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31日

聆聽家長和學生心聲

聆聽家長和學生心聲

香港小朋友的新春祝願,十居其八九是「學業進步」,家長們當然也希望子女可以學業有成,長大後有所作為。可是就算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關注有多大,在教改問題上,卻從來都只能聽到官僚和既得利益者的聲音,學生和家長的願望卻永遠被忽略。

究竟站在一個普通家長的立場,教育最終的意義是甚麼呢?傳統中國人,將讀書視為一個人前途的最大投資,當然到了今時今日,任何一個負責任的父母,都不會將子女的未來全盤付託在教育制度上。可是,教育在小朋友成長過程,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亦是為何就最主張市場主導的經濟學家,都不會否定以公帑投資在教育功用的原因所在。

最重要一點,教育是低收入家庭子女打破階層限制的最公平機制,亦是社會進步一種原動力。可是,就算確立了以公帑去提供教育服務的大方向,資源分配方法亦會影響得出來的結果。一個失效的教育制度,不但無助於提升下一代的學養,而且反過來會成為低下階層力爭上游的障礙。事實上,自八十年代政府逐步剝削香港家長和學生選擇機會和自由,特別是派位和升學機制集權制下,教育失去了以往那種打破階層界限的功用。當愈來愈多中高收入家庭,將子女送到私校甚至海外留學,香港教育制度已經為社會不穩打響警號。

教育官僚和既得利益者,都堅持要以由上而下統籌才可以避免資源的錯配。但事實告訴我們,這種計劃經濟式的教育制度,結果只會變成了附從上意的官僚遊戲。

現行的教改是全盤錯誤的決定,無論以任何步伐進行都是錯的。教師工會若是對香港教育有真正承擔,便應該大膽站出來挑戰這種不理性官僚制度,而不是附和地說「教改的大方向是正確」這種違背現實、違背良心的話。另一方面,教師工會亦應該深入一點了解家長和學生的心態,始終教育制度的未來不可能由教師工會單方面去決定。其實,只要教師深入了解家長的希望,便會發覺教師對教育的堅持,跟家長和學生的需求並沒有原則上衝突。

有教師擔心教育開放後,整個教育制度都會變成追逐公開考試成績的機器。但是若果沒有官僚機構定下這些指標性的公開考試,又何來現在捨本逐末現象?家長想見到的是子女的未來前景,不是公開考試成績。要不是香港的教育制度將考試和前途連成一線,理性的家長亦絕對不會末本不分。家長都只不過簡單地希望子女能夠融入社會,以所學開創自己事業。在香港這個以中國文化主導的社會,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功離不開倫理道德觀念及操守,家長亦絕對明白這個道理。事實上,很難想像大多數家長會接受,甚至要求學校放棄德育。

香港教育要真正回到正途,第一步是要讓家長和學生對教育需求真正反映出來。請教育官僚和既得利益者,不要繼續貶低家長和學生的價值觀和智慧,也不要將競爭這個概念妖魔化。教改和政治化的口號,已令教師愈來愈遠離服務對象,再錯下去只會令香港教育更快走向崩潰。

2006年1月30日

放過孩子吧!

放過孩子吧!

John Stossel 是美國廣播公司20/20主持人之一,他的進取態度亦令到不少傳媒中人視他為眼中釘。他負責的特別環節《放過我吧!》(Give me a break),以揭露政府醜陋而成為最受歡迎的新聞節目之一。最新一輯《放過我吧!》,講的是美國公立學校的種種荒唐事。

Stossel 作風實在太過鮮明,美國各州各郡的教育官員都不讓他到學校實地採訪,兜兜轉轉之後最終由號稱全美最佳公立學校的 Woodrow Wilson High 讓他們去作採訪。

當攝製隊到場拍攝的時候,他們發覺那裡的教師完全控制不了課室的秩序,更拍到了學生當著教師面前脫去上衣狂野地跳舞的片段。究竟美國的教育官僚腦筋出了甚麼問題,竟然愚蠢得讓這名出位的記者去將公立學校的醜態赤裸裸地展露在觀眾眼前?還是 Stossel 所拍攝到的,只不過是這腐透了心的公立教育的冰山一角?

當然,香港的觀眾在收看這輯《放過我吧!》有關美國公立學校的專輯時,很難會聯想到香港的教育制度其實也同樣腐敗,也不會想到原來這兩個制度其實面對同樣的問題。

美國的低收入家庭,因為無其他選擇,惟有將子女送到政府辦的公立學校。香港的中收入家庭,尚可以考慮移民或者將子女送到國際學校,可是低收入家庭,何嘗不是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要任由教統局的隨機派位決定子女的命運?

Stossel 發現有些家庭虛報地址,就是為了讓子女可以進入一個較優越的校網,教統局官員夠膽講香港沒有這樣的事嗎?Stossel 更揭發了這些高人一等的校網官僚,竟然浪費公帑去挨家挨戶地核實學生所報的地址是否屬實。相信香港的教統局在可見的未來也會做上這樣的事。

Stossel 找到的個案中,有個祖母希望送孫兒到一間好一點的學校而虛報住址,但是最終被揭發了。這位窮祖母哭說︰「為甚麼他們不行過方便,乾脆讓家長有一個選擇的機會呢?」美國的教育官僚荒謬嗎?香港的教育官僚更加荒謬!香港的交通便捷比美國優勝得多,以減少學童往返學校時間為理由而剝削選擇的機會,香港教育官僚的心究竟在想甚麼!

節目的另一個案中,講及一位十八歲的少年 Dorian。故事主角在公立學校浪費了十二年光陰加上數以十萬計的公帑,可是 Stossel 發現他連小一程度的讀本都不能流暢地背誦。製作隊帶他到私人補習社接受七十二小時的培訓,結束課程後 Dorian 也終於達到了小二的程度。絕對可以肯定這樣的個案香港一樣有,只不過是未有人去將他們揭露出來。

Stossel 問︰「為甚麼政府不讓家長有選擇的機會呢?」佛羅里達州的教師工會剛剛在一案司法覆核中勝訴,凍結了美國少數成功的學券計劃。代表公立學校的教師說︰「競爭不人道,不適用於教育,也不適用於公立學校,以前不適用,以後永遠也不適用。」原來是既得利益作祟!

關心香港教育的人,都應該去看看 Stossel 這個專輯新聞節目。這一輯《放過我吧!》主題是Stupid in America,希望香港人未看到 Stupid in Hong Kong 也會想想究竟香港的教育制度距離崩潰還有多遠。

藏富於民 讓港人心想事成

藏富於民 讓港人心想事成

新春祝願當中,「恭喜發財」最直接但卻略嫌世俗;「新年進步」意境好但內容空泛,所以最簡單貼身的莫過於一句「事事順利」。特區高官年初一在禮賓府新春團拜,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被記者追問有關減稅的問題,就以一句「心想事成」作回答。若特區政府當真落實減稅,相信這消息會是香港市民在這個佳節中,最感到欣喜的一件事。

去年是香港回歸以來,經濟發展最平穩及健康的一年,特區政府收入亦遠超本來估計。社會上對減稅的期望非常明確,現在政府剩下的顧慮,就是究竟今次的經濟復甦,是否已經實實在在地帶香港走出低谷及欣欣向榮景象會否持續下去。

官員保守看待經濟前景是進步的表現,也比起當年信誓旦旦說,香港會第一個步出亞洲金融風暴的豪情壯語務實得多。一方面,為官者絕對不應高估自己能力,另一方面,官員亦不應低估還富於民,對經濟產生的正面效應。事實上,只要官員看得到還富於民的真正意義,就會明白到所謂擔憂實屬多餘。

社會上每一分一毫資本,究竟應該投放在甚麼範疇,本已是件極度複雜的事,加上還要考慮其他千變萬化因素,政府又怎可能有超凡能力去一一顧及?還富於民的最大好處,就是將資本交還七百萬市民手上,讓全民一起去找出資本最適當用途,亦等於將資本的經濟效率提升至最高水平。

就算官員明白還富於民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最佳方法,他們仍可能擔心,天然災害等難以預算因素會對香港帶來意外衝擊。事實上,天災對經濟造成的傷害有限。以當年沙士疫潮為例,香港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便重拾升軌。反而政策上的人為失誤,往往帶來更深遠、更嚴重的傷害。

特區的官員要著眼公共財政管理方向,對整體經濟的影響,並非本末倒置地為庫房打算。事實上,戰後香港的財政預算,大多傾向低估收入,原因是政府無法掌握經濟增長速度。在保守預算的原則下,歷代的財政司大多寧願低估收入,竭力避免赤字;有限度抑制政府機構膨脹。保守理財傳統實在有值得讚揚之處。

更重要一點,以往當庫房收入不足,政府只會以減少支出控制規模來對應,增加收入從來都不是首先的考慮。保守理財思維背後,其實亦有了藏富於民的信念。
希望政府踏入新一年,會重拾藏富於民精神。於滅赤在望時落實減稅,讓資源留在社會中,得到最有效使用,帶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亦為市民創造財富。

2006年1月27日

請不要迷信政府全知萬能

請不要迷信政府全知萬能

郭伯偉爵士的演講,沒有甚麼小政府的口號,都是直接了當的說出要講的話。反觀今天的為官者,雖然仍然將小政府這口號掛在口邊,可是明顯看得出官員已經離開真正的郭伯偉精神愈來愈遠了。當他們明白到,為官者有所不能的真理,他們就懂得為官者有所不為的情操。

官僚撫心自問,究竟他們憑甚麼要世人迷信他們的萬能?迷信政府萬能,古今中外皆然。為官者有那個不是雄心壯志望名垂不朽?人民仰望著官府的天威,又有那個不會肅然起敬?在這種強烈對比下,社會自然事事皆有求於官府,相信無論經濟興衰到天災人禍,但凡社會現象政府都可以用無比的大能解決問題。

政府真的可以做到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超凡境界嗎?政府不是無所不能,這一點差不多是常識了,但更根本的一個問題是,政府的能力究竟代表了甚麼?政府可以花的每一分一毫,都是來自市民的血汗錢。就算在六十年代,當時的財政司郭伯偉爵士便指出,香港社會一向都善於將賺到的資源再投資,所以從來他亦一直非常在意這一點,盡力避免抽走民間的資本。

郭伯偉爵士認為官僚不可以自以為是,仗政府名義去指點社會可以做甚麼,不可以做甚麼;官僚甚至不要去建議社會應該去做些甚麼,因為無論官僚將這種包裝得多精緻,本質上這些都是計劃經濟的思維。當政府介入一個市場之後,結果將來是令到其他人更難以民間的資本去參與競爭,亦無異於政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壟斷。香港的教育、醫療、廉價出租房屋以及一系列所謂公共服務,自七十年代起已經被政府完全壟斷。時間過得久了,甚至連公眾都誤以為,市場沒有能力為市民在這幾方面提供又便宜又貼身的服務,政府又豈不是多了一個擴展權限的藉口?香港人今天在教育、醫療和廉價出租房屋都幾乎毫無選擇餘地,原因是政府以公帑不計成本營運,繼而大肆擴張之後的結果。

更重要一點,是政府提供的所謂福利,永遠都做不到市場那種真正緊貼需求。當然,要福利能夠緊貼市民所需,政府就要做到完全巨細無遺地了解社會上每一個人的情況。若政府真的能夠無所不知,人民便豈不是活在一個全無私隱的世界?郭伯偉爵士不但深明此道,更拒絕了讓政府部門去收集經濟數據的工作。而且他知道就算政府得到不盡不實的資料,仍然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拿去,向政府要求種種利益。這種智慧今天又有幾個官僚真正明白?

回歸後無論大小官僚發言,都經常會找到這樣的官式造句︰「雖然特區仍然緊守小政府的原則,可是……」當年郭伯偉爵士,既不會動不動便搬出小政府口號,更加不用在說話當中加上這般一大堆欲蓋彌彰的修飾詞。官僚話中一大堆「雖然」、「仍然」和「可是」,是因為他們已經離棄小政府的原則,而且更要在小政府背上插刀。請官僚要主張大政府的時候明刀明槍,小政府的口號還是乾脆不要再叫好了,免得最終令公眾將真正小政府的意義也混淆,到時郭伯偉爵士再生也難以力挽狂瀾。

2006年1月26日

郭伯偉爵士魂歸何處?

郭伯偉爵士魂歸何處?

利世民心情沉重,因為世界上又少個偉人。郭伯偉爵士(Sir John Cowperthwaite 1915-2006)於1月25日辭世,享年九十有一。

由61到71年呢十年間出任香港財政司既郭伯偉爵士,唔算得上係一個真正家喻戶曉既名字。除左老一輩香港人同埋自由派既同道,重會對郭伯偉爵士津津樂道,大多數人都未必講得出呢一位香港大恩人既事跡。

對利世民黎講,郭伯偉爵士最值得令人敬佩既地方,係佢拒絕做黃大仙。為官者,大權在握,求財得財要勢得勢。老實講,扮黃大仙使阿公錢賺人情籌碼,乃人之常情,就連消毒藥水醃過既新加坡都有機會發生,更可況戰後既香港?

如果今日有人同政府講︰「我出錢起個甚麼文娛區,三十年後所有設施交畀政府,條件係政府免我地價再畀我起幾幢豪宅補數。」今日的官聽到呢的野,一定慌死財神會一個唔高興走人,君不見的官對西九依依不捨個種表情?

郭伯偉爵士又會點做?

不過香港就曾經出過一位偏偏唔明白人情世故既偉大財政司。如果換轉係郭伯偉爵士聽到呢的要求,利世民估佢一定會話︰「咁著數?呢個世界邊有咁大隻蛤蟆隨街跳?閣下要起乜又關政府乜事?唔該閣下投塊地番黎自己慢慢起到夠。重有,呢的設施多謝夾盛惠,千祈唔好要政府揹埋的無謂既維修管理,請閣下自己收拾殘局。」

利世民唔係憑空想像,話說當年財團要起海底隧道,郭伯偉爵士唔單止要商家出錢,重要佢地畀地租,打爛晒個算盤先講掂數。當然如果佢知道隧道交番畀政府之後的濕滯野,佢都唔會要條隧道,寧願繼續收地租好過。

可惜佢老人家在位只得十年,佢一走之後,香港就愈黎愈大政府。郭伯偉爵士之後既夏鼎基盡其量只不過是A貨一名,之後既財政司更加一蟹不如一蟹,結果咪搞到有的下三流貨色出黎用財政儲備入市炒股。

唉!郭伯偉爵士,你魂歸何處?

請不要污衊郭伯偉精神

請不要污衊郭伯偉精神

曾蔭權在對郭伯偉爵士逝世的聲明中這樣寫︰「我們將永遠懷念郭伯偉爵士,他是創造香港這最自由市場經濟體系傳奇的重要人物。」無錯,郭伯偉爵士是一個重要人物,但更值得人們懷念的是,他所代表的那種對小政府的堅持。

相信郭伯偉爵士當年並沒有想過香港會否成為甚麼「世界最自由市場經濟體系」,他對小政府的堅持亦絕對不會是為了讓香港揚名海外。特區官僚若認真懷念郭伯偉爵士,就請先反省自己,究竟對小政府有多少認同。對虛名的追求,只會露出二流官僚大政府的心態。若特區官僚不認同小政府,請別繼續玷污這個理念,乾脆承認自己是個計劃經濟支持者,好嗎?

郭伯偉爵士是香港由六一年到七一年的財政司。當時香港就算不是一窮二白,面對難民不斷湧入,加上香港先天不足,郭伯偉爵士的壓力,又豈是今天特區官員的所謂「挑戰」可以比擬?而且當年西方國家盛行混合了凱恩斯和左派主張的大政府思潮,郭伯偉爵士就算要大派福利,要找個理由又何難?

可是,郭伯偉爵士卻堅守原則,對鼓吹政府介入社會的主張說不。更為人津津樂道者,是他拒絕收集經濟數據,防止別有用心的官僚藉詞擴張政府權限。這種堅守原則的操守,今天又有幾個官員做得到?特區政府雖然會適時地搬出「小政府」的口號,但當中又有幾個官僚和政客真正明白小政府和不干預是甚麼?

今天的特區官僚和政客,面對任何社會現象,都只會想到以公帑去掩飾問題。教師工作壓力大嗎?那便增撥十六億五千萬元!旅遊業要支援嗎?主題公園兩個不夠,再來多個好嗎?公共醫療入不敷支?再向市民的收入抽稅吧!香港南區要發展?開一條新的鐵路好嗎?這些永無止境的訴求,特區政府都統統欣然接受,這種毫無原則可言的行為,還配叫做小政府嗎?

政客還老實點,擺明不接受小政府這一套。官僚卻自欺欺人,扭曲小政府理念算了,還要將政府帶來的問題全部推卸到無辜的「市場原則」上!這些不負責任的官僚,既沒有真正地去思考問題根本,卻捨難取易地以納稅人的血汗錢去掩飾問題。當政府干預出了反效果,官僚更會附和政客民粹口號,提出千奇百怪的大政府主張。試問這樣的特區政府憑甚麼去為「世界最自由市場經濟體系」而自豪?

