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的