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9日

表面穩定只是掩耳盜鈴

表面穩定只是掩耳盜鈴

「國家昏亂,有忠臣。」道德經這句說話很值得反思。當社會要忠良挺身救國,國家的政治也必然腐敗不堪,所以有識之士都希望活在一個沒有英雄的年代。同樣地,當一個政府反覆地念?締造和諧的口號,社會的怨氣也必定十分之深。

無論是官方的發言人,抑或是既得利益的代言人,反對香港進一步推行民主發展的理由只得一個,就是香港要和諧發展經濟,就先要得穩定政局,所以普選是洪水猛獸,閘門一開就會將香港變成福利國。姑且不談偷換概念是否君子所為,以香港現在的客觀環境分析,香港又是否像官僚和巨賈所說,未具備民主政制的條件?是不是盲目地追求表面上的穩定,就可以讓市民安居樂業?

正在休假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梁展文,在擔任屋宇署建築事務監督期間,不理會地政總署反對,專斷地行使酌情權,批准嘉亨灣發展商?基多建了三十多萬平方呎。事實上,九八年審計署亦曾揭發另一宗濫用酌情權,讓太古廣場的發展商大幅增加上蓋酒店總面積的醜聞。雖然當時的政府已經承諾會小心處理同類事件,結果不到幾年間又再歷史重演!

事實是政府少收地價,慷慨地將納稅人的血汗錢轉移到大商賈的戶口,市民看在心?又怎會服氣?此等利益輸送在香港人其實已經見得太多,還有更多更多的施政失誤,市民要的只不過是求個明白,希望可以督促政府不要再犯。從市民這般克制的反應,香港人的文明水準已可見一斑。如果這樣的公民質素都不算得具備港人治港的條件,官僚和既得利益未免把所謂條件訂得太虛擬、太不合理。

近日有代表中產的組織出來表示要普選,已經表明了市民對社會氾濫?企業福利的現象不滿。這群香港的中堅分子既盡公民責任,勒緊褲頭交足稅,亦從不依賴寄望政府發放福利,更不希望香港變成民粹社會。

不滿又豈只中產基層?香港部份商界領袖亦表示對香港失去信心。今年世界經濟論壇在評定香港的環球競爭力時,訪問了不少香港商界的意見,有不少回應均指政府公共政策的廉正今非昔比,結果也令到香港的評級被大幅調低。

在過去幾年政府施政不公,已經令各階層的香港人極度不滿。今天市民卑微的民主訴求,亦只不過是希望可以透過一個公平的機制去撥亂反正。為政者一味追求表面的穩定和諧,只不過是掩耳盜鈴。若有朝專業人士及商界領袖,都因為感到無助而離開香港,那才是民粹政治的興起,也應驗了既得利益的咀咒,到時真正是恨錯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