郭伯偉爵士造就了香港的經濟奇,可是連他自己亦不敢為此居功,因為他明白到一個經濟體系的成功,是民間力量釋放,是每一個市民的努力成果。請特區政府諸公真正明白這一點,去好好憑弔這一段歷史,也反省自己過去對香港造成的傷害。

2006年1月25日

牛屎都有大智慧

牛屎都有大智慧

美國係一個乜都好誇張既國家,德州有個叫做 Hereford 小鎮,人口只得 14600 人,居民主要以畜牧為生,舊年淨係養牛既收入已經高達 27 億美金,所以呢個小鎮亦稱為「世界牛肉之都」。
不過呢個牛肉之都亦有佢獨特既煩惱。每日 Hereford 要處理 6300 噸牛屎,以前一直由農夫畀錢由專人去將牛屎變做肥料,但始終都係搞唔惦呢的堆積如山既副產品。

如果呢單野交畀偉大既特區政府,佢地首先得出一個結論,然後召開一個專責小組,邀請幾名固體廢物專家,然後又得出一個結論︰就係香港既堆填區滿哂喇,要收費。

利世民唔知點收費先至可以阻止的畜生排泄,所以香港政府呢種諗法對牛牛應該唔適用。咁美國人又點解決呢?話說自從油價飆升,美國人將所有可以轉做燃料既物質都用黎研究。結果有一間公司發現用牛屎提煉酒精,又可以做燃料,又可以做化工原料,提煉完既殘渣重可以做番牛食既飼料,可以話真正做到五穀輪回終極環保。

油價急升促進偉大發明

利世民介紹呢單料,只不過想話畀大家知,環保唔一定要政府出手,而且各位睇野千祈唔好睇埋一面,以為高油價係世界末日。事實上,如果大家希望環境好的空氣清新的,油價上升其實係好事。酒精做汽車燃料比石油產品乾淨好多,如果唔係油價急升,又點可以促成牛屎酒精呢的偉大發明?

市場要分工廢物才環保

最重要一點,呢件事上面我地可以睇到市場既精要所在,就係阿當史密夫講既分工合作是也!就算孫子兵法都有教落︰有得傾就傾,無得傾先砌。德州牛仔將牛屎賣畀酒精廠,酒精廠又將殘渣飼料賣畀牛仔,結果佢地又可以賣牛肉賣酒精,重可以達到環保目的,咁複雜既野又邊度可以旨意政府高官指指點點呢?

教育界何必與虎謀皮?

教育界何必與虎謀皮?

出生率下降令適齡學童人數減少,教育界面對這個既定的事實,要走出困局便要有宏觀的國際眼光。要求以更多的公帑去推行小班教學,不但沒有解決到根本的問題,而且當適齡學童人數繼續減少,但教師的人數卻因為政策驅使人為地大幅增加,最終教師這一個行業的前景仍然陰暗。

小班教學的口號無疑十分吸引,有誰不想自己的子女可以在小班之中得到更悉心的照料?可是研究卻指出,在小班教學之中,多出的時間和精力,大多用在要求學生重複同類型的習作,對真正改進學習成效的作用並不明顯。當然有家長希望讓子女多做幾篇同類的習作而選擇小班教學,亦不等於要以政策硬性規定一班的師生比例。

讓學生有更貼身的輔導及支持,現在最直接簡單的一步就是免卻教師手上非教學相關的官式行政公事。相信教師比任何人都明白,每當教統局推出一項新政,前線教師案頭的行政公事又會增加。希望教育界人士明白,當政府以硬性政策推行小班教學,到時教師的工作量只會不成比例地增加,因為是站在官僚立場,每件事都必須有實質明顯的數據去證明政策成效,這是官僚文化中最核心的部份,無論任何人都改變不來,教育界亦無可能在推行小班教學同時抗拒更多官僚的干預。

香港教育制度的另一大隱憂,是推行廣東話教學之後,斷絕了吸引外來學生的機會。就算像新加坡那般的強權獨裁政府,在吸納移民及外來學生上卻是絕對積極。香港的封關思維才是教育制度的最大隱憂。其實大陸經濟在過去二十年大幅躍進,加上一胎政策的扭曲,大陸中高收入階層絕對願意為子女的教育付出額外的資源。

若香港教育制度能夠走國際化路線,吸納一定數目的大陸學生絕非難事。可惜廣東話教學卻令到香港的教育制度自我孤立,更加令不少中收入家庭寧願選擇國際學校和負笈海外,令香港教育制度的前景雪上加霜。而且讓學生可以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成長,對個人視野亦有莫大益處。為了廣東話教學付上如此代價,值得嗎?

若教育界認真嚮往小班教學的理想,為甚麼不願意接受以市場原則的制度安排?學券制簡單一點說就是政府按學校的收生人數撥款,而學生跟學校之間的關係官僚絕對無過問餘地,教學的有自由去決定用甚麼方法和語言,不用事事跟官僚報。事實上,在自由市場中的教育制度,外來學生的收入更可以用作補貼本地學生,明顯是一舉數得的一個多贏結局,為何教育界仍然要執地去跟教統局這虎謀皮呢?

2006年1月24日

港台唔一定要用公帑

港台唔一定要用公帑

議員同香港電台高層要懷疑政府受政治壓力干預香港電台編輯獨立,乃人在其位無可厚非,但佢地冇需要一竹篙打一船人,將所有商業原則運作既報章、雜誌、電台、電視通通一律講成政府喉舌。保飯碗還保飯碗,但係為乜無端端要抹黑市場呢?

利世民一向講事實,無錯港台唔少節目都有好高欣賞價值,但呢的成就並唔代表一定要由公帑找數先至做得出。既然議員同香港電台高層都當正市場係洪水猛獸,利世民就畀個非謀利獨立模式大家參考下。

美國人對政府非常之唔信任,亦都唔贊成政府搞傳媒。雖然美國無官辦電台電視台,佢地既 National Public Radio 同 Public Boardcast Service 就可以靠捐款運作,而且製作出黎既節目一都唔輸蝕。

利世民計過數,香港電台最貴既其實係電視部,佢地一年開支大概2億。呢個數目包括近600個鐘頭節目,一個鐘頭成本30幾萬,就當佢同地家電視台拆帳,應該可以收番七成以上成本。至於電台方面,七個電台其實每個鐘頭既成本只不過3000蚊樓下。

每70人一人每月捐$250

假設節目方針內容完全不變,按照依家既收聽收看率,香港電台係一個非常有吸引力既傳媒。就算要以廣告收入補貼運作,亦可以將廣告收益定一個上限,要廣告商排隊,淨係呢點都已經可以令香港電台中人繼續有飄飄然感覺啦!

其實要籌錢又有幾難呢?香港舊年有幾間比較有組織既慈善機構,佢地都籌到過億善款。香港電台有七個台加幾百個鐘頭節目,要籌款又有幾難呢?

假設合作籌款目標係3億,當中有一半同其他機構對分,只要香港每70人之中有一個忠實支持者願意每個月捐250元,香港電台就已經可以自負盈虧。

自負盈虧有乜好?香港電台以後永遠都絕對唔使再睇高官面色做人,乜呢個唔係佢地最希望既結局咩?

母語教學為誰而推?

母語教學為誰而推?

一九五四年美國最高法院在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一案中,首次裁定種族隔離的教育政策違憲,在此之前美國不少南部州份一直實行所謂「公平分隔」(Separate but Equal)的政策,要有色人種的子弟跟白人子弟分開上學。理論上所有學校在資源和法定地位上都有平等待遇,可是研究結果發現有色人種的學校無論在師資抑或教學成效上,都比不上服務白人子弟的學校。在宣布「公平分隔政策」違憲之後的半世紀,美國南部的教育制度至今仍然存在嚴重的階級問題。

特區政府卻反其道而行,將一個原本沒有矛盾的制度,變成一個充滿階級衝突的官僚架構。政府九七年頒布《教學語言指引》,之後硬性規定大部份中學轉用母語授課,香港的教育制度立即便人為地出現了「中中」和「英中」兩個階級。強制性的母語教育,令到整個教育界陷入階級性的矛盾當中。從此「中中」和「英中」的標籤取代了一間學校的內涵,一家上百年的傳統名校,若在下一個學期由英中轉中中,亦會立即失去名校的光環。其實無論是學生、家長、老師抑或辦學團體,都心知肚明「英中」是精英,能夠成為「英中」一分子是光榮,由「中中」變成「英中」是一種提升,相反由「英中」變成「中中」則是一種危機。就算教統局官僚一百個不承認,母語教學政策令香港大部份的學校背負反感的標籤,這個事實無論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只可以吞聲忍氣地接受。

從政府推行母語教學的手段,更可以見到這個政策背後的荒謬。如果母語教學是對所有學生都有絕對的好處,為甚麼仍然有少數特權階級的存在呢?如果母語教學並非像宣傳般人人受落,為甚麼政府仍要苦苦相迫,要所有人都疲於奔命呢?

教師面對的一個重大威脅,是香港出生率下降令適齡學童數目大減。本來香港的教育水平比鄰近區域高,特別是香港的國際化社會對不少父母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向外招生亦是唯一可以抵銷本地收生不足帶來的衝擊的最好辦法。可是在母語教學的框架上,試問又有誰願意送子女到香港以廣東話就學呢?

官員以自欺欺人的心態去看待這個高壓的政策,可是政治掛帥的教育界代表亦對害人不淺的母語教學政策如癡如醉。唯一理由是教育界可以藉推行母語教學,變相推行封關政策,令到其他世界各地的教師都不能在港執業,削弱教師組織的影響力。可惜既得利益者這個如意算盤打不響,香港有家長讓子女放洋留學,更有年輕夫婦因為對香港教育沒有信心索性放棄生育,最終害了的只有那一群前線教師。

教育制度現在的種種危機,母語教學當是罪魁禍首。市民應該認清推動母語教學背後不同的動機,理性了解香港教育的問題。政府是時候解除強制性的母語教學政策,像美國最高法院一九五四年的決定一樣,結束那人為的階級分界。

再覆q (二之一)

q︰這是如何說起呢?? 我一直以為,「法例/制度」 都是如此的呢…有那些「法例/制度」是能滿足所有人的呢?? 如果不能滿足所有人,盡量滿足多些人不是已經很好了嗎?

q︰那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民主呢 ?? 民主不包含「少數服從多數」嗎?? 那麼…在民主的國度裡,怎樣解決 「少數」 與 「多數」 的矛盾呢 ???

Simon︰既然閣下花時間寫了留言,我也想跟你平心靜氣討論這個問題。先前動了氣,冒犯了請見諒。近來事忙,所以未能即時回覆,也請見諒。

從你的行文,我估計你亦不贊同民粹主義的福利主張,所以才希望有強積金的制度來規範那些「不儲蓄不負責任」的人。我也不贊同民粹主義的福利主張,請別誤會,但究竟為什麼我更反對強積金,讓我在後面解說。

首先要處理好原則問題。「少數服從多數」是香港人對民主的一種誤解,問題是出在「服從什麼」這個概念。 在民主政制中,市民服從的是一個制度,就象法治制度中,人民服從的是一套法制的文明,而並非法官個人的權威。明白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將民主理解成「少數服從多數」,這種說法無疑將民主等同民粹。

簡單一點說,如果明天香港有公投去決定將四大地產商的家財充公瓜分,又假設這個公投得到了50% + 1 票的支持,以「少數服從多數」的邏輯,這個議案便具有效力了。事實上,在任何一個明文社會,這種極端的政治訴求都不會獲得普遍的支持,但亦不能說人民心目中沒有這種潛藏的慾望,所以在民主政制下仍然有若干機制去保障人民的人身性命財產的自由。而且,如果有了解民主機制出現的本意,其實是為了政府權力制衡,詳見 Montesquieu。

民主制度並非用作決定資源分配的辦法,民主制度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最差的經濟決定模式,不過由始至終有太多人希望以政治手段來達到經濟目的,也將整個民主的精神扭曲了。這一點連張五常也顛倒了本未,也反映了這個誤解的普遍性。

q︰我何時拿一套計劃經濟出來分析呢 ??

q︰你不認為這是政府的責任?? 那麼…是誰應該擔起這個責任,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Simon︰有不少人從計劃經濟的一套著手分析問題而不自覺,這是今時今日普遍的現象,因為大家都慣用「政府有x的責任」,或者「政府對y有x的責任」。

事實上,當一個人說「政府有x的責任」,這種說法都很容易找出理由去支持,問題是這些理由背後的真實性往往很少人去質疑,當中又以「如果政府不去負上這個責任,便沒有人去處理這個問題」,或者是「以商業原則運作的企業不會照顧某一部份人的利益」。好了,作為一個自由主義這,我亦可以找出千百個例子證明其實市場也可以為有非常獨特需要,甚至在經濟能力上極為有限的人提供所需。在這種情況下,大政府的主張就會說由政府去辦並無不妥。所以自由主義者要證明政府介入,會衍生反效果,即是 Hayek 說的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請容許我下午回來後再指出政府介入退休計劃及醫療而帶來種種的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再覆q (二之二)

Simon︰計劃經濟的出發點,是人民不能夠為自己及整體利益作出最有利的決定,所以政府便介入以「專家」的身份去「代」市民決定。這一點幾乎是信念上的一種執著,沒有什麼理由不理由可言。

強積金的出發點,就是認為有些人不為 / 不懂為自己的退休打算,所以要由政府代這些人決定,要將每個月收入中的一成 (再加僱主供款一成),撥作退休之用,而且要投資在「指定」的基金,不可以投資在其他類別的項目,例如︰Human Capital。好了,政府總可以有千萬和理由去解釋為什麼強積金要投資在指定的項目,總之立論是「政府的決定必然比個人的選擇要來得高明」。

所以我說這是計劃經濟的一套,是有我的理由。


q︰另,我的所有假設/想當然(全文)是基於已有(原文)的假設,再推出來,看看 (1)是否正如你所說,強積金在所有情況下,都毫無用處;(2) 嘗試用開放式的問題,探究會否有比強積金更好的建議。

Simon︰先講強積金的回報率吧。首先,我們都知道社會上沒有不勞而獲,有些人有點運氣,但運氣嚴格來說也不是不勞而獲。

投資也要「勞」的。資本市場中,長遠的資本淨回報,要看很多因素,包括︰風險、市場選擇、策略、資本結構... 可以說,一個稱職的投資者要將資金回報等同了風險 + 通脤 + 資金成本,當然成績優異者更可以超越此三個因素的總和而享得利潤。無錯,這亦是為什麼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的散戶多損手離場,這一點我絕對贊成,但是這一點卻絕不能夠構成政府「強」積金的理據。

可是,強積金的背後假設是市民可以在不「勞」︰不用研究市場動向、不用了解資本結構等工夫,就享有一個「至少打和」的回報。可是,強積金過了五年,我們可以發覺強積金的回報率,連一個不用管理的恆指總回報指標 (Total Return Index) 都不如,原因是管理費用太高昂了。這是一個結構性的現象,當強積金滾存下去,真正得益的不是投資者,而是管理這些基金的公司。

如果是市民自願投資而回報未如理想,只可以怪自己。但是如果是在強積金的制度下輸給這些基金管理公司,這又是誰的責任呢?

政府推行強積金的一大假設,是市民不會儲蓄。這一點明顯跟事實不符。可能你會問,剛才你還說小市民在資本市場投資大多損手離場,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我手頭上倒在一些數據,反映大多數市民真正的資本,是投資在︰(1) 不動產、(2) 下一代的人力資本、(3) 創業。事實上,這些投資長遠的回報率(除了第一項是香港政府的貨幣政策使然) 往往比資本市場的投資高得多。至於究竟對一個經濟體系是好是壞,已經有不少文章對 (2) 及 (3) 的投資作出非常深入的研究,我也無謂多講。

q︰咪住!香港人幾時話不需要積金幫 ??

Simon︰算了,我希望不要再以氣用事。至少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希望明天便將我的強積金全部提出多。要我 pledge 今生今世不用拿政府一分一毫福利又如何?我也相信香港有不少中收入人士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一群人有沒有強積金他們都有自己的退休計劃,可是強積金卻令到他們有一部份的資金鎖死在指定的基金罷了。

至於那些你最擔心的低收入人士,假設他們相信強積金可以為他們的退休提供穩定的生活,這只不過是一個謊話。事實上,以他們強積金的儲蓄,在基金管理費的剝削下,不但追不上通脹,甚至連資金的成本也追不出,這筆貶值了的儲蓄,日後根本連最基本的生活開支都負擔不起,所以我才質疑「積金為將來」這騙人的口號。

q︰資料補充,強積金由二零零零年十二月開始,剛過了五年,但你說不到八年也不可以說是不對的。

Simon︰這一點我是錯了,怪我對建華八年的 rhetoric 中毒太深,這是「職業病」,謝謝指正。

q︰這個回覆有點奇怪。 時間會流逝,年代會改變,環境會不同,過去不需要的東西,不代表將來沒有這個需要。這個邏輯是怎樣成立的呢? 就如過去數千萬年來都沒有環保的需要,將來也不需要嗎?

