人多左免費娛樂。不過利世民唔知足,覺得如果佢地演技可以更上一層樓,對香港既演藝界絕對可以有正面影響。
先講公主CEO,佢後台勁就不在話下,可惜佢既劇本太單薄。佢既假想敵係兩大壟斷商,要打入香港電力市場都算係一場硬仗,唔洗番兩三百億點鬥呢?公主CEO獨白就話要籌集「一個億」去起電網同買電。「一個億」連買電芯都唔得啦!究竟係邊鬼個編劇寫埋的咁幼稚既獨白?呢套明明係爾虞我詐連續劇,寫到好似兒童故事,又叫人點入戲?
劇本水平仍有待改進
開始時就話班市民要求減電費,之後局長就出黎順應民意,重加上環保條件,擺明係開天殺價。
正路發展就係靚太高層反對然後膠著,經過一波三折最後戲劇性大團圓結局。
今次靚太高層同局長,兩位主角既戲份配合得好好,主角演技亦無懈可擊,惟獨係劇本太過表面化。編劇可能對市場運作認識唔深,所以先至會寫出有嚴重犯駁劇情。
首先,靚太高層反對降低保證利潤,人在其位講呢句說話好合理。不過靚太高層反對環保條件就奇怪的,因為政府開出苛刻環保條件,新競爭者就更難打入香港市場。站在靚太高層壟斷企業既立場,照理會食住環保工作大做文章,講下佢地公司又幾好幾犀利,又講下政府點解應該要畀佢地繼續服務九龍新界,甚至服務埋香港居民,乘機搶攻道德高地同埋市場佔有率。再講,無利潤保障靚太高層間公司一樣可以供電,而且更加無拘無束添,靚太高層又使乜驚青!靚太高層既獨白太過對抗,反而削弱劇情既可信性,編劇要好好修改呢部份。
至於局長,演技爐火純青不在講,最好野係可以面對公主CEO既演技竟然可以忍到唔笑,重可以繼續交足戲。呢的老戲骨係香港走一個少一個,政府要好好留住人才,唔好畀局長去左人家度打工先至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