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壟斷 香港百病之源
創業是自由市場中最重要的一環。經濟體系之中沒有了創業元素,也不配稱為自由市場。香港雖然號稱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但是香港人創業積極性遠遠落後,這一個現象實在是嚴重的警號。過去十多年香港人怯於創業,一方面是由於政府政策上的苛刻以及朝令夕改,將營商環境中的氧氣抽走;另一方面,香港資本市場的壟斷,亦令到資金傾向投資到大財團控制的企業,令創業競爭者連加入市場的機會都被剝削。
董建華在一九九八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要開設創業板,本來這樣的建議絕對值得支持。可是錯就錯在以董建華為首的一眾官僚,將創業等同科網,亦以為這個創業板交由甚麼人去辦效果都會一樣,所以也將這個責任交予聯交所這個壟斷市場的既得利益者去辦。回顧過去六年,在創業板集資最多的,仍然是香港幾家大財團有關連的所謂科網公司。事實上,當年這些背後實力雄厚的科網公司在創業板上市時,已經有不少市場人士對之嗤之以鼻,認為創業板對解決香港偏袒大財團這個問題沒有幫助。結果這個創業板由開辦至今六年多,集資金額只得四百五十億元,除了寥寥可數幾間有大財團撐腰的公司可以得到點好處,創業板對大多數香港人來說成績令人失望。
事實上,香港本來就不用再無中生有創業板這回事。在一九八六年之前,香港已經有四家證券交易所而且各有定位,只不過是官僚認為競爭不是好事,所以便將之合而為一。過去十多年來官僚都將香港有四間交易所的情況形容成「惡性」競爭。實情是這樣嗎?還是當年的四合一造就了一個惡性壟斷環境。
當資本市場本身仍然存在若干競爭元素,資金流向單純是淨回報率的考慮,不同程度風險投資都會有機會爭取到所需資金。可是當資本市場自身都是一個壟斷的安排,不但令到創業集資成本大增,也令到資本市場摻雜了不少非市場因素在內。
若細心分析香港宏觀營商環境,便會發覺自資本市場被壟斷之後,不但新加入競爭者缺乏一個有效的集資渠道,也令到少數在一九八六年之前站穩陣腳的企業變得有額外優勢,最終慢慢演變成今天跨行業壟斷的巨無霸,就算其他成功從這個資本市場籌集大筆資金的新公司,亦大多是以海外及國內業務為主的壟斷性企業。
一九八六年是香港經濟生態由盛轉衰的第一個分水嶺,在這一年之後,香港人創業精神在資本市場被壟斷被慢性毒殺,也是在這一年開始香港變成了完全地產主導的經濟體系。日後的歷史若要評論香港自由市場之死,那麼起首的第一句將會是︰「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七日,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於收市後正式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