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打工唔願創業
一個經濟體系係唔係健康,最緊要唔係睇增長有幾多通脹有幾低。一個健康既經濟體系,最重要係創業活動夠唔夠活躍。如果一個經濟體系無人創業,呢個地方就一定慢慢失去競爭力,其他問題就跟住出現。
如果有留意香港經濟發展史既朋友,就會發覺到香港人既創業活動,80年代中漸漸減退,取而代之係全民皆炒。當然如果炒作好搵過做生意,咁又點會有人創業?但其實炒作搵錢永遠都係冤枉黎瘟疫去,如果睇數據就會發現香港地身家過億者,大多數都係有實業背景,純粹靠炒作發跡者為數其實不多。
究竟80年代中發生過乜野事,令到香港經濟模式出現根本改變?開古之前,利世民想先解釋一下創業係乜?創業既人永遠都係搵到市場冇既服務同產品,如果消費者受落再加上管理得宜,咁就係成功創業。毫無疑問,香港人無論係開拓市場同管理上都經驗豐富,照道理當經驗累積,創業活動只會愈來愈多,究竟重欠缺邊的因素令到香港人既創業意欲大減呢?
四會合一從此斷水龍
1986年3月香港四間交易所合併,股市亦變成幾間大孖沙既樂園。記得70、80年代,英資老牌俾華資財團逐一狙擊,呢種事情四會合一之後就唔再可能發生。四會合一亦令到資本市場被壟斷,中小型挑戰者亦都冇可能從股市集資將歷史重演。所以自從80年代一班華資上台之後佢地就慢慢開始老樹盤根,將香港各行各業逐一壟斷。
曾經有調查指出,香港人創業意欲低,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係缺乏資金。香港人有一個解唔開結,就係以為創業既人首先需要好有錢,所以除非老竇大把,如果唔係就注定一世冇可能創業。事實上,呢個諗法60、70年代一的都唔盛行,當時既人相信「工字不出頭」。
事實上,過去十幾年普遍香港人都唔再認為自己有可能發達,但係同時又見到幾大家族財富以幾何級數上升,正正係呢個心態,令到本來善良既香港人都變得憎人富貴,亦畀政客有機可乘大打民粹牌。利世民希望各大富豪要明白,寧願畀對手係市場打敗,都好過畀人以政治力量擊倒。香港已經到左唔變唔得既地步,繼續容許港交所壟斷集資市場,等於阻人發達,激發矛盾,呢個罪名邊個揹得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