Simon︰如果你要談環保的問題,絕對歡迎。不過我可以告訴你,政府並不是保護環境的最佳 agent,保護環境的最佳機制是產權。這一點日後可以再起題討論。不過,將強積金看成「大勢所趨」有兩個事實必須認清︰

(1) 醫療費用上升跟醫管局開支上升是兩回事。現在的政策問題是醫管局自成立以來,將香港人均的醫療開支提升了三倍多。首先,可以將成本上升歸咎於藥物成本。不過我可以告訴你,藥物成本佔醫療開支不到兩成,所以這一個說法很難成立。而醫療科技是推陳出新,但人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事實上當新技術推出之後,有不少舊技術其實是便宜了。所以,人均醫療成本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有實際下調而不是上升,香港和不少發展國家面對的問題是在政府主導的醫療體制裡,官僚機制及文化令到預算的需求不斷上升,也構成了這個「人口老化 = 醫療成本上升」的必然推論。事實上,科技進步加上不少專利藥物的專利權快要過了,人均的醫療成本下降的空間其實十分之大,而且新的醫療系統管理模式 (如果香港政府不阻止引進的話) 是可以提高預早找出隱性長期病的機會,也可以減低管理這些疾病的成本。

(2) 人口老化等於社會福利的增加。這一點的大前提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一群,到了2050年之後佔人口比重達歷史高點。不過必須注意的其實是社會整體的 dependency ratio,而不單是老年人口。事實上,香港的 dependency ratio 才是 working population 要支援的壓力。數據上,在過去十幾年香港的 dr 一直下降,無錯到了 2050年 dr 會比現在高,但是否到了一個無法承受的水平則絕對不是。而且,這個 extrapolation 是基於沒有重大的移民政策改變下的香港,所以不應該太過盡信這末日理論。

香港如果採取開放的移民政策,這絕對不是被動的政策。要知道以現在的因素去 extrapola,2050年的香港跟新加坡最大的不同,是人家的 dr 比香港低。

好了,如果香港政府反其道而行趕走中收入的一群,香港到時候無論是 dr 抑或 stock of capital 都會是歷史低點,強不強積金香港都會變成一個空殼福利城。


q︰在這個消費主義的社會裡,你能保證所有人都不會揮霍無度嗎? 君不見有大學學子未曾畢業已申請破產了嗎?

Simon︰見(二之二)第一條。人只想發達,沒有人希望破產。也不要迷信政府的能力。

2006年1月23日

寧願打工唔願創業

寧願打工唔願創業

一個經濟體系係唔係健康,最緊要唔係睇增長有幾多通脹有幾低。一個健康既經濟體系,最重要係創業活動夠唔夠活躍。如果一個經濟體系無人創業,呢個地方就一定慢慢失去競爭力,其他問題就跟住出現。

如果有留意香港經濟發展史既朋友,就會發覺到香港人既創業活動,80年代中漸漸減退,取而代之係全民皆炒。當然如果炒作好搵過做生意,咁又點會有人創業?但其實炒作搵錢永遠都係冤枉黎瘟疫去,如果睇數據就會發現香港地身家過億者,大多數都係有實業背景,純粹靠炒作發跡者為數其實不多。

究竟80年代中發生過乜野事,令到香港經濟模式出現根本改變?開古之前,利世民想先解釋一下創業係乜?創業既人永遠都係搵到市場冇既服務同產品,如果消費者受落再加上管理得宜,咁就係成功創業。毫無疑問,香港人無論係開拓市場同管理上都經驗豐富,照道理當經驗累積,創業活動只會愈來愈多,究竟重欠缺邊的因素令到香港人既創業意欲大減呢?

四會合一從此斷水龍

1986年3月香港四間交易所合併,股市亦變成幾間大孖沙既樂園。記得70、80年代,英資老牌俾華資財團逐一狙擊,呢種事情四會合一之後就唔再可能發生。四會合一亦令到資本市場被壟斷,中小型挑戰者亦都冇可能從股市集資將歷史重演。所以自從80年代一班華資上台之後佢地就慢慢開始老樹盤根,將香港各行各業逐一壟斷。

曾經有調查指出,香港人創業意欲低,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係缺乏資金。香港人有一個解唔開結,就係以為創業既人首先需要好有錢,所以除非老竇大把,如果唔係就注定一世冇可能創業。事實上,呢個諗法60、70年代一的都唔盛行,當時既人相信「工字不出頭」。

事實上,過去十幾年普遍香港人都唔再認為自己有可能發達,但係同時又見到幾大家族財富以幾何級數上升,正正係呢個心態,令到本來善良既香港人都變得憎人富貴,亦畀政客有機可乘大打民粹牌。利世民希望各大富豪要明白,寧願畀對手係市場打敗,都好過畀人以政治力量擊倒。香港已經到左唔變唔得既地步,繼續容許港交所壟斷集資市場,等於阻人發達,激發矛盾,呢個罪名邊個揹得起呢?

教育制度本位始終是學生

教育制度本位始終是學生

教協發起遊行,打正旗號是為了爭取資源幫教師減壓。其實自從年初接連有教師自殺,社會上的看法大致上都已經認為教師工作壓力大值得同情。可是教育制度的本位始終是學生,教協卻本末倒置以教師的利益作出發點,也令人覺得所有動作都是既得利益者為了要更多資源和權力的政治鬥爭。教師訴求未能得到市民的完全認同的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師組織未能真正指出現在教育制度的問題癥結。

事實上,教師組織有些訴求跟市民所知所想的有明顯出入。站在市民立場看,香港的教育制度絕對失敗,可是教師的訴求亦不是對症下藥地提出,市民要見到的教育機制很簡單,就是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到適合自己的學校就學。在這一點上,教師組織絕對可以為香港未來教育體系的安排提出一個多贏方案。若教師組織真心真意將目標放在提升香港教育的成效,相信所有香港人都會支持這種偉大理想。

教師組織將所有問題都歸咎於競爭,並說以市場原則下的競爭令教師壓力增加。這是實情嗎?香港的教育制度自從被政府壟斷之後,根本未曾出現過任何市場形式的競爭!哪一間學校要關門、哪要多開幾間學校、學校收多少學生、開多少班、教學的內容是甚麼甚至以甚麼語言教學,統統都是官僚的旨意,這種高壓管治下又何來市場原則的競爭?

教師組織的首腦大多是共產主義者,難怪會粗淺地將競爭誤解為市場原則。市場運作一定牽涉競爭,但是其他的社會模式,甚至乎工會領袖最心儀的共產主義社會,都有競爭的存在。只不過自人類有歷史以來,從來未出現過一種競爭模式比市場競爭更明文、公道及有效。

教師是有壓力,但這些壓力卻是官僚體系下的競爭。官僚體系下的競爭,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工作指標化,而且曾經出現將目標和手段混淆的情況。為了要提升英語教師的成效,官僚便推出基準試作指標,亦將基準試當作整個政策的目標看待。基準試正是官僚式競爭典範,因為到了最後,真正得益的只會是負責推動基準試的官僚,而教師和學生都會在胡里胡塗之間成了輸家。

若換作市場競爭,關係就簡單得多了。教師以自己的方法去教,學生以自己的情況去選擇,最終是好是壞就由買賣雙方自己評核,何來官僚干預的餘地?這種制度究竟有甚麼不好?不過,濫竽充數當然不可以繼續胡混下去。相信教師組織亦不會承認害群之馬是大多數,既然如此,為甚麼教師組織仍然將開放教育市場當作洪水猛獸看待?

要滿足市民對教育的最基本要求,開放教育市場是最直接的一條路。官僚對開放市場抗拒,是為了證明自身的存在價值,那麼教師組織抗拒開放市場又是甚麼原因呢?教師組織不要天真地以為可以靠政治手段遏抑競爭,其結果只會使香港的教育制度更加官僚化。難道這才是教師組織最希望見到的結局?

2006年1月21日

港交所壟斷 香港百病之源

港交所壟斷 香港百病之源

創業是自由市場中最重要的一環。經濟體系之中沒有了創業元素,也不配稱為自由市場。香港雖然號稱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但是香港人創業積極性遠遠落後,這一個現象實在是嚴重的警號。過去十多年香港人怯於創業,一方面是由於政府政策上的苛刻以及朝令夕改,將營商環境中的氧氣抽走;另一方面,香港資本市場的壟斷,亦令到資金傾向投資到大財團控制的企業,令創業競爭者連加入市場的機會都被剝削。

董建華在一九九八年的施政報告提出要開設創業板,本來這樣的建議絕對值得支持。可是錯就錯在以董建華為首的一眾官僚,將創業等同科網,亦以為這個創業板交由甚麼人去辦效果都會一樣,所以也將這個責任交予聯交所這個壟斷市場的既得利益者去辦。回顧過去六年,在創業板集資最多的,仍然是香港幾家大財團有關連的所謂科網公司。事實上,當年這些背後實力雄厚的科網公司在創業板上市時,已經有不少市場人士對之嗤之以鼻,認為創業板對解決香港偏袒大財團這個問題沒有幫助。結果這個創業板由開辦至今六年多,集資金額只得四百五十億元,除了寥寥可數幾間有大財團撐腰的公司可以得到點好處,創業板對大多數香港人來說成績令人失望。

事實上,香港本來就不用再無中生有創業板這回事。在一九八六年之前,香港已經有四家證券交易所而且各有定位,只不過是官僚認為競爭不是好事,所以便將之合而為一。過去十多年來官僚都將香港有四間交易所的情況形容成「惡性」競爭。實情是這樣嗎?還是當年的四合一造就了一個惡性壟斷環境。

當資本市場本身仍然存在若干競爭元素,資金流向單純是淨回報率的考慮,不同程度風險投資都會有機會爭取到所需資金。可是當資本市場自身都是一個壟斷的安排,不但令到創業集資成本大增,也令到資本市場摻雜了不少非市場因素在內。

若細心分析香港宏觀營商環境,便會發覺自資本市場被壟斷之後,不但新加入競爭者缺乏一個有效的集資渠道,也令到少數在一九八六年之前站穩陣腳的企業變得有額外優勢,最終慢慢演變成今天跨行業壟斷的巨無霸,就算其他成功從這個資本市場籌集大筆資金的新公司,亦大多是以海外及國內業務為主的壟斷性企業。

一九八六年是香港經濟生態由盛轉衰的第一個分水嶺,在這一年之後,香港人創業精神在資本市場被壟斷被慢性毒殺,也是在這一年開始香港變成了完全地產主導的經濟體系。日後的歷史若要評論香港自由市場之死,那麼起首的第一句將會是︰「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七日,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於收市後正式停業。」

2006年1月20日

處理盈餘 還富於民

處理盈餘 還富於民

有一晚,洋服店櫥窗被街童砸碎了。翌日早上洋服店東主上班的時候,附近坊眾已圍著玻璃碎指指點點,也有些好奇心重的人在猜測究竟是誰會做出這種惡意的破壞。洋服店東主實在沒有甚麼心情去追究,反正玻璃也碎了,就算將真兇拉了又可以怎樣?修復櫥窗的錢還是要真金白銀付出去。年近歲晚,這一筆錢實在是枉花了。

正當洋服店東主滿臉愁容,為維修櫥窗的錢頭痛的時候,村校的學究剛剛走過。學究問店東︰「先生,你為甚麼煩惱呢?」店東將整件事向學究解釋。聽罷店東訴苦,學究微微笑然後說︰「其實你也不用太過憂心。試想想,你花在維修櫥窗的錢,也可以算是玻璃匠的一筆意外之財。玻璃匠賺取這一筆錢之後,也會消費在衣服鞋襪這些他本來不打算買的東西。如此類推,這筆多花的錢會推動經濟,最終也會對你的生意有點好處。我想你也不必太過傷心,還是快快把櫥窗修好,重新做生意吧!」

洋服店東主似明非明,反正學究也說得對,總得快快做生意。洋服店的老主顧銀行家恰巧在這個時間光顧,店東將整件事,包括學究所講的原原本本的覆述一次給銀行家聽,銀行家聽罷便問︰「用來修復櫥窗的兩百塊錢,原本你有沒有打算用來做其他的用途呢?」店東說︰「我本來打算用那兩百塊錢買一台新的衣車。」銀行家說︰「那麼你便失去了一台新的衣車,不是嗎?」

事實上,我們經常聽到政府說花了多少錢做甚麼基建可以帶來多少經濟效益,但是從來沒有人質疑︰「若這筆錢留在市民手上,就不會帶來任何經濟效益嗎?」維港巨星匯浪費了一億元,其實也要先從市民手上將一億元拿走,然後才可以將這筆錢丟到鹹水海,這一億元原本是市民在沙士後的消費和投資,結果錢交到政府手上又帶來了甚麼呢?同樣道理,政府開支中每年都有二百九十億元是預留給工務工程,即平均每一個香港人要為工務工程擔負起四千多元的責任,相信絕大多數香港人都不知道這筆錢花在哪裡,但在此之前就已經失去了四千多元。政府亦每年將數以億計的公帑花在不同的推動經濟項目,市民又有甚麼得著呢?

可見的將來政府又會累積到一筆盈餘,政客和官僚也已經準備攤大手掌要錢。清醒的香港人要明白,這些錢原本都是從市民手上拿走的,若政客和官僚所要求的市場也可以做到,政府還是應該將錢還給市民。當財政司司長在電視上要市民為來年的財政預算案提意見,市民都講得清清楚楚︰「減稅」,政府沒有理由聽不到市民要求將自己的錢留在自己口袋的聲音。

註︰原著是Bastiat 的 Broken Window Parable

2006年1月19日

今日東京 明天香港

今日東京 明天香港

昨日東京交易所因未能承受交易量,需要提早停市;去年十一月一日東京交易所出現系統故障,日本證券市場因此停市半天。上次的停市事件,東京交易所總裁及另外八名高層削薪,以表示為事件負上部份責任。日本人向來做事謹慎,為甚麼惟獨是日本的財經市場會接連出現人為錯誤?事實上,東京交易所幾次停市,絕對不是意外。一直以來日本經濟結構中,對外出口工業,在國際競爭下,產品無論在技術及質素都傲視全球,可是日本國內的金融服務業,卻在保護政策下缺乏競爭,窒礙正常發展,也助長了因循怠惰氣氛。

雖然,香港一直以金融業為定位,不過港交所出現的頻繁故障,絕不低於東京交易所。從政策保護及壟斷的程度看,港交所的問題,其實比東京交易所更為嚴重。去年在十一月十一日,港交所交易系統亦發生嚴重事故,令到恆指期貨、期權等產品較原開市遲近一小時;○三年一月二十九日,港交所在期指結算收市前又發生故障,令到無辜的投資者因為未能及時平倉,因而需要承受不必要風險。

當然港交所不會承認責任,無辜的投資者就算有損失也只可以自歎倒楣。港交所自○一至今,每年都有系統故障,而且多次在即月期指結算收市前發生故障。難道所有人都錯,惟獨是港交所沒有錯?○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港交所因電力供應系統故障,需要在下午三時宣布停市。港交所賊過興兵,委任顧問調查事件,當然沒有人需要為事件負責。

其他「輕微」的故障包括︰○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港交所又因電腦系統未能自行啟動須由人手操作,延遲了開市運作;○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港交所的系統又出現故障,令到報價系統受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竟然可以容許一個每年都犯錯的港交所繼續壟斷市場,這種包庇文化,究竟是笑話還是悲劇?

每次系統事故,證監會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都會象徵性表示關注,港交所亦會循例辯稱是個別事件。當然每次系統出事,從電力供應到電腦程式故障,港交所都有辦法將問題推卸到別人身上。這些官式的調查,可以解決真正核心問題嗎?

事實上,自從八七年十月,因當時聯交所主席李福兆的一個錯誤決定停市四天,香港就應該重新開放市場引入競爭。怎料九九年曾蔭權竟然反其道而行,更進一步將股票、期貨市場和結算盡收在一間壟斷企業之內。接連發生的人為事故,絕對談不上是意外,向來壟斷都不思進取,加上官僚庇護,香港人又怎可以對港交所有甚麼期望?以港交所的表現,有人能夠保證港交所不會犯上同樣嚴重的錯誤嗎?

三歲小童都會說金融業是香港的命脈,現在這種高風險情況能夠繼續下去,對香港金融業會有好處嗎?以往錯誤的決定就讓它們過去吧!香港人亦不應該等到港交所再犯錯,才知道開放市場的迫切性。

又畀次機會?

又畀次機會?

利世民今日出個謎,大家估下有乜野人會經常講︰「阿 Sir,畀次機會啦!下次唔敢!」學生出貓畀老師發現,唔踢出校都罰到驚啦!衝紅燈既小巴司機重大鑊,扣分扣得多分分鐘釘牌,畀人捉到都知死梗。正所為一次意外足以致命,出貓同衝紅燈都絕對無下次,佢地當然無可能「經常」講「下次唔敢」。

惟獨證券交易所既總裁,可以錯完又錯,錯完又錯。有禮貌既就認句錯,無誠意既連道歉都慳番!

依家唔係講孟加拉證券交易所,利世民講既係東京交易所同港交所。東京交易所舊年11月先至試過停市半日,結果一班高層齊齊自動減薪以示懲罰,但係結果唔夠三個月又出事。噚日東京交易所提早收市,理由係接唔晒的沽盤。第日升市犀利得滯又可以停市,咁真係乜野理由都可以要停市?你話日本股市重邊度信得過呢?

港交所「一年一大鑊」

香港都唔係叻好多,平均每年多過一單「蝦碌」。試過遲開市,又試過結算日收市前停市,又試過後備電力出事,又試過電腦程式有錯,又試過報價系統出錯,港交所當然話唔關佢事,一句遺憾,再加句「呢的個別事件唔會再發生」就算。大佬,個別事件當然唔會再發生啦!不過錯完又錯就唔可以當巧合。

香港同日本點解會一樣有個經常出錯既交易所?係唔係背後有的乜野相同之處呢?香港當年四交易所合一之後,鬧出停市4日既家醜!曾特首當年打大鱷之後更加將股票期指盡收一室,結果就係一年一大鑊。

經濟學家話有競爭先至有進步,唔長進就係因為無競爭。日本既本土行業出名排外,80年代人家好景,根本唔志外境外資金,所以日本既金融業更加係自己人小圈子玩意。依家日本仔要減交易所總裁人工,其實只不過想幫佢地保住份工。

利世民最唔主張叫人減薪,因為呢招無用。要搞活香港財金界,有乜野好得過開放市場引入競爭?NASDAQ點解唔可以係香港搞?人地點都好過我地半死不活既創業板啦!中國市場咁大,如果香港唔係畀人壟斷得咁厲害,我又唔信NASDAQ無興趣搞!

