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9日

今日東京 明天香港

今日東京 明天香港

昨日東京交易所因未能承受交易量,需要提早停市;去年十一月一日東京交易所出現系統故障,日本證券市場因此停市半天。上次的停市事件,東京交易所總裁及另外八名高層削薪,以表示為事件負上部份責任。日本人向來做事謹慎,為甚麼惟獨是日本的財經市場會接連出現人為錯誤?事實上,東京交易所幾次停市,絕對不是意外。一直以來日本經濟結構中,對外出口工業,在國際競爭下,產品無論在技術及質素都傲視全球,可是日本國內的金融服務業,卻在保護政策下缺乏競爭,窒礙正常發展,也助長了因循怠惰氣氛。

雖然,香港一直以金融業為定位,不過港交所出現的頻繁故障,絕不低於東京交易所。從政策保護及壟斷的程度看,港交所的問題,其實比東京交易所更為嚴重。去年在十一月十一日,港交所交易系統亦發生嚴重事故,令到恆指期貨、期權等產品較原開市遲近一小時;○三年一月二十九日,港交所在期指結算收市前又發生故障,令到無辜的投資者因為未能及時平倉,因而需要承受不必要風險。

當然港交所不會承認責任,無辜的投資者就算有損失也只可以自歎倒楣。港交所自○一至今,每年都有系統故障,而且多次在即月期指結算收市前發生故障。難道所有人都錯,惟獨是港交所沒有錯?○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港交所因電力供應系統故障,需要在下午三時宣布停市。港交所賊過興兵,委任顧問調查事件,當然沒有人需要為事件負責。

其他「輕微」的故障包括︰○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港交所又因電腦系統未能自行啟動須由人手操作,延遲了開市運作;○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港交所的系統又出現故障,令到報價系統受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竟然可以容許一個每年都犯錯的港交所繼續壟斷市場,這種包庇文化,究竟是笑話還是悲劇?

每次系統事故,證監會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都會象徵性表示關注,港交所亦會循例辯稱是個別事件。當然每次系統出事,從電力供應到電腦程式故障,港交所都有辦法將問題推卸到別人身上。這些官式的調查,可以解決真正核心問題嗎?

事實上,自從八七年十月,因當時聯交所主席李福兆的一個錯誤決定停市四天,香港就應該重新開放市場引入競爭。怎料九九年曾蔭權竟然反其道而行,更進一步將股票、期貨市場和結算盡收在一間壟斷企業之內。接連發生的人為事故,絕對談不上是意外,向來壟斷都不思進取,加上官僚庇護,香港人又怎可以對港交所有甚麼期望?以港交所的表現,有人能夠保證港交所不會犯上同樣嚴重的錯誤嗎?

三歲小童都會說金融業是香港的命脈,現在這種高風險情況能夠繼續下去,對香港金融業會有好處嗎?以往錯誤的決定就讓它們過去吧!香港人亦不應該等到港交所再犯錯,才知道開放市場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