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3日

凱恩斯學說有什麼不妥?

Daniel︰你在2005年11月09日曾提及過「凱恩斯在經濟學上的理論,已經逐一被事實推翻」。

Simon︰ 很少很少 Libertarian 的經濟學家研究 macroeconomics model ,你知道原因嗎?因為心底裡我們都不承認 aggregate functions 的學術價值。這是很 extreme 的看法,但心底裡我們都是這像想的。惟一的例外是 monetary sector 的分析,特別是 Austrian 和 Monetarist,但只限於針對原則問題。

1. 有這樣的一個題目。兩個九流經濟學家A 跟 B,A對B說︰「我給你 $100,你吃一口飯,然後你給我 $100,我又為你吃一口飯,那麼我們便將 GDP 推高了 $200,但是你和我都沒有損失,那豈不是我們找到了促進經濟的秘密嗎?」

B再推論︰「如果政府從人民手中拿走100億,然後再投資100億。這100億的投資變成了人民的收入,10%的入息稅是10億... 其實創造了111.11111億的經濟效益。剛才你和我的實驗中,那$200要繳交$20的稅,政府將這$20投資社會... 所以其實你的計算是錯誤的,因為總經濟效益是 $222.22!」

是嗎?將資本和創業精神 (entrepreneuriship) 帶入凱恩斯學說。C+I+G+X-M,一樣$1的C、I 和 G,真的一樣嗎?

現實是︰李嘉誠手上的$1,和利世民手上的$1是不一樣的$1。利世民的$1可能是C,而結果是對一連串的I產生需求,而李嘉誠手上的$1,則可能是$1的I,引申一連串的C。結果一定不一樣。如果要將利世民手上的$1作I,結果可能石沉大海,而李嘉誠手上的$1作C,結果亦可能比用在I上不一樣。

2. 凱恩斯學說的另一弱點︰ (1) monetary sector 的分析模型的漏洞,特別是 monetary sector 跟 real sector 的關係,IS-LM對 money supply 的分析,原則上沒有考慮到央行的行動模式,而 money demand 的 function 亦與現實大大不符;(2) 對資本的理解的粗疏。(1) 和 (2) 其實有莫大關係,事實上凱恩斯忽略了資本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

* 題外話︰諷刺的是,對資本的本質,反而是馬克斯說得最精,他說︰「蜜蜂築巢螞蟻作窩,牠們的建設比人類的產品更精緻,可是蜜蜂和螞蟻對巢窩沒有一個抽象的概念。人在從事經濟活動的時候,卻先先有一個理念上的藍本。」這個「藍本」其實就是資本。 本來馬克斯是想帶出異化 (alienation) 的概念,可是他的陳述卻成為了資本定義的最佳著腳。

3. 再說現實世界中的什麼現象推反了凱恩斯學說。

在傳統凱恩斯學說中,價格和出產是成倒「L」形。不過在70至80年代的 Stagflation 至 高增長低通脹,基本上將傳統凱恩斯學說推反了。雖然之後推出了 short-run,medium-run 和 long-run 版本,但也承認了人的理性預期 (rational expectation) 和世界上沒有一個真正的NAIRU。

那凱恩斯學說還剩下什麼?

Daniel︰羅斯福的確曾因實踐凱恩斯學說而帶領美國走出 Great Depression (這說法亦是在香港會考和高考歷史所學習到的。本人中學時選科很奇怪,是主修經濟和歷史的),可否解釋?

Simon︰分析的起點應該是︰Great Depression 為什麼出現?

有很多人以為是1929年的股市崩潰吧!事實上,當時的真正元兇是剛成立的聯儲局。1929年股災後,美國政府及銀行的即時反應是由歐洲 call loan ,以解國內的銀根問題。可是這時的美國政府卻擔心經濟衰退會發展成德國式的超級通脹 (經濟萎縮加上大多流動資金)。所以聯儲局反而加息,到了1932年,金融制度正式崩潰。

當年的 Keynesian 認為是因為人民不願消費,所以便由政府代勞吧!問題(1)為什麼人民無端端自我抑消費?(2)事實是否如此?答案︰(1) 有很多人嘗試解釋,但理由始終有點 Tautological;(2) 事實亦非如此。

事實上,FDR自 1932年上台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 New Deal 之下美國的經濟上上落落,一直沒有重回1929年的高點,更在1937年陷入第二次衰退。美國經濟增長要到 1941年才正式重回軌道,那時已經是 New Deal 的第九年,New Deal 沒有將經濟帶出低谷,我沒有確實數據在手,但知道1934年上任的聯儲局主席 Eccles 是主張低息政策。我所知的是到了1952年,美國的利率在2厘以下,之後的半個世紀也未試過這低點,一直到 2002年。

另一方面,在 real sector 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間的貿易有極高的壁壘,所以由貿易帶動的增長極低,1929年後更變本加厲,美國的 Smoot-Hawley Act 更將關稅變成了國策。事實上,其他國家也因此,加上美國抽走資金,而變得更封關鎖國,結果經濟哀退成為了惡性循環。 打破此惡性循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應該說是戰後的新秩序。關貿和世貿的出發點,不單是自由貿易,更加是為了世界和平而推廣自由貿易。

從這些證據看,經濟復甦的原因,不是 New Deal,表面證據指向是 monetary policy + trade liberalization。

[明天再談什麼是法律和反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