2006年1月18日

發電供電 鬧劇一場

發電供電 鬧劇一場

發電供電本來係一個沉悶不堪既行業,多得老謀深算既局長、楚楚可憐既公主CEO同氣勢磅礡既靚太高層,香港人多左免費娛樂。不過利世民唔知足,覺得如果佢地演技可以更上一層樓,對香港既演藝界絕對可以有正面影響。

先講公主CEO,佢後台勁就不在話下,可惜佢既劇本太單薄。佢既假想敵係兩大壟斷商,要打入香港電力市場都算係一場硬仗,唔洗番兩三百億點鬥呢?公主CEO獨白就話要籌集「一個億」去起電網同買電。「一個億」連買電芯都唔得啦!究竟係邊鬼個編劇寫埋的咁幼稚既獨白?呢套明明係爾虞我詐連續劇,寫到好似兒童故事,又叫人點入戲?

劇本水平仍有待改進

開始時就話班市民要求減電費,之後局長就出黎順應民意,重加上環保條件,擺明係開天殺價。

正路發展就係靚太高層反對然後膠著,經過一波三折最後戲劇性大團圓結局。

今次靚太高層同局長,兩位主角既戲份配合得好好,主角演技亦無懈可擊,惟獨係劇本太過表面化。編劇可能對市場運作認識唔深,所以先至會寫出有嚴重犯駁劇情。

首先,靚太高層反對降低保證利潤,人在其位講呢句說話好合理。不過靚太高層反對環保條件就奇怪的,因為政府開出苛刻環保條件,新競爭者就更難打入香港市場。站在靚太高層壟斷企業既立場,照理會食住環保工作大做文章,講下佢地公司又幾好幾犀利,又講下政府點解應該要畀佢地繼續服務九龍新界,甚至服務埋香港居民,乘機搶攻道德高地同埋市場佔有率。再講,無利潤保障靚太高層間公司一樣可以供電,而且更加無拘無束添,靚太高層又使乜驚青!靚太高層既獨白太過對抗,反而削弱劇情既可信性,編劇要好好修改呢部份。

至於局長,演技爐火純青不在講,最好野係可以面對公主CEO既演技竟然可以忍到唔笑,重可以繼續交足戲。呢的老戲骨係香港走一個少一個,政府要好好留住人才,唔好畀局長去左人家度打工先至係路。

香港電台已完成歷史任務

香港電台已完成歷史任務

「公共廣播服務就應該由公眾利益主導的,目的是確保社會上不同觀眾和聽眾群的需要得到照顧」,九十年代之前的世界,這句說話尚算有點道理。可是自從互聯網興起,這種講法已經不合時宜。政府就公共廣播服務進行檢討,雖然尚未真正開始有關討論,但從官方的發言,隱約可見政府已經肯定了港台的存在價值,但其實檢討公共廣播服務首要探討的課題,是究竟香港人有沒有需要繼續以公帑去資助一個廣播機構?

數碼廣播科技的發展,已將大氣頻譜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以往可以提供電台的數目非常有限,數碼廣播科技亦已經將這個上限大大提升。政府要讓不同的聽眾可以享受更貼身的服務,就應該容許更多的電台出現,而不是以公帑去跟市場競爭。事實上,數碼廣播的技術已經面世超過十年,亦已經步入成熟階段。香港一直遲遲未有數碼廣播,除了是市場的考慮,更重要的問題是政府在政策上的僵化。

從市場角度分析,無論是電視抑或電台,廣播市場一直在萎縮,政府若繼續窒礙市場的自由運作,只會進一步令觀眾和聽眾對廣播媒體服務的需求收縮。自從互聯網普及化,發放資訊的成本已經大大降低。現在一個完全沒有電腦程式基礎知識的人只要花數小時,便可以完全不費一分一毫建立個人網頁,若要進行網上廣播,有關器材的成本亦不過數千元。自從二○○四年開始,網上已經開始流行個人錄音錄像的廣播,稱為Podcast的錄音節目已經極度普遍,而各種免費的網上廣播亦愈來愈多,相信未來會更大行其道。其實互聯網上廣播已經照顧了所有可以想像得到的觀眾和聽眾群的需要,究竟在政府心目中還有哪些人在網絡世界中找不到他們想聽的節目?

就算政客和官僚將市場運作當作洪水猛獸,世界上亦有獨立的廣播機構可以在不依賴公帑的情況下為市民提供資訊服務。美國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PBS) 和 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 都是靠觀眾和聽眾的捐助,獨立不受商業利益影響運作的機構,為甚麼惟獨是港台要永遠永遠以公帑運作?在財政上,無論港台走普及路線抑或小眾口味,亦沒有理由要所有納稅人付帳。

以港台擁有的品牌和資產,要以 PBS 和 NPR 的模式運作下去絕對可行。去年港台總開支約四億元,香港有好些較具規模的慈善組織,亦能夠募捐得到接近的數額。港台的歷史任務已經完成,今後就算要營運下去也應該脫離政府架構自給自足,這才是一個真正獨立的公共廣播服務應走的路。

2006年1月17日

亞當史密夫教書

亞當史密夫教書

據說當年經濟學鼻祖亞當史密夫在格拉斯哥大學任教時,並沒有固定薪酬。佢每次開壇講學,都會係課室近出口處放一個錢箱,學生下課時自動自覺將學費放到錢箱中。

亞當史密夫唔係泛泛之輩,咁樣做當然有佢既理由。事實上,亞當史密夫用姜太公釣魚既收費模式,無非都係想要做到座無虛席,令到佢開既班受廣大學子歡迎。辦過講座既人都知,如果席上得小貓三四隻,再有猛料者表現都會大打折扣。所以先將演講廳坐滿聽眾,係一個聰明既做法。

當然,有人捧場係好,但係又點樣令學生乖乖交出銀兩呢?話說18世紀既時候,讀大學係有錢人專利,交學費唔係難事,最緊要係覺得值回票價。亞當史密夫教得好,學生捧場貴族安心,結果有大戶人家索性壟斷左佢,重金禮聘佢做私人教師。

好好反思教育

利世民講亞當史密夫既故事,無非都係想社會各界好好反省我地今時今日既教育制度。每一次講話要開放教育制度,要競爭要市場主導,憤世嫉俗既人就會大叫「學店、學店」,話會令到教育既內容偏埋一面。事實係咁咩?亞當史密夫教既係道德倫理學,就算當年都係偏門。即使今日外國既私立大學,亦唔見得市場主導既教育會令人偏埋一面。究竟呢的係擔心定係藉口?

今時今日教育已經普及化,要同時顧及低收入家庭既情況,所以學券制就係兩全其美既辦法。一方面,教師有自由去選擇教學既方法,另一方面學生有選擇自由,最重要係政府出錢唔出聲。照計呢個政策,教師都應該熱烈歡迎先至係,不過佢地似乎已經完全信晒大政府個套Propaganda,寧願畀官僚玩死都唔願意競爭。

我地既老師有無膽識好似亞當史密夫咁,教一堂書收一堂錢?對官僚政客來說這種收費模式會被批評為「對教育界人士的收入無保障」。最緊要既問題係︰教育係為左學生,定係為左老師?利世民最唔鍾意將事情放係非黑即白既對立面,我信有一個教育制度可以畀學生得益之餘老師又有成就感,亞當史密夫既故事就係最好例子,請各位老師對自己既能力有的信心。

改革兩鐵的另一條路

改革兩鐵的另一條路

香港官僚的一大特點,是將政策手段跟政策目的本末倒置,政治學上稱這種思維工具理性。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統,目的是要為市民提供優質穩定可靠而且廉宜的服務,可是現在建制內的官僚,卻將利潤保障和的定價方程式等計劃經濟手段,當作政策目的看待,就算證明了這些方法完全失敗,官僚仍然會死抱不放。

官僚振振有詞,說利潤保障是為了確保穩定的高質素服務,而以計劃經濟的方程式定價更加是為了防止營辦商隨便加價剝削市民。事實是這樣嗎?政府作為九鐵的單一股東,亦要在傳媒揭發問題後才賊過興兵,高調處理有關安全危機。官僚有信心單憑一紙利潤保障便可以控制其他公共交通服務的營辦商嗎?利潤保障亦未如官僚聲稱般保障消費者利益。巴士公司在政府的規範下,可以收取高昂的交通費。相反,的士雖然沒有利潤保障,但寧願鋌而走險為乘客提供折扣。官僚還可以繼續理直氣壯地說沒有管制價格必然會上升嗎?

若建議取消利潤管制和鐵路優先政策,讓鐵路、巴士和小巴正面競爭,官僚必然會說,沒有政府何來安全、穩定和廉價的服務?可是市場不是已經每天都為消費者提供種種安全、穩定和廉價的產品和服務,為甚麼惟獨是公共交通運輸就必定要官僚的指指點點?而且事實已經證明了官僚那一套行不通,官僚亦沒有能力保障甚麼,為甚麼他們仍然要死不認錯?

在這個大前提下,政府更已經著手兩鐵合併的計劃。站在納稅人的立場,兩鐵合併無疑可以將為庫房帶來額外收益,可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在鐵路優先的政策下,兩鐵合併只會促成壟斷市場官僚怪獸的誕生。最令人擔心者,這怪獸不但壟斷交通市場,亦將會主導香港未來的規劃發展。

管理學研究早已指出,適當的權力下放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事實上,現在兩鐵的管理模式已經是過於中央集權,加上鐵路優先的政策傾斜,無論在價格抑或服務方面,兩鐵都沒有進步的動機,將兩鐵合併更加是反其道而行。絕對有理由相信,合併後的兩鐵在管理上的問題會比現在更為嚴重,制度會比現在更僵化。事實上,因應不同區域的需要以及情況,鐵路服務其實是本來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亦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貼身的服務,例如上班族多的區可以多些定點的優惠,優閒購物點則可以另一類吸引乘客的消費優惠,只不過是僵化的制度扼殺了創意。

由上至下管理模式,加上政策的偏袒,兩鐵的管理層又怎會有改進的動機?正確的改革方向,是將公共交通系統導向真正市場主導的模式運作,讓不同的交通工具競爭。就算要將兩鐵合併,亦先要打破鐵路優先政策,以及將龐大的系統劃分成若干獨立行政區域,中央只負責列車和路軌的保養維修,而每一個區域則自行負責行政、財務、票價釐訂甚至社區的商務合作事宜等,區域總監的報酬亦會跟所管轄區域的盈利掛鉤。最重要一點是,當分區獨立管理之後,每一個區域總監都以廣納乘客為目的,消費者還用擔心票價和服務質素的問題嗎?

註︰這個 Model 連孫柏文都看不明白,應該沒有幾個市民會明白了。

2006年1月16日

先覆 q

q︰每一個制度都有自身的限制, 未必能滿足所有人. 你認同嗎?個人認為強積金的大方向是好的, 至於實行的方法, 問題等, 是有待改善, 就如其他法例一樣, 只有盡量滿足多些人。

Simon︰「每一個制度都有自身的限制」,贊成。「強積金的大方向是好的」,不贊成。「只有盡量滿足多些人」,這是歪理。

自從普羅大眾 (無錯 Proletariat!) ,將民主曲解成「少數服從多數」,這種「盡量滿足多些人」的言論便開始像細菌一樣擴散。拜託,討論是立論點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拿一套計劃經濟的原則來分析自由社會,永遠都不著邊際。

q︰全世界都趨向人口老化, 政府如何解決由此而引申出來的其他問題呢?? 如醫療, 綜緩/福利...等呢?? 你可以說這是政府的責任,她要自己解決而不去影響她的市民...那...她怎樣才能應付這個龐大的開支呢??要收多些稅項嗎?? 你願意嗎?? 就算你願意, 「張萊,章來甚至蔣徠」都未必願意,因為「將來」(的勞動力) 都未必頂得順。

Simon︰原本唔打算覆這個留言,因為從閣下的用語,也知道閣下根本沒有了解我寫什麼,只知一味假設,我絕對不會說這是政府的責任,OK?有關人口老化的問題,請翻閱舊作。

引原文的一句︰「咪住!香港人幾時話要積金幫?」你明又好,唔明又好。

q︰還是你認為,現在市民拿著錢, 買股票又好,買輪又好,買樓又好,輸左都心甘命抵...退休時有病無錢睇醫生, 無錢買食物, 政府又無錢滿足所有問題(因為又唔可以勁加稅) ... 如是如是....不理他們就可以了??? 就因為他們心甘命抵???張萊45年後有40萬使, 不好過他「輸左都心甘命抵」????

Simon︰好多的想當然。香港人有強積金不到八年,過去百多年來的老人家都是政府養的嗎?所有香港人都揮霍無度嗎?中了政府的 Propaganda,仲以為自己好有見地,我無知點幫你!

我整篇文章的 core idea 係︰「不在正常市場情況下出現的投資產品,只會跑輸大市」,係政府逼小市民輸錢。

q︰章來就算人工唔夠$5,000, 僱主都要幫佢供5%, 可能唔夠張萊多, 但都有點點使用. 而且在沒有強積金的情況下, 也不見得僱主會把他的供款部份, 給章來作為人工吧……蔣徠就更不用說. 他可能持著自己是打工皇帝, 隨意揮霍, 又不善理財(你看他管理的基金就知啦), 退休後不剩下一毛錢。政府要不要照顧他呢???

Simon︰章來的 metaphor 我是不夠精密。錯,我認。

蔣徠的 metaphor 可以被閣下 misread 到如此,是小弟始料不及。我又有幾時話佢會破產終老呢?閣下的奇怪看法,我只可以說一句︰「還是不要憎人富貴」。

對於張萊,章來同蔣徠, 強積金未必可以給予他們豐盛的退休生活, 但起碼退休時, 身邊多個錢用吧。而且現在每個月所供的錢也是有限錢。將來政府的負擔又少一些, 可以把資源用得更好, 何樂而不為呢???你有比強積金更好的建議嗎??

Simon 重覆︰我整篇文章的 core idea 係︰「不在正常市場情況下的投資產品,只會跑輸大市」,係政府逼小市民輸錢,你明又好,唔明又好。

「強」積金 in any sense 都不可以為小市民的將來有什麼好處,理由已經在不少舊作中解釋過。

不過如果你真的想得到點什麼的,我建議你看看 John Stewart Mill 的 On Liberty ,一個重要的概念是 "Do no harm",「強」積金 "does harm",如果你不明白的話,問問那些月薪五千的人,他們要「強」積金還是近身錢吧。

閣下假設他們會將這些錢都花掉,是閣下看不起別人吧!

給子女最好的教育

給子女最好的教育

雖然小女只得7個多月大,但是利世民跟太太已經要為她的未來打算。古語有云︰「養不教,父之過」,教育下一代,父母責無旁貸。香港的中等收入家庭,千方百計要送下一代入名校,亦無非希望讓子女得到最好的教育。

不過現在的教育制度的確係病態。返學識朋友仔過社群生活係必要既,不過連牙仔都未出齊就返學實在過份。試問各位有邊個記得3歲之前發生過的乜?的家長安排幾個月大既小朋友去所謂既Play-group,因為要鋪路入名牌幼稚園,因為入名牌幼稚園,就可以入名牌一條龍中小學……利世民愛女心切,決定睬佢都傻,畀小女安在家中,開心快樂成長,未來既事今日唔擔心得咁多。

為了小女前途,利世民有個非主流想法︰設立一個小小創業基金。小女1歲未到,從今開始每個月儲蓄1000大元,到佢18歲就有成20幾萬。好多父母都會將呢筆錢用來供仔女讀大學。不過利世民就覺得,讀唔讀大學要由佢自己決定。佢要黎交學費就由得佢,不過如果佢認為呢筆錢有其他用途,我就更加安慰。

十八廿二最好創業

香港人有錯覺,以為一定要先打十幾年工,然後先出黎創業,咁先至穩陣,其實呢個諗法錯上加錯。30幾歲人先創業,家庭負擔係一大考慮。事實上,如果係因為失業所以創業,咁就更加痛苦。

創業其實係將30幾年要做事情,壓縮3年內做。好多人以為打工辛苦,經歷過創業既人,一定唔覺得打工有幾困難。不過話說回頭,成功創業回報,遠高於一般打工仔30年薪水,所以心力同汗水唔會白白浪費。

創業最好年齡,係無憂無慮既十八廿二。青春無限大把精力,就算失敗左大不了再黎過,再唔係就打工算數。最重要一點,創業唔等於扼殺其他興趣。想做音樂家,可以開音樂學校;想做畫家,可以開畫廊……世間的可能性太多,點解又一定要打工,行前人既路呢?

那歹毒的北風!

那歹毒的北風!

