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盈餘 還富於民
有一晚,洋服店櫥窗被街童砸碎了。翌日早上洋服店東主上班的時候,附近坊眾已圍著玻璃碎指指點點,也有些好奇心重的人在猜測究竟是誰會做出這種惡意的破壞。洋服店東主實在沒有甚麼心情去追究,反正玻璃也碎了,就算將真兇拉了又可以怎樣?修復櫥窗的錢還是要真金白銀付出去。年近歲晚,這一筆錢實在是枉花了。
正當洋服店東主滿臉愁容,為維修櫥窗的錢頭痛的時候,村校的學究剛剛走過。學究問店東︰「先生,你為甚麼煩惱呢?」店東將整件事向學究解釋。聽罷店東訴苦,學究微微笑然後說︰「其實你也不用太過憂心。試想想,你花在維修櫥窗的錢,也可以算是玻璃匠的一筆意外之財。玻璃匠賺取這一筆錢之後,也會消費在衣服鞋襪這些他本來不打算買的東西。如此類推,這筆多花的錢會推動經濟,最終也會對你的生意有點好處。我想你也不必太過傷心,還是快快把櫥窗修好,重新做生意吧!」
洋服店東主似明非明,反正學究也說得對,總得快快做生意。洋服店的老主顧銀行家恰巧在這個時間光顧,店東將整件事,包括學究所講的原原本本的覆述一次給銀行家聽,銀行家聽罷便問︰「用來修復櫥窗的兩百塊錢,原本你有沒有打算用來做其他的用途呢?」店東說︰「我本來打算用那兩百塊錢買一台新的衣車。」銀行家說︰「那麼你便失去了一台新的衣車,不是嗎?」
事實上,我們經常聽到政府說花了多少錢做甚麼基建可以帶來多少經濟效益,但是從來沒有人質疑︰「若這筆錢留在市民手上,就不會帶來任何經濟效益嗎?」維港巨星匯浪費了一億元,其實也要先從市民手上將一億元拿走,然後才可以將這筆錢丟到鹹水海,這一億元原本是市民在沙士後的消費和投資,結果錢交到政府手上又帶來了甚麼呢?同樣道理,政府開支中每年都有二百九十億元是預留給工務工程,即平均每一個香港人要為工務工程擔負起四千多元的責任,相信絕大多數香港人都不知道這筆錢花在哪裡,但在此之前就已經失去了四千多元。政府亦每年將數以億計的公帑花在不同的推動經濟項目,市民又有甚麼得著呢?
可見的將來政府又會累積到一筆盈餘,政客和官僚也已經準備攤大手掌要錢。清醒的香港人要明白,這些錢原本都是從市民手上拿走的,若政客和官僚所要求的市場也可以做到,政府還是應該將錢還給市民。當財政司司長在電視上要市民為來年的財政預算案提意見,市民都講得清清楚楚︰「減稅」,政府沒有理由聽不到市民要求將自己的錢留在自己口袋的聲音。
註︰原著是Bastiat 的 Broken Window Par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