話說有一個小鎮,大多數居民都以製造風扇維生。過去幾年,風扇的出口大不如前,小鎮居民為此愁眉不展,鎮長為了這件事請教議會中的政客,希望他可以為小鎮的居民出謀劃策。政客細心了解這個小鎮面對的困局,更請來了科學家研究為甚麼人們不再依賴風扇。他們發現是因為國民都學會了利用窗戶讓空氣流通,市場對風扇的需求當然大幅下跌。

鎮長慌張地問政客︰「你叫我們怎麼辦?他們已經好幾代從事製造風扇的行業,如果百年手藝因此失傳,那將會是明文的損失啊!而且鎮中有不少上年紀的老師傅,要他們轉業實在不可能,難道讓他們餓死嗎?大家都是同一個國家的人民,為甚麼他們會這樣涼薄?為甚麼其他人會見死不救?」政客一臉誠懇地對鎮長說︰「老人家,你們的境況十分值得同情,我一定會不惜一切保護國家的風扇行業。我會組織一些公開活動,請你叫居民多多支持。」

政客回到辦公室,首先草擬了一條質詢,要求負責工業事務的大臣交代有關國家對風扇業定位的政策。政客的如意算盤是︰若大臣說風扇業是國家重點工業,那便打蛇隨棍上,說政府根本沒有幫助前線的工人;若大臣說國家風扇是夕陽工業,那便大打感情牌,在議會中義憤填膺地斥責政府麻木不仁;若大臣說國家對風扇業根本沒有政策,那便捉住這一點說國家沒有遠見。其實無論如何,這位政客都已經偷偷地佔據了道德高地,準備攻擊政府無能無情。

工業大臣滿懷信心,足足花了十五分鐘陳述國家對風扇業技師的培訓。

政客轉頭在記者室派發在風扇小鎮拍攝的照片,也請了鎮長講解風扇小鎮的經濟情況。翌日不少報章的頭條紛紛指向這倒楣的工業大臣,說政府培訓了技師但沒有關注他們的就業情況。

政客先勝一仗,贏得公眾的注意,接便是將行動升級。雖然他知道這是消費者的選擇,但又不可以將矛頭直指消費者,所以他便想出以政策迫使國民轉用風扇!政客想到了公平貿易的概念,在示威開步禮時他說︰「國家的風扇業正面臨嚴峻寒冬,殷實的風扇匠要餓死了,手藝要失傳了,出口經濟要萎縮了。我們要打倒傾銷和不公平競爭,要喝停那歹毒的北風!」好漂亮的一篇演說,政客竟然向北風宣戰!

政客向國會提交了兩份法案,第一條立例禁止所有的風扇入口,理由是要支持國貨。另外一條看似沒有關係的法案,要立例禁止市民打開窗戶,理由是要天然風有可能傳播疾病,加重公共醫療負擔。在公眾利益的考慮之下,國會以絕大多數支持法案。政客亦以絕大多數支持連任,直至九十五歲高齡。

這故事的概念最早見於1845年法國哲學家 Frederic Bastiat 的《蠟燭匠的請願書》,現代別注版的分別,只不過是多了些公關手段吧了。民粹政治,萬變不離其宗。

註︰The Candlemakers' Petition

2006年1月15日

大政府振興經濟?行嗎?

大政府振興經濟?行嗎?

兩個經濟學家大政和大府,他們一心想揚名立萬,在經濟學史中留下一頁。大政跟大府說︰「我想到了促進經濟的秘密。現在我給你一百元,你給我吃一口飯。然後你再給我一百元,我又給你吃一口飯。那麼我們便將國民生產總值推高了二百元,而且你和我都沒有損失。天啊!為甚麼這般簡單的發展經濟模式,幾千年來都沒有人想得出來,難道我真的是一個天才?」

為了不讓大政繼續自吹自擂自我陶醉,大府一副不屑地說︰「你的概念不錯,可惜計算錯誤。剛才你的構想中,你忘記了我們是要繳交百分之十入息稅,那二百元就要繳交二十元稅。如果政府將這二十元重新投資在社會建設,最終會成為某些人的收入,而這些人的收入亦要納稅的,所以如此生生不息,以幾何級數計算,總經濟效益其實是二百二十二點二二元!大政,你的計算是錯誤的。」

大政和大府的論述,並非憑空創造出來的理論。有讀過凱恩斯學說的人,對上述的邏輯絕不陌生。事實上,今時今日香港中學的經濟科,仍然有接近四分一的內容是凱恩斯學說。凱恩斯學說的基本概念是︰市民不願消費,政府便帶頭消費;企業不願投資,政府便帶頭投資。凱恩斯認為,政府帶頭可以推動經濟發展,經濟一起動,市民便會跟著消費;企業跟著投資。

大政和大府的構想跟凱恩斯學說有同一個盲點,就是以為將錢倒進市場,便一定會帶來經濟效益。香港市民應該仍記得非典之後的「維港巨星匯」,那倒進維港的一億元今天去了哪?數碼港和迪士尼也曾許下千億經濟效益承諾,今天那些回報又在哪?香港經濟真的曾因這些大政府構想而得益過嗎?可是仰慕大政府的官僚,對凱恩斯學說仍念念不忘。金融風暴過後,政府為了托市動用千億儲備。每年的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政府都重複地說要以公帑大興土木製造就業。

凱恩斯學說最大的危害,在於大政府就像「羅范椒芬的教育毒癮」,只會越來越大。

話說大府先贏了一場,大政為了還以顏色,便在一張白紙上寫出了幾何級數的公式然後對大府說︰「我發現到,政府的稅率越高,總經濟效益越大。如果政府的稅率是百分之九十的話,以剛才的構想,最初的二百元中,第一輪之後有一百八十元會再被投資,之後的一百八十元投資,經過政府抽稅後有一百六十二元會重新流入體系中,以此幾何級數計算,最終可以達到二千元的經濟效益。大府,我的推論無疑超越了你那沒有想像力的陳述。」

大府似有所得︰「照這樣的計算,其實只要政府將稅率提高到百分之百,以不斷地投資再抽稅,抽稅再投資,經濟效益是可以無限擴大,經濟亦可以永遠不斷增長下去。我想,這才是經濟學最終答案。我們無謂爭出風頭,不如待明年我倆瓜分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去香港當政府顧問,推行我們的理念吧!聽說香港近年對大政府還是很受落。」

2006年1月13日

凱恩斯學說有什麼不妥?

Daniel︰你在2005年11月09日曾提及過「凱恩斯在經濟學上的理論,已經逐一被事實推翻」。

Simon︰ 很少很少 Libertarian 的經濟學家研究 macroeconomics model ,你知道原因嗎?因為心底裡我們都不承認 aggregate functions 的學術價值。這是很 extreme 的看法,但心底裡我們都是這像想的。惟一的例外是 monetary sector 的分析,特別是 Austrian 和 Monetarist,但只限於針對原則問題。

1. 有這樣的一個題目。兩個九流經濟學家A 跟 B,A對B說︰「我給你 $100,你吃一口飯,然後你給我 $100,我又為你吃一口飯,那麼我們便將 GDP 推高了 $200,但是你和我都沒有損失,那豈不是我們找到了促進經濟的秘密嗎?」

B再推論︰「如果政府從人民手中拿走100億,然後再投資100億。這100億的投資變成了人民的收入,10%的入息稅是10億... 其實創造了111.11111億的經濟效益。剛才你和我的實驗中,那$200要繳交$20的稅,政府將這$20投資社會... 所以其實你的計算是錯誤的,因為總經濟效益是 $222.22!」

是嗎?將資本和創業精神 (entrepreneuriship) 帶入凱恩斯學說。C+I+G+X-M,一樣$1的C、I 和 G,真的一樣嗎?

現實是︰李嘉誠手上的$1,和利世民手上的$1是不一樣的$1。利世民的$1可能是C,而結果是對一連串的I產生需求,而李嘉誠手上的$1,則可能是$1的I,引申一連串的C。結果一定不一樣。如果要將利世民手上的$1作I,結果可能石沉大海,而李嘉誠手上的$1作C,結果亦可能比用在I上不一樣。

2. 凱恩斯學說的另一弱點︰ (1) monetary sector 的分析模型的漏洞,特別是 monetary sector 跟 real sector 的關係,IS-LM對 money supply 的分析,原則上沒有考慮到央行的行動模式,而 money demand 的 function 亦與現實大大不符;(2) 對資本的理解的粗疏。(1) 和 (2) 其實有莫大關係,事實上凱恩斯忽略了資本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

* 題外話︰諷刺的是,對資本的本質,反而是馬克斯說得最精,他說︰「蜜蜂築巢螞蟻作窩,牠們的建設比人類的產品更精緻,可是蜜蜂和螞蟻對巢窩沒有一個抽象的概念。人在從事經濟活動的時候,卻先先有一個理念上的藍本。」這個「藍本」其實就是資本。 本來馬克斯是想帶出異化 (alienation) 的概念,可是他的陳述卻成為了資本定義的最佳著腳。

3. 再說現實世界中的什麼現象推反了凱恩斯學說。

在傳統凱恩斯學說中,價格和出產是成倒「L」形。不過在70至80年代的 Stagflation 至 高增長低通脹,基本上將傳統凱恩斯學說推反了。雖然之後推出了 short-run,medium-run 和 long-run 版本,但也承認了人的理性預期 (rational expectation) 和世界上沒有一個真正的NAIRU。

那凱恩斯學說還剩下什麼?

Daniel︰羅斯福的確曾因實踐凱恩斯學說而帶領美國走出 Great Depression (這說法亦是在香港會考和高考歷史所學習到的。本人中學時選科很奇怪,是主修經濟和歷史的),可否解釋?

Simon︰分析的起點應該是︰Great Depression 為什麼出現?

有很多人以為是1929年的股市崩潰吧!事實上,當時的真正元兇是剛成立的聯儲局。1929年股災後,美國政府及銀行的即時反應是由歐洲 call loan ,以解國內的銀根問題。可是這時的美國政府卻擔心經濟衰退會發展成德國式的超級通脹 (經濟萎縮加上大多流動資金)。所以聯儲局反而加息,到了1932年,金融制度正式崩潰。

當年的 Keynesian 認為是因為人民不願消費,所以便由政府代勞吧!問題(1)為什麼人民無端端自我抑消費?(2)事實是否如此?答案︰(1) 有很多人嘗試解釋,但理由始終有點 Tautological;(2) 事實亦非如此。

事實上,FDR自 1932年上台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次 New Deal 之下美國的經濟上上落落,一直沒有重回1929年的高點,更在1937年陷入第二次衰退。美國經濟增長要到 1941年才正式重回軌道,那時已經是 New Deal 的第九年,New Deal 沒有將經濟帶出低谷,我沒有確實數據在手,但知道1934年上任的聯儲局主席 Eccles 是主張低息政策。我所知的是到了1952年,美國的利率在2厘以下,之後的半個世紀也未試過這低點,一直到 2002年。

另一方面,在 real sector 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間的貿易有極高的壁壘,所以由貿易帶動的增長極低,1929年後更變本加厲,美國的 Smoot-Hawley Act 更將關稅變成了國策。事實上,其他國家也因此,加上美國抽走資金,而變得更封關鎖國,結果經濟哀退成為了惡性循環。 打破此惡性循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應該說是戰後的新秩序。關貿和世貿的出發點,不單是自由貿易,更加是為了世界和平而推廣自由貿易。

從這些證據看,經濟復甦的原因,不是 New Deal,表面證據指向是 monetary policy + trade liberalization。

[明天再談什麼是法律和反壟斷」

私校無罪!市場無罪!

私校無罪!市場無罪!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一生人沒有留下一字半語,而他一生人唯一感興趣的是只有不斷地去追求真相,因此他一生人之中樹敵甚多。在他七十一歲那年,政敵便以「褻瀆神明」及「傷風敗德」兩項罪起訴他。根據後人記載,蘇格拉底的審訊長達三小時,而柏拉圖將這三小時的辯證鉅細無遺地記錄下來,也成了後世對了解這位哲學家的最佳材料。

蘇格拉底辯證法,就是先謙卑地承認自己對事件的真相不理解,然後透過提出疑問去將真相逐點引導出來,雅典的政客認為蘇格拉底其實只是佯裝謙虛。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無知,可是蘇格拉底卻畢生宣揚人要謙卑。雅典人的偽善被蘇格拉底揭破,惱羞成怒下為了報復而興訟。

審訊中,蘇格拉底問主控的米烈德士(Meletus)︰「究竟雅典的年輕人可以從甚麼人身上學到一些有用知識?」自以為是的米烈德士說︰「所有人都可以是雅典年輕人的榜樣,惟獨你不可以!」蘇格拉底反問為甚麼惟獨是他會敗壞年輕人的心智而其他人卻不會,米烈德士則無言以對。今天,教統局又何嘗不是米烈德士?只不過被告的角色,由蘇格拉底變成了私校。教統局和教育界一直以來都將私營教育視為洪水猛獸,口號化地抗拒由市場去提供教育服務。事實真的像指控所說的,以市場原則辦學必會敗壞年輕人心智嗎?由政府以公帑去控制教學的一切就是對年輕人發展的理想模式嗎?

現代國營教育的始祖,是德帝國的卑斯麥(Bismarck)。德帝國成立之初,卑斯麥心知要令德國一統,首先要人民有國家的認同,透過教育去控制人民的思想。請教育界人士撫心自問,以教育去達到政治目的,是否合乎啟蒙的理念?就算香港政府辦學,亦何嘗沒有政治目的。殖民地時代有殖民地的一套,特區有特區的一套,但教師真的願意作既定價值觀的喉舌嗎?還是教育界本身一直充當政治宣傳工作而不自知?

另一個反對以市場原則辦學的原因,是認為私營教育只可以為富人服務,幫不了生活在貧困中的大眾。這種觀點無疑是妄故真相扭曲事實。一直從事教育政策研究的英國學者 James Tooley 在研究發展中國家的貧民教育時,發現原來在最貧窮的地方,大多數有機會就學的兒童都是在以市場原則辦學私營學校中接受教育,亦發現這些學校亦非沒有慈善組織在背後資助。這些在貧民區的私校,師生比例更要低於官辦的學校,這些事實都說明了一點︰就算在最貧窮的地方,以市場原則辦學仍然大有可為。最重要一點是,私校學生明顯比官校學生成績更優異。

為甚麼印度、斯里蘭卡、加納、肯雅,甚至大陸都可以有私校去服務貧苦大眾,惟獨是發達國家不能?說到底,那還不是政府以公帑大量辦學,將學位數目等同教育成效,令私營辦學的空間完全被扼殺。更根本的問題是,如果以市場原則辦學能夠提供教育所需,為甚麼我們堅持要有一個教統局去指指點點?

私校無罪,為甚麼既得利益者仍要苦苦相迫?

Daniel,謝謝留言。

Daniel,謝謝留言。

逐點回應你的留言之前,我反而想先跟你靡討論宗教的問題。我知道你是基督教/天主教徒,我讀書時也偶爾接觸過一些宗教人士,班門弄斧不要見怪。

Christianity 中亦有很多分枝,不過據我個人理解,其實當中的其本信念離不開︰
(a). 只有神才是全知 (Omniscience)、全能 (Omnipotent)、無所不在 (Omnipresent)
(b). 人是不完美
(c). 因為人的不足,所以要有信仰

就從基督教的立場去分析吧!神將自己的獨生子送到人間,目的究竟是要祂在人間建立神的國度,還是要他來到人間去宣揚神的意旨 (即上述三點)?

接著的是我自己推理,也請你指點指點。

(1). 神不會要人間建立神的國度,因為這樣做等於推翻 (b)。不完美的人是不可以建立神的國度。
(2). 從聖經中耶穌的言行, 神亦沒有要祂在人間建立神的國度。
(3). 若神的意旨是要在人間建立神的國度,祂亦不會要耶穌被釘十字架。事實上,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意義,在於救贖人的罪 - 要人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

為什麼我要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我只是想指出,Christianity 跟 Libertarianism 並不必然有原則上的抵觸。

好了,若以上三點都成立,小小的結論是︰人有缺憾,也不可能建立一個完美的國度。

宗教讓人在精神生活為這個現實問題找一個出口,而 Libertarian 則讓生活在這個現實中的人,不要因人的缺憾陷入蠻荒。而人的缺憾就是做不到全知、全能、和無所不在,這也就是 Libertarian 的基本世界觀。

在人世間亦有人想建立完美的國度,那是無神論的烏托邦。諷刺的是後來的共產主義者竟然可以將無神論的元素淡化了,也吸納了有宗教信仰的支持者,甚至可以令有宗教信仰者支持社會主義,更對 Christianity 下產生的商業文化產生抗拒。Libertarian 的先驅,不少都有濃厚的宗教背景,我想你在 Wiki 上都看過了。

我也想指出,歷史上總有人想以人的力量來建構完美的國度,結果都是悲劇收場。

回到你的提問︰

Daniel︰生於香港的我,最常聽到的就是口號式的"大巿場、小政府",但卻從未研究過這口號背後的理論基礎。

Simon︰大市場只不過是手段,甚至乎可以說是手段之一,小政府才是目的,這點我倒沒有說清楚。

Daniel︰但社會穩定呢?你的定義為 a. 因矛盾而產生的暴力, 和 b. 因改變而產生的不安。但我覺得單單這兩點並不足夠和具代表性。... 因為因著這問題,可以引申出更多不穩定因素,如貧富不均所引起的語言衝突(即憎人富貴 =])、甚至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暴力衝突。

Simon︰這仍然是 a. 所涵括的概念啊!

Daniel︰要指出最具代表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當然首推香港的貧富懸殊。

Simon︰貧富懸殊代表了不穩定,是一個過份簡化的看法。沒有向上的社會流動性 (upward social mobility) 所是醞釀推翻制度的一個潛在因素。用簡單的說話去解釋,當人不能循正途,甚至乎完全沒有途徑往上爬,暴力推翻權力制度的現象的確效可能出現。不過,如果你有研究過奴隸的歷史 (那是更貧富懸殊的社會制度),制度上其實是非常「穩定」的。是否公義另作別論。

Daniel︰究竟作為一個「自由人」,應該以怎樣的方法和角度來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穩定?比較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本人己認為在現今世界之中,香港己經算是一個實行資本主義很徹底的社會。但香港的堅尼系數卻位列世界五大。報紙上亦經常提及到隔代貧窮的問題(記得你曾提及過你在策發會的文章亦看到這議程)。其實,在你2006年01月02日的文章也談論過類似的問題。而我亦很同意開放巿場是解決整個國家貧窮的一個有效方法。但請留意一點,國民生產總值上升並不一定能解決整個社會內部貧富不均這問題(我同意可以帶動內部消費,但這並不代表一定所有人受惠。若我有錯,請指出。)

Simon︰部份答了。「讓人有機會富起來」,這是我的立論。解決貧窮不單是開放市場,更要讓人民有自由和能夠保障人身性命財產,三者缺一不行。國民生產總值是否上升那反而次要,因為越多人富起來自然國民生產總值會上升,那不是考慮的因素,只不過是反映成效的指標。

再深入點說貧富不均的問題。簡單的經濟解釋︰人的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隨收入上升下跌。從實際的數據看,亦沒有證據指窮人的生活成本會因為別人的富庶而增加。簡單點講,香港身家最高的一百人的財產再升二倍,對其他人的生活成本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相反,富人的消費很多時會製造就業機會給貧人。

我們要問的問題是︰為什麼有些人缺乏了向上社會流動性的機會?

[另行文再答]

Daniel︰所以,令我產生疑問的是:究竟「自由主義者認為政府的權限應止於廣義的暴力泛濫」這觀點是否可行?我個人相信和同意自由主義,但在這一點上,我反而認為建立一個有效的安全網 (即綜援) 來有限度的財富再分配和政府主動幫助低下階層轉型是需要的。不知世民兄你看法如何?

Simon︰沒有人反對安全網,不過一項政策是否真正有效的安全網,要看會否令受惠者產生依賴。安全網在定義上是希望見到受惠者會脫離這個「網」的,可是事實上,有太多人一旦落入安全網便不會離開,這又是否設立安全網的原意呢?

像綜援,是否真的「幫」了那些人呢?要看我們怎樣為之「幫」。如果說轉型是我們想見到的結果,綜援在「幫」人轉型的成效並不顯著。

政府的福利,其實 crowd-out 了慈善機構的生存空間。香港做慈善工作的社工,都不太懂得籌款和宣傳他們的服務訊息,反而精於面對官僚申請撥款。這是雞和雞蛋的問題,但我卻發現香港人不是不願意為慈善付出,只不過是慈善機構太過慣了政府主導的一套。

納稅人不知道錢是怎樣花的,但捐款者卻至少知道為了什麼捐款,安全網和慈善那一個才是真正的關懷?

事實上,政府在財富再分配的效能,其實比不上慈善機構。為什麼我們先入為主地以為政府是社會上惟一的財富再分配機制呢?慈善機構的工作,不但是財富再分配,而且也擔任著宣揚弱勢社群需要的角色,是建立仁愛社會不可缺少的一環。真正的安全網︰不但實際上幫了要幫的人,也在社會普遍的認知上,令他們情況不致被忽略。

Daniel︰其餘的是看過你所有文章後所生的問題 2. 自由主義者強調競爭,但世民兄你亦指出成立反壟斷法有更多壞處(對於這些論點,我很同意)。但這,是否有點兒矛盾?不說政府所造成的壟斷,究竟我們如何制止或解決自然壟斷?

Simon︰沒有矛盾。反壟斷法的起源和目的都不是為了鼓勵競爭,這是一百年來美國眾多案例的結論。Sherman Act 通過的時候,Alfred Marshall 的經濟原解剛發行第一版呢!

這是我在一個 Lecture 說的︰Law is not the language of social programming - it doesn't work like computer programmes, which once execute run exactly the way they designed to be.

所謂自然壟斷 (Natural Monopoly) 我想你是指電力廠等 text book examples 吧!

發電的 marginal cost 不是零,最接近 Natural Monopoly 的行業 / 產品,其實是知識產權。知識marginal cost 真的差不多是零,但從 Internet 的發展得出一個結論,MC = 0 仍然可以收一定的價錢,因為有 transaction cost 的存在令到從買賣雙方看,始終仍有一個成本。完全純粹的自然壟斷還未曾在人世間出現過實例呢!

另一點是有關競爭,讀經濟101的時候,以為要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 才有 Pareto optimality,其實︰

1. 只要市場是潛在地有能有新加入者,即 contestable ,結果已經是 Pareto optimal;
2. 以 game theory 的方法,可以證明 duopoly 也是 Pareto optimal

[另行文再答]

Daniel︰除了在2005年11月28日所提及的TABOR外,究竟我們可以如何協調巿場運作和民主社會中的民粹政治?以你在12月26日中所提及的加洲停電為例,政客為要爭取選票,很自然會提出甚麼價格管制這些不用負責任的口號,究竟我們應如何協調民主社會和巿場運作?甚至,在全球化的領域上,當各民主國家打著開放巿場,實則因政治因素而要推行保護主義時,你會甚麼解決方法?

Simon︰ 跟他們在意識形態的市場 (Market place for ideas) 上競爭,別無他法。簡單點說,辯贏、也要贏人心。

Daniel︰你在2005年12月24日曾提及過"風險更大的基建亦可以由自由巿場提供",可否給我幾個例子?我很好奇,因為傳統教育一直教導我政府是資本龐大基建的提供者。註:可否不計聯營?

Simon︰風險大跟資本大是兩回事。

香港的一個住宅項目動輒上百億。海上的天然氣田,連蘊藏量多少都不知道的,只是開採也上百億了,還未算輸氣管的建造,都是私營企業的投資。

其實在國際的財經市場,上百億的資金也不是一個很大數目。

[另行文再答]

Daniel︰你在2005年11月09日曾提及過「凱恩斯在經濟學上的理論,已經逐一被事實推翻」。這更令我這位在香港中學時期主修經濟的香港仔大驚。因為香港中六中七經濟學的課程設計,凱恩斯和他的門徒等理論差不多佔了三分一。(其實這更亦令我之前對大巿場、小政府這觀念感到很迷茫)看過你的文章後我同意你這說法,但可否補充多一些例子?而且,羅斯福的確曾因實踐凱恩斯學說而帶領美國走出Great Depression (這說法亦是在香港會考和高考歷史所學習到的。本人中學時選科很奇怪,是主修經濟和歷史的)這,可否解釋?

[另行文再答]

2006年1月12日

積金為將來?

積金為將來?

張萊可以係一個虛構人物,亦可以真有其人,其實呢點並唔重要。張萊今年20歲,華資企業文員月入2萬,已經係文員界的打工皇帝。好彩既話,即係如果張萊未來45年都唔會失業,亦假設強積金唔蝕本,張萊65歲退休可以得到一筆一百幾十萬既積金。

不過,45年後既一百幾十萬,又可以使幾耐呢?假設香港可以好似夢想之中而美國聯儲局將通脹限制在2%,45年後100萬都只可以當今日40萬使。精算師同風水師都話張萊最少有85歲命,亦即係話張萊每個月都有千零蚊使下,所以積金幫唔到張萊,而且張萊仲要身體健康先得。

章來係雜工,今年20歲,其實這點並不重要。章來無供強積金,亦都搵唔夠錢供強積金,所以積金更加幫唔到章來。積金又幫唔到張萊,又幫唔到章來,咁究竟積金係為既邊個「將來」?

強積金為蔣徠!

蔣徠又可以係一個虛構人物,亦可以真有其人,其實這點亦不重要。蔣徠今年都係20歲,在一間投資銀行任特別總裁負責強積金管理,月入20萬,是投資銀行界的明日之星。雖然個市好既日子,蔣徠管理既基金行得比人慢;個市差既日子,佢管理既基金又跌得比人快,不過佢先至係銀行中收入最穩定既一個,所以佢已經打算45歲退休,跟手做兼職非專業高爾夫球手。

認命啦香港人!如果你唔係蔣徠,而係張萊或者章來,就注定積金幫唔到你。

咪住!香港人幾時話要積金幫?重要係「強」積金?利世民中文唔好,識得以「強」字為首既名詞得兩個,一個係「強盜」,一個係「強積金」,至於動詞方面,就識得「強迫」、「強搶」同「強姦」,「強X」似乎都唔係好,唔怪得政府作口號個陣,特登飛走個「強」字啦,變「積金為將來」。

事實亦都證明,要「強」迫至積既金,回報又差過人,管理費又貴過人。視乎你從邊個角度睇喇,強積金係完全違反市場規律既產品重可以幫銀行賺錢,都算幾「強」。

算啦,馬局長放過張萊同章來啦!多個錢,買股票又好,買輪又好,買樓又好,輸左都心甘命抵。輸左強積金都唔知搵邊個蔣徠算帳?話晒都係政府「強」佢積金,如果張萊退休的「強」積金唔夠使,係唔係問馬局長你拎番先?

工具理性毒害香港教育制度

工具理性毒害香港教育制度

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昨日會見記者時,被問到教改是否操之過急,即時以高八度聲線,教訓記者不要人云亦云。他反問記者,所指的是哪一項教改推行得太快,更連消帶打將話題轉到語文基準試,藉此證明教改迫切性。記者問錯問題,難怪李國章可以如此氣燄囂張!記者應該問,自從推行教改至今,究竟學生的學習有否因此改進?沒有效用的教改,就算拖長一百年推行都不應該支持!

工具理性就是將政策手段等同了政策的目標和價值。一直以來,香港人被工具理性迷惑了,將考試成績等同實際能力的評估,以為一個充滿官僚和規章的制度,就一定是好制度。就算通過了語文基準試的工具理性就是將政策手段等同了政策的目標和價值師,也只不過是對這個獨特的考試制度有充份理解。事實上,香港已經太多高分低能的學生了,語文基準試最終也只不過是製造另一批高分低能的教師,這種制度有用嗎?

教師的水平不用由官僚去評核。最公道方法是由家長和學生去評核教師水平。教得差的,讓家長和學生離他們而去!教得好的,讓他們多勞多得吧!為甚麼官僚要自大到認為他們在辦公室中,就可以比每天都接觸這些教師的家長和學生,更了解他們的能力?為甚麼學生要被教統局盲目地編派到一間不是自己選擇的學校?為甚麼學校之間不可以有透明、公開的競爭,反而要在教統局定下的框框之中進行畸形的競爭?

香港的派位制度完全不透明,教統局官員將這個制度複雜化,令人產生錯覺以為這個制度有效、公平。事實上,我們這個制度絕對失敗。試試再問一問家長和學生,看他們如果有選擇的機會,究竟他們會選擇留在現在的學校,還是會試試轉校,或者甚至索性選擇負笈海外?現在的派位制度是強制性撮合。如果家長和學生未能分配到心儀的學校,又沒有其他的選擇之下,被迫就學也帶著不滿,無法得到宣洩怨氣最終還是落在最前線的教師身上,這一點亦可以反證派位制度的失敗。剝奪家長的選擇權,最後得益者又會是誰?

教師的工作是要將學生的潛能盡量發揮,而現在的教育制度只會要教師將所有心力用在滿足官僚的指標。更加要明白,如果沒有失敗的學校,教統局的官僚又何來理據爭取更多資源,又何來理據去推行更多的計劃?所以跟官僚去爭取改善香港教育制度亦等同與虎謀皮,是不可能有結果的。教師要問自己,是否願意為教好學生而努力。如果答案肯定的話,請支持學券制,讓競爭透明化公開化吧!鼓勵進步的制度,總比現在的官僚好。有沒有學券制教師之間也會競爭,但是因為學券制而可以將每一分力都是花在學生身上,那不是更好嗎?

2006年1月11日

報業風起雲湧時

報業風起雲湧時

今日中環最熱門話題,就係《信報》賣盤既消息。不過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報紙市場有幾惡搞,點都唔到中環友扮專家。當然來者用心亦唔係我地呢的尋常百姓可以理解得到!欲知後事如何,就惟有等下回分解。

利世民聽完班中環友既言論,覺得佢地當正《信報》係曼聯,而小小超就係 Malcolm Glazer。可以肯定一樣野,就係林老先生同曹老前輩兩位既招牌,一定至少同《信報》既招牌一樣咁值錢。如果只係買《信報》又唔買埋呢兩位前輩,咁就同買曼聯唔要費格遜一樣,捉到鹿唔識脫角也。
中環友講黎講去,都離唔開媒體老闆既政治立場同私人利益。利世民無咁好氣同佢地討論呢一個虛疑問題,因為去到最後,呢的杞人憂天既諗法都係自己嚇自己居多。

讀者先係老闆

中環友自視高人一等,視其他讀者無腦乎?如果有人違背市場原則,講埋的唔三唔四既野,好快就會畀讀者離棄。當然,有報紙真係完全唔計較賺唔賺錢,不過事實係佢地又唔係好多讀者播!中環友係唔係諗得太多呢?講到底,讀者先至係一份報紙既真正老闆。

其實報紙又神奇又神聖。以今時今日互聯網既普及,報紙重有生存空間確係神奇。利世民覺得市民買報紙,除左想睇新聞之外,最緊要係買記者同編輯既專業操守同眼光,呢樣就係報紙神聖之處,唔係一般網站可以一時三刻建立得到。辦報紙要唔少投資,係一種承擔,亦係報紙公信力一種來源。重有一點就係,讀者買一份報紙,其實係支持緊一把講佢心底話既聲音,呢個亦都係蘋果日報既精神。

反而利世民最擔心者,係報紙難搵錢。前輩遲唔賣早唔賣,偏偏依家至賣,睇怕都係覺得生意唔再好做。老實講,人家曼聯賣盤關我鬼事咩?踢緊車路士既利世民,最驚係的人唔睇英超轉睇西甲者!

將官僚踢出教育制度之外

將官僚踢出教育制度之外

絕對可以相信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說,羅范椒芬是個對教育有熱誠的人;也絕對可以相信,羅范椒芬不是一個立壞心腸的人。可是好心人並非不會做壞事。羅太明知教改害人卻死不認錯,這種態度絕對不能原諒。她事後雖然為失言道了歉,但她跟李國章一樣,都沒有為教改失誤問責。

香港的教育制度,跟這個城市的自由開放精神完全格格不入。為甚麼要學生要將前途交由隨機號碼去決定?為何連學校以甚麼語言教學都要管?為甚麼家長要為派位制度擔驚受怕?為甚麼教師要做那麼多跟教導學生完全無關的行政工作?究竟教改是否讓學生真正得到優質教育?無論是家長、學生、教師抑或辦學團體,都有太多太多的疑問。這些疑問,政府絕不會回答,因為所有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這個教育制度已崩潰,錯在官僚!

可惜面對這種危機,政客只懂要更多的資源,卻對怎樣解決這個已經腐敗到核心的制度隻字不提。事實勝於雄辯,政府每年開支增幅最大的,往往是教育經費,在適齡學童下降的時候,增加教育開支,為的也多是教改。政府以計劃經濟心態,盲目地定下了每年培訓教師數目,亦對教師帶來莫大壓力。當政客要求更多資源,他們其實是在做教統局的幫兇。

官僚繼續自欺欺人,社會卻不會讓這個已經完全腐敗的教育制度,繼續傷害我們的下一代。請不要再逃避殘酷的現實,有能力的父母,除了可以將子女送到國際學校,更可以選擇外國的學校,這是對香港的教育制度缺乏選擇的一種控訴。這又是否李國章和羅范椒芬希望見到的結果?

事實上,香港有不少中收入階層的父母考慮移民,最主要原因是為了子女教育教想。我們要問︰我們為甚麼要讓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趕走這群有經濟能力的家長?當愈來愈多學生被迫負笈海外,誰會去承受失業和殺校帶來的壓力?

更深層的問題是,當香港的教育跟現實脫節,甚至連學生的組成也變得單一化的時候,這個教育制度其實也在人為地製造分化和矛盾。試想想,另一群家長因經濟能力未能將子女送到外國或國際學校就讀,惟有無奈地看著子女畢業等於失業,他們心中怨憤可以向誰發洩?站在教育最前線的教師要承受這些壓力,這種情況公道嗎?

真正對香港教育有承擔的教師應該是時候醒悟了。真正改革,就是要將官僚的影響完全摒除在教育制度外,而不是要求更多的官僚思想。你們要明白,就算有再多的資源,如果沒有根本改變現在的中央集權模式,也只會讓官僚以公帑去進一步破壞香港教育。讓學校去決定自己的運作模式和收生標準;讓學生和家長去選擇自己心儀學校,這才是一個公道的制度,也是一個真正尊重教師專業的制度。

2006年1月10日

專利壟斷股秘笈

專利壟斷股秘笈

利世民記得第一日寫呢個專欄,題目叫做《通脹鴿派遙控香港經濟》,如今不過70天,恆指就一浪高過一浪,睇黎市場已經當正加息周期就黎完結。如果當日有聽利世民呼籲做好倉,應該都有些少斬獲。

不過炒市唔係人人都得,因為要有耐性加上對自己眼光要有極度信心,先至可以炒市,如果唔係賺埋都唔夠買驚風散。前輩教落,學睇市不如學揀股,所以利世民就將自己既心得同大家分享下,等大家多條路搵餐晏仔都好。揀岩股睇錯市,大不了等低潮過後又一條好漢;揀錯股睇岩市,人人有錢賺但係斯人獨憔悴既感覺一的都唔好受;揀錯股睇錯市,除了止蝕還是止蝕。

揀股第一步,就係要明白政治。由股市出現第一日開始,所有股民最愛都離唔開有專利同壟斷。專利除左正正當當申請既發明專利,重有政府御賜既專利經營權。有專利經營權既公司長?長賺,不過要小心,專利過後永遠都係痛苦既現實。

小心駛得萬年船

當年香港電訊係全港資產值最高既公司,的人以為資產係指地底電線。錯!錯!錯!人家最重要既資產係專利經營權,電訊業開放其實就已經係清倉訊號。對待專利股,最緊要記住以前交易所主席名言︰「唔好同股票談戀愛。」無論以前派息幾好幾準,一定唔可以留戀,要分手便分手。通常專利巨無霸既殞落,就好似天文學上面恆星既滅亡一樣,會先黎一次巨大爆發,股價不斷上升同埋傳出新投資者入股收購既消息,股民一旦樂極忘形高追買錯貨,往往恨錯難返。

政府開放市場,曾經擁有專利經營權既大股東都會意興闌珊諗出路,另一方面市場上往往都會有收買佬因為其他原因睇中呢的「舊船」,可惜呢的收買佬通常都唔夠現金,要蛇吞象就惟有出一招乾坤大挪移,用股票換股票。如果交易之後股價上升,買賣雙方就可以出貨等現金回籠。

嘩!做市犯法架喎!利世民唔係話人家做市。好多時呢大動作,都會撞岩另外一個更加死傷慘重市場現象︰泡沫。依家大陸鬧電慌,香港政府又講緊電力市場改革……如果大家手上有相關股票朋友,記緊一句︰小心駛得萬年船!

是甚麼令到司法覆核案件大增?

是甚麼令到司法覆核案件大增?

香港的司法制度及文化,大多承襲英式的傳統,法庭對本身的權力極度抑制,亦盡量避免介入政治及政府的行政當中,這種對權力的戒心是優良的傳統,也是香港司法獨立的重要元素。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在今年的法律年度開啟典禮的演詞中,用了接近三分一的篇幅,去討論有關司法覆核案件數目大幅增加的問題。雖然李國能只輕描淡寫地說︰「法庭並不能就現代社會所面對的任何一項政治、社會及經濟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更不可以就這些問題提供萬應良方。」但演詞中的結論卻是十分清晰︰「政治過程恰當地發揮有利於社會的功用,是政府和立法機關的責任。」法庭不應該牽涉入政治議題,更不應該害法庭要為行政機關的政策把關。

理論上法庭在司法覆核案件中的角色,只限於對政府行為合法性作出判決。可是當法庭處理司法覆核案件的時候,或多或少也會在政治及其他社會層面發生影響,就算法庭純粹從法律原則考慮案件,市民亦難免會有所猜度,這種情況長此下去只會令司法機構的政治中立性受到質疑,其實亦等於削弱了香港的法治精神。

自七十年代,政府的干預和權限不斷入侵市民的私人生活,產生矛盾和摩擦是必然的結果,現今司法覆核案件數目大幅增加是對大政府的一個警號,行政機關亦要從宏觀角度認真檢討過去幾十年無節制的擴張。事實上,房屋福利以及公務員的待遇等問題,既是政府盲目擴張的最佳例子,亦是不少司法覆核案件的源頭,也說明了司法覆核案件數目大增這個現象絕非偶然。

另外一個令司法覆核案件數目大增的原因,主要是回歸以後針對《基本法》及《人權法案》而提出的訴訟。《基本法》作為一份憲制藍本,最大的敗筆是包含了太多本來不應該寫進憲法中的內容。一份憲法最重要的功用是確立人民的自由,以及界定政府分權和行政機關的管治基礎。當年的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卻誤以為《基本法》是穩定人心的工具,將所有過渡期香港面對的問題都寫進了去,這無知的舉動埋下的地雷最終在特區成立之後逐一引爆。

令司法覆核案件數目大增的第三個原因,是市民除了透過訴訟,再也沒有其他方法去保障自身的權利和自由。雖然李國能指這個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市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以及獲得法律代表也比以前更加容易,可是這個說法只道出了真相的一半。事實上,《基本法》對立法會制訂政策的權力有諸多限制,普選遙遙無期以及行政機關的專橫跋扈,構成了政治上的絕對封閉,市民除了透過司法覆核一途,根本沒有辦法從政治途徑達到影響政策。

其實司法覆核案件數目大增只不過是特區眾多問題的其中一個表癥,歸根究柢,所有問題的根源都是行政主道構思在原則上的缺憾。

2006年1月9日

幫老師解解壓

幫老師解解壓

利世民今日又有新要求,就係要請社會各路人馬一齊幫手諗諗點樣幫老師解解壓!無壓力的老師,先可以教出開心既下一代有開心既下一代,香港先至可以有陽光普照既未來。呢個係香港既深層矛盾,唔解決手尾長。

老實講,邊有打工仔唔洗競爭?曾蔭權就算自動當選特首都有競爭。君不見各路人馬仍然牛咁眼目及實特首個位。一個大意失荊州,就會好似董伯咁,畀人升上神台,仲有要邊個夠膽話呢個世界可以無競爭?

不過老師依家面對既競爭,可能比政治圈既競爭仲犀利。一時又要做的校本評估,一時又要幫學校?獎。老師一心想教好的學生,但係逼於無奈要係無關痛痒既地方競爭,對學生一的好處都無,所以都唔怪得的老師睇呢個世界咁灰。

其實競爭幾時都有,問題係你睇唔睇到,而且有競爭唔一定有進步,好似的老師面對既情況咁,競爭有時候只會帶黎無謂既壓力。講黎講去,其實利世民都係個句︰「學券制」。簡單的講,學券制就係由得的學校去收學生,多多益善小小無拘,總之收到幾多學生政府就照數人頭科水。學校要多的資源,就要收多的學生,要收多的學生就要教好的。

有競爭 更要良性競爭

學券制至少等老師知道自己做緊乜,唔駛下下為評核而評核,為?獎而?獎,搞到一頭煙最終反而換黎一句︰「明年開始,教統局新政治將會…」如果香港行學券制,學校仲使乜做埋呢的不切實際既乜乜物物評核。學生既報名表就已經係一間學校既最好評核!

老友問︰「你嫌的老師壓力唔夠大咩?仲要佢地競爭?」非也,利世民只不過係睇通左競爭永遠存在一點,所以要解決依家既問題,係要將壞性競爭變成良性競爭,唔係逃避競爭。

點解學券制係良性競爭?因為係學券制下,學校不但些要好學生,更加要好老師。利世民相信絕世上有好多好老師,只不過係制度有問題,所以佢地先至有志難展。既然老師都想教好學生,而教好學生又係老師天職,學券制當然係良性競爭。除非你唔相信老師都想教好學生,如果唔係又邊有理由去反對學券制?

要官僚?還是要選擇?

要官僚?還是要選擇?

除非是到了絕望的邊緣,沒有人會放棄世間所有美好的事情和希望。說教師因為抵受不住工作壓力而走上自殺一途,是不公道的講法。教師面對的不止工作上的壓力,更沉重的還有那種說不出口的彷徨無助。相信大多數教育工作者都會贊成,不少教師終日都生活在惶恐之中,覺得專業上有志難展,這些因素加上工作壓力,才是令到教師覺得前途沒有希望的原因。

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教師處理壓力的能力比其他人差。社會上大多數專業人士的工作時間絕不比教師短,而且工作負荷以及進修和辦公室政治等壓力,亦絕對不會比教師面對的少。可是教師的轉職空間狹窄,其他專業人士若發覺所任職公司的環境未如理想,大可另謀高就找一家真正合心意的公司盡情發揮,有能之士甚至可以自立門戶創業去也,教師卻沒有這個選擇空間。

教統局和辦學團體雖然不願意承認,但眾所周知,除了得到格外眷顧的國際學校,香港的學校都千篇一律。教師就算離開了一間他看不過眼的學校,亦無可能找到一間能夠讓他發揮理念的學校,因為都被教統局管死了。試想以教育為終身職業的教師,長達四十年的職業生涯都困在僵化的制度中,這種無助又豈是行外人容易明白得到?

雖然學生人數不斷下降,可是其實過去政府在教育的開支卻一直增加,可惜政客到了今天仍然只知盲目地爭取政策資源,事實說明這些民粹訴求對解決教師面對的困局完全沒有幫助。若簡單地增撥資源便可以解決困局,教師就不用面對現在的這種絕望。資源是增加了,但隨之而來的朝令夕改卻令教師苦於追逐,結果教師的壓力大了,學生亦沒有真正得益,這樣的制度值得延續下去嗎?教師感到自己職位不穩,其實是資源盲目投放的反效果。一味追求更多的政策資源,亦只會令教統局推行更多莫名其妙的新政,令歷史不斷重演。

教師另一個憂慮,是香港出生人口持續下降,近年出現的殺校亦為不少教師平添了一份不安。其實香港的教育制度水平其實不差,只要邁向國際化和開放市場便可走出困局。教統局要讓學校自由選擇教學語言和課程,而且讓仰慕香港教育制度的家長送子女到香港就讀,已經可以卸下不少教師對失業的擔憂。

教育服務的市場沒有理由要局限在香港,可是教統局的迂腐,將這個多贏的局面扼殺了。事實上,開放人口政策讓更多有能力的人來港工作,長遠而言也可以增加學位的需求,這些才是結構性為教育制度解困的方向。當然,要吸引外來的學生,香港本身的學位分配也要開放自由,在取締教統局惡政同時,也應該一併改革那惱人的統一派位,改為直接讓學校決定收生的條件,並以本地學生的人數來撥款。

無疑開放教育會引入競爭,但希望教師明白,進步是良性的壓力,官僚和制度的壓力卻會令人無助。就算有更多的教育資源,若沒有一個進步的環境,最終好的學生也會離開這個制度,最終留下來的只有無助的教師和諸多意見的官僚。

2006年1月7日

民主派是時候反省

民主派是時候反省

政改方案事件已經過了半個月,應該是時候回顧今次事件中民主派的得失,而更重要的工作是檢討民主派未來的路向。雖然從表面看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但從香港長遠民主發展進程來看,前面的路途仍然遙遠。

事實上,從政改方案事件中官員和親政府人士的公關策略看,民主派的盲點是過份一面倒地偏向福利主義。政府提出普選會導致民粹式的福利社會擴張,香港市民中的確有不少人產生認同,而且更加反思究竟是否應該要支持全面普選。爭取普選讓市民享有應有的公民權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民主派對官員和親政府人士同樣民粹的論點,竟然不知所措亦無法反擊,這不但是香港民主發展進程的悲哀,也是民主派本身的最大隱憂。

分析民主派的隱憂,不得不從民主派內部的深層結構矛盾開始。一直以來民主派都對紮根地區有不理性的崇拜,可是地區工作說穿了亦只不過是一種維繫選民的手段,可是長年累月的地區工作令到民主派內部形成了一批為數不少的所謂梯隊成員,而當中大多是區議員和議員助理。對這些梯隊成員來說,一個非常切身的問題是︰甚麼時候可以更上層樓?

當然不排除地區人士之中,亦會有頭腦清晰又對政策事宜有深刻見解的精英,可是現實中這種可造之材實在不多。事實上區議會選區人口平均只不過幾萬人,牽涉到的問題亦多數跟宏觀政策以及政府施政原則拉不上明顯關係。只要是一個有耐性又不介意面對瑣碎事的好心人,就算完全沒有政治理念也可以當個非常稱職的區議員,而且選民被區議員的呵護寵壞了,在惡性循環之下區議員也只可以當街坊保長的角色,說區議員是政治人才的搖籃,這只不過是美麗的謊言,跟現實情況完全脫節。

地區梯隊成員的前途並不是市民應該關心的問題,將提拔地區梯隊成員進入立法會跟香港民主發展問題一併考慮是荒謬的思維,可惜在今次的政改方案事件中,地區梯隊政客的前途問題卻的確為民主派平添了不少困擾,亦等於抽了民主派的後腿。試問在這種情況下,民主派又豈能全力以赴去打政改這一場硬仗?

另外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是民主派的左傾情緒,這亦一定程度上跟民主陣營內迷信地區工作的價值有莫大關連。香港城市規劃的模式及公屋政策,令到地區性的訴求傾向單一集中化,區議員在選票的壓力下只可以跟隨選民的既得利益來定位,不但應了民粹威脅論所提出的憂慮,在「順得哥情失嫂意」的兩難之中,要建立一個有明顯政治價值信念的政黨絕對不容易。

無論香港有多少民主派政黨,若走不出地區主導中央的情緒,他們在社會經濟政策的立場上不會有顯著的分別。本來四十五條關注組建黨可以為這個困局打開一扇窗,但從現在的情況看來最終所有民主派仍然會擁擠在政治光譜的一方。相反建制派卻有更寬鬆的政策空間,這個情況下香港很難發展出真正有政治影響力的民主派。

2006年1月6日

請先開放大律師市場吧!

請先開放大律師市場吧!

傳說中有個國王,他對國家的經濟力量最為緊。有一次,國王在一份科研期刊中讀到了篇有關國民生產力與睡眠質素的研究文章,知道了原來睡床的大小跟睡眠質素有莫大關連,他心想︰「如果能夠規定睡床的規格,便可以提高人民的生產力,說不定對國家的發展也會有一定幫助呢。」

國王重金禮聘世界上最頂尖的人體力學專家,進行全國人口身高和體重普查。經過幾年時間反覆研究,專家建議了一張最符合國民標準的一張床。國王滿心歡喜,便邀請最有名的工匠依專家建議精確地造了一張「標準床」,更要求專家再核實一次有關規格,也請他們到學術期刊去發表文章。

大臣見國王興致勃勃,便建議邀請百姓到宮中試用「標準床」。第一天有個巨人說要支持「標準床」,他說因為找不到一張適合他的床而一直睡得不好,見國王對人民如此有心,所以無論如何也要率先支持這項德政。大臣見機不可失,便請巨人進宮面聖,也安排他試床,更邀請記者採訪。

可惜「標準床」實在太標準,對身材不標準的人來說根本不適合。到了第二天記者訪問巨人,巨人雖然想支持國王的德政,無奈實在想不出有甚麼可以說,所以衝口而出說了一句︰「各位傳媒的朋友,實在對不起,昨晚睡得不好,遲一點再訪吧!」國王見此路不通,惟有親身去試一試「標準床」。當然,國王自己試過「標準床」之後,也明白到這一個構思有多麼荒謬,此事也不了了之。

就連床的大小這樣實實在在的事,都不可能以立法一刀切規管,那麼要立法規管「競爭」這樣抽象的概念,豈不是更加愚昧無知?公平競爭法背後的中心思想,跟「標準床」的善意願望同出一轍:企業不可以定價太高,亦不可以太低,競爭不可以太過激烈,但是企業之間又不可以協議不競爭。

要政客明白公平競爭法的問題,最好不過的方法就是像「標準床」故事中的國王一樣親身體驗箇中荒謬。香港在訂立所謂的公平競爭法之前,其實應該先以幾個最受保護的行業作試點。

眾所周知,以往香港在訴訟時可以聘用英國的御用大狀。簡單的供求關係之下,越洋聘用英國的御用大狀的花費往往比重金禮聘香港的資深大律師要便宜得多。可是在政治加上業界的壓力,現在香港大律師這一個行業已經變相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共謀(Collusion),根據公平競爭法的原則及案例,這種情況是需要政府人為地製造競爭的條件。

事實上,開放讓其他普通法國家的律師來香港執業,以及讓事務律師與大狀競爭,是兩個最直接為香港的法律界引入競爭的方法。立法會之中對公平競爭法最如癡如醉的莫過於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湯家驊議員,若他提出任何理由反對開放大律師這個被壟斷的市場,大家可以試試將他的理據套用在其他的行業,說不定可以一窺箇中真相呢!

2006年1月5日

年年考第一又如何

年年考第一又如何

每年1月美國智囊機構傳統基金會都會在港公布世界最自由經濟排名榜。點解一間美國智囊偏偏要千里迢迢來港公布排名?因為香港年年考第一,人家咪要來港好好恭賀一番。其實香港已經連續12年獲得呢個殊榮。傳統基金會推呢個排名,最終目的係要向美國政府施加壓力,一方面改革美國本土政策,另一方面就要對症下藥去打開落後國家既經濟封鎖。對香港黎講,其實只不過叫做有多個好消息幫手沖喜下,排名其實象徵意義大過一切。

開頭幾年利世民同的高官一樣,對呢個「第一」都有的與有榮焉既感覺,而且每年都會擔心究竟下一年香港會唔會失去呢個殊榮。直至到有一年,利世民有機會同負責編制排名既研究員傾偈,先至知道其實唔使擔心太多,因為如果香港唔係「第一」,咁新加坡就會係「第一」。對美國人黎講,新加坡始終比香港差幾皮,而且李光耀既大名佢一聽就怕怕。要畀新加坡做第一,咁咪等於要佢地叫美國政府學新加坡?No Way!

塞爾特之虎勢兇夾狼

利世民已經睇化哂,亦都唔怕香港會有朝一日失去「第一」榮耀。世界要有競爭先至有進步。如果香港唔再係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咁只不過代表有人做得好過我地,應該戥人家高興先岩。近年傳統基金會排名之中有兩個明日之星大家要留意留意,一個叫做愛莎尼亞,一個叫做愛爾蘭。

愛莎尼亞係世界上第一個推行單一稅率制(Flat Tax)既國家,而且自從2000年開始,企業只要將所賺錢既再投資,呢部份盈利就就唔使交利得稅,到真正將盈餘袋入袋先要交稅。結果,愛莎尼亞成為歐洲最高增長地方,而且係東歐既資訊科技重鎮。大家唔好忘記,愛莎尼亞係1991年先由前蘇聯分裂出來,至今只不過短短15年。

愛爾蘭既稅率亦低到無人有,成個90年代平均利得稅只係12.5%,連自詡奉行低稅率既香港都自愧不如。80年代愛爾蘭係西歐最窮既國家,唔夠20年已經變成全歐洲第三富庶國家,而且依家仍然係最高增長國家添。今日既愛爾蘭人稱塞爾特之虎(Celtic Tiger),可以同亞洲四小龍爭一日之長短。

話說每年傳統基金會公布排名之前都有一個早餐會。今年個早餐會上所有人都告誡︰「香港千祈唔好加稅。」歐洲二愛既成功,專家認為秘訣得三隻字︰「低稅率」,希望唐英年會學到野。

十五年內打入二十大

十五年內打入二十大

美國智囊機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每年都會編制一份全球經濟自由排名報告,過去連續十二年香港都被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對香港政府來說,「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系」亦是香港一個非常獨有的定位。除此之外,究竟我們可以從這個排名榜還得到些甚麼啟示呢?

首先,經濟自由排名清晰反映到,愈是自由開放的經濟體系,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便愈高,亦打破了過份注重天然資源和人口勞動力的錯誤思想。計劃經濟思維,均出於以為盲目地開發天然資源,或者不顧一切地投入勞動力發展出口工業,便可以人為地強行將經濟表現推高。結果事實證明計劃經濟不但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傷害,資源錯配更加窒礙了經濟的正常發展,所以在八十年代之後計劃經濟已經宣布失敗,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改革開放的浪潮。

在九十年代開放經濟改革的白熱化階段,世界上主流的兩套開放模式分別是震盪式治療(Shock Therapy)和循序漸進派(Gradualism),前者以東歐為代表,而後者多以中國為參考對象,從學院到議會兩派改革思維都各有支持者。循序漸進派支持者認為「摸石頭過河」的方法,既可以減少對社會帶來衝擊,亦可以一步一步微調實際經濟環境的需要。當時的大陸正值高速增長之中,這一套思維亦博得不少人口眾多的拉丁美洲國家仿傚。

今年的排名榜可以為兩派改革思維下一個結論。當年果斷地以震盪式治療改革的國家,特別像愛莎尼亞這種採取極為進取改革手段的國家,不但是經濟增長最蓬勃的地區,更重要是開放經濟改革的成果亦沒有因為政治因素而有所倒退。相反像巴西和智利等國家,其開放經濟改革往往進三退二,結果到今日仍然停留在發展中國家的水平。

香港人一直都見證自由經濟對促進大陸社會發展的功效。毫無疑問,大陸在過去近三十年的經濟增長令到不少人從貧窮之中走出來,可是當中亦不斷有政治上的不穩,而且在半開放的經濟環境中滋生了極多的貪污腐敗,其實每一次的危機都可能演化成開放經濟改革的倒退。

時至今日,這些隱憂其實仍然未完全退去,而且貪污腐敗問題亦已經成為了再一步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只要有朝一日潛在的問題表面化,難保大陸的開放經濟改革不會再走回頭路。

大陸的進一步改革跟香港的未來息息相關。未來香港人要關心的不再是香港是否繼續在自由經濟榜的首位,而是今年排行一百一十一的中國在甚麼時候能夠打進二十大之內。若大陸能夠在十五年內,透過迅速果敢地改革,消除剩餘制度上的障礙,這不但是香港人之福,更加是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長遠發展的最重要一步。

2006年1月4日

學校冇教的資本論

學校冇教的資本論

利世民擔心香港人失去創業精神,昨日呼籲大家為下一代著想,唔好再嚇怕小朋友,不去了解市場運作。點知一早老友來電反問世民︰「創業環境今時唔同往日,要既資金上落千萬美金計,如果你唔係好疊水,邊度得咁多錢投資?」利世民唔怪呢位老友,因為佢幾十歲人都只係打工,未試過創業。無他,八九十年代香港有班中產移民,呢位老兄就坐上事業白金直升機,根本從來都唔使諗創業,佢唔明白創業係乜都好正常。

其實創業呢家野好公道,就算你有億萬家財,一盤生意捉錯路就註定冇運行。遠既例子唔講,就同各位重溫科網潮同生化潮。心水清既朋友一定記得香港土產「得金」同埋乜乜物物生命科技。開始時雷聲大,依家毛毛雨都唔多滴。人家唔係冇資金後台,只不過做開地產唔識做第二瓣,其實畀佢有再多錢都係丟落鹹水海。做生意唔係一味鬥錢多,依家我地講緊點搵錢,唔係講點使錢。使錢有邊個唔識?

人人都有資本

好多人搞錯左資本同資金,以為有錢就做乜生意都得。老實講,就算遍地黃金任你執,你都要識得同人爭先得,如果唔係就只有份睇人發達。其實資本唔等於錢,最重要既資本係一盤生意靈魂。如果盤生意係執遍地既黃金,你既資本可能係一雙快手,甚至乎係不怒而威既眼神。

現實生活中,資本可以係時間、朋友、知識、樣貌、健康甚至運氣,問題係你識唔識得將呢的野,轉變為實在既經濟價值。以前有一種行業叫做「通天經紀」,佢地日日廣結善緣,將朋友之間既需要聯繫起來,中間賺小小佣金,朋友同知識就係資本。依家呢個行頭叫做「顧問」,有好多做得成功顧問都變成跨國企業!邊個話呢個世界唔可以做無本生意!

讀書時候學校老師唔會教人點樣創業,今日就等利世民點醒你,記住天生我材必有用!與其浪費時候抱怨自己父母唔係大地產商,不如將時間精神用來諗下自己有乜過人之處,然後諗下點樣創一番事業,最緊要係諗下你既長處可以點樣幫到人,諗諗下一盤生意就成形,一次唔得就黎多次,個個成功創業既人都經歷過呢個階段,連大地產商都唔例外。

退稅不如減稅

退稅不如減稅

若按照現在的經濟情況來看,香港有望提前達成滅赤的目標。坊間已經有傳言指,政府正考慮以退稅或提高免稅額,來粉飾一下太平盛世。無論政府採取那一種方法還富於民,都一定會博得市民掌聲,但從香港整體的長遠利益及財政穩健考慮,最可取的方法其實應該是落實永久性的減稅措施。

三種方法之中,提高免稅額的方法是最不可亦最不實惠。若政府將個人免稅額提高,此舉無疑只會令更多人跌出稅網之外。過去幾年政府都一直抱怨香港稅基狹窄,更加以此作藉口為引入銷售稅鋪路。姑勿論這稅基狹窄是否一如所指會對香港公共財政造成結構性的威脅,政府理應不會反其道而行,收窄個人入息稅稅基。

所以若政府認真考慮以免稅額的方法來處理未來的盈餘,最有可能出現的形式將會是透過各種不同選擇性免稅額,例如個人進修開支免稅額及居所貸款利息,來取悅負擔比較大的中等收入家庭。毫無疑問,這些免稅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不少家庭的負擔。可是不少研究結果都指出,免稅額對真正影響整體社會行為只有些微影響。換言之政府若希望透過免稅額,來促進某些社會政策,成效絕不明顯。最根本的問題是,政府不應該干預社會的自由運作,所以此等選擇性的免稅額,比提高個人入息免稅額更不可取。

稅收得來的錢,本來是市民的收入。市民如何使用自己辛苦賺取到的血汗錢,政府不應該限制,亦不應該干預,所以在原則上退稅絕對比免稅額的方法可取而且來得實惠。而且從退稅的錢最終會以不同的形式回流到經濟體系之內。

事實上退稅亦等於政府一次過將一筆巨額資金注入市場,只不過是請近七百萬香港人代為監督這筆錢的運用。無論是投資抑或消費,這些額外的經濟活動的成本效益,都必然會比政府開支的成本效益高,甚至乎有市民會索性將退稅得來的錢儲蓄起來,這樣做至少也會令香港的銀根鬆一點,也會一定程度上令資本市場活一點。

以一次過的退稅來處理未來的盈餘,本來是甚為可取的辦法,可是政府何不藉此機會更進一步,系統性地落實永久性的減稅措施。

事實上,無論是消費抑或投資的決定,都會將未來的經濟情況考慮在內,一次過的退稅並不會構成社會整體的行為改變,但是永久性的減稅措施卻可以根本地鼓勵更積極的消費和投資。減稅亦不一定會令政府的收入減少,事實上當整體生產力提升帶動增長,政府的收入甚至有可能增加,唯一的分別是市民的負擔卻減少了,這種「一家便宜兩家」的做法,政府何樂而不為!

2006年1月3日

唔怕窮 最怕無機會

唔怕窮 最怕無機會

利世民攻打四方城多年,經驗話我知,手牌起手靚唔靚唔緊要,最緊要係打落去要入章。有人一見起手筒索萬子樣樣三四隻,即刻無晒心機,咁既心態加上一副先天不足既牌,想唔輸都唔得啦!積極進取者,就見一章打一章,其實13隻牌裡面,摸入四、五張,即刻唔同睇法。運氣再差既,死守唔出銃,等摸和洗牌再黎,呢先至係正確人生態度,長打長有。

元旦日,有班社工為兒童權益出聲。有個小朋友話︰「唔想再做童工」,呢的個案確實係「公關催淚彈」。不過同情還同情,利世民所擔心既唔係呢的小朋友有無得去學校旅行,或者有無錢去上課外活動,老實講呢的野對小朋友未來有幾大幫助我唔識評價,但係如果班小朋友自細已經認定自己係窮人,咁佢地就真係好難脫貧。

幾十年前,每個香港人都識講︰「工字不出頭」,賣鹹魚花生都算老闆仔。到七八十年代,的家長就會叫仔女︰「做專業人士啦,做生意呢家野唔到我地諗。」結果,做專業人士就變成香港中產既理想。到今時今日,小朋友耳濡目染既,又係一套點樣價值觀呢?

如果自細就俾人灌輸一套「你鬥唔過大商家」既思想,小朋友又點會有興趣去了解市場運作?當然唔係每一個小朋友都要立志成為老闆,但係依家既問題係好少好少人會諗自己有朝一日會做生意。《國際創業監察》調查發現,香港人創業動機全世界最低,好明顯香港已經無昔日個一份衝勁。

畀機會佢地做香港Bill Gates

現實係專業人士之路亦都愈來愈窄。做專業人士學講人脈,新移民家庭既小朋友又點夠香港中產家庭爭出位呢?佢地既無助可以理解。但係如果班小朋友自細已經抗拒了解市場運作,連最後一條路都斷埋,咁既局面又係唔係社會各界想見到既結果?

香港去到80年代,都重有白手興家呢支歌仔可以唱下,究竟係乜野原因令到的人唔再有心創業。創業最緊要係心態,30年前 Bill Gates 決定唔讀大學走去創業,佢第一個大客就係當時雄霸電腦業既IBM,今時今日邊個先係電腦業巨子唔使我多講。創業唔成功,唔好同我講話大企業壟斷!

利世民衷心呼籲,2006年我地唔好再教小朋友恐懼市場,等佢地都有機會成為香港Bill Gates,好嗎?

二○○六撥亂反正兩件事

二○○六撥亂反正兩件事

特區成立後最困難的幾年,政府仍然不懂珍惜資源,搞出數碼港和迪士尼這些勞民傷財的假大空。迪士尼在開幕之前雷聲夠大,當年甚至許下了創千億經濟效益的承諾,開幕之後除了頭幾天的紛亂有點新聞價值外,甚麼雄心壯志也不見了,就算政府也只敢說遊客人數達標。如今的話題只剩下究竟迪士尼會不會在亞洲再開另一個主題公園,以及政府又要注資多少去擴建這個無底深洞。

當時的香港正值幾十年來最差的一次經濟衰退,董建華滿懷希望地提出這些美麗的承諾,只不過是為了製造利好消息,為了唱好香港,就平白浪費了幾百億的資源。如今香港經濟已經重回正軌,政府本應收起這些好大喜功的心態。可是踏入二○○六年還未到幾天,就已經傳出政府有意興建郵輪碼頭和第三個主題公園的消息。

事實上,就算旅遊業是香港明日的經濟支柱,是否代表政府不停大興土木便可以吸引遊客?政府知不知道遊客的心態?現在貿然將香港珍貴的資源當作賭注,明顯地官員完全沒有從錯誤中學習。撥亂反正的第一件事,就是政府要從旅遊業的既得利益之中退出來,並且跟兩個主題公園劃清界線。政府促進任何行業,盡其量只可以做拆牆鬆綁的工作,再多的參與就已經超越了政府的本份。

另一方面,政府在過去訂立了不少不平等條約,官僚們以為用複雜的方程式便可以鎖住企業,結果反而害市民要負擔高昂的交通費和電費。政策令到電力和交通市場變成了壟斷性的市場。被壟斷的市場,價格會人為地被提高,這是中學程度的經濟學,官僚們沒有理由不知道。拿不準未來的經濟情況,又曲解了市場運作,官僚卻自己的錯誤歸咎於市場,這是完全沒有承擔的表現。

電力和巴士的專利都正在檢討之中,第二個要撥亂反正的,就是要打破迷信價格計算方程式的思維。提出要保障企業有一定百分比的回報率,是無知的表現。市場上是沒有一個行業有保證的回報,再大的風險仍然有人願意投資。政客空口叫減價,也是愚昧的表現。因為沒有人知道,一個甚麼的價格水平才算得上是公道。看今天的電訊市場,就知道開放競爭後價格下調的空間有多大。歷史已經證明了利潤保障協議只會帶來高昂的價格,要電力和巴士公司減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它們互相競爭。

說到底,撥亂反正兩件事的中心思想得一個,就是不要迷信政府萬能。

2006年1月2日

向貧窮和無知宣戰

向貧窮和無知宣戰

地球上的資源絕對足夠讓每一個人都活於溫飽中,為甚麼仍然有人飢寒交迫?

人類在二十世紀出現了生活水平的最大提升,大多數國家的人民,無論從健康狀況到物資上的享受都有極大進步。活在一百年前的人,想像力再豐富也絕對想像不到今天的生活是如此富庶。

戰勝貧窮最大功臣,是在自由市場制度之下默默貢獻的個體,他們當中有商人、研究開發的專家、推銷員以及不同範疇的專才。他們都沒有刻意向貧窮宣戰,當他們埋頭苦幹的時候,根本沒有在意甚麼貧窮問題,但他們卻實實在在、一步步地帶領人類從貧窮中走出來。

人類自有史以來,其實一直都在跟貧窮作戰,只不過沒有人宣之於口而已。當然,世界上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同樣富庶,今時今日仍然有數以億計人活在貧窮中,向貧窮宣戰也成為最政治正確的訴求。若未有認清貧窮成因,反去妒忌別人的富庶,這種「憎人富貴厭人貧」情緒,對解決貧窮問題絕對沒有幫助。

成功脫貧的國家,在經濟和政治上都一定要走自由開放路線,讓每個人找辦法釋放出自己潛能。二次大戰後,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於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南韓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更加低過非洲的肯雅和加納。然而在半個世紀內,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是這些拉丁美洲國家的三至四倍;南韓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更加是十數倍於肯雅和加納。

二○○五年,「讓貧窮變成歷史」成為了時髦的政治口號。當然,向貧窮宣戰博取掌聲是容易的事。像搖滾歌手 Bono 要求發達國家,向貧窮國家提供更多經濟援助及減免債務那樣,政治上完全沒有風險的立場,有誰會不跟風?但是,一廂情願的善意,客觀效果卻是在鼓勵及支持貧窮國家的極權政府,繼續剝削人民;讓經濟上的既得利益者,以計劃經濟和貿易壁壘去牟取暴利。

說穿了,政客向貧窮宣戰,只不過是為了政治上的本錢。將貧窮問題口號化,只會埋沒真相,讓貧窮的人繼續貧窮下去。

歷史證明,極權政治帶來的腐敗和戰亂、計劃經濟和封關鎖國的貿易壁壘,是走向貧窮的三條必經之路。若要真正向貧窮宣戰,就要定下目標去消除這三種最大的貧窮主因吧!

對付這三座大山並不是容易的事。始終有人會以「穩定」這種空泛的修辭,來掩飾極權政治和計劃經濟的真相。所以我們在向貧窮宣戰的同時,更要向無知宣戰。只有這樣才可以確保人類不會走上貧窮的舊路。

註︰政客向貧窮宣戰,只不過是為了政治上的本錢。續後的一句是︰「...官僚向貧窮宣戰,亦只不過是為了政策上的本錢。兩者的目的其實是延續貧窮,為他們不斷提供政治及政策的本錢。將貧窮問題口號化,只會埋沒真相,讓貧窮的人繼續貧窮下去。 」

註︰自由主義者要正面對付貧窮問題,才可以真正將錯誤的左派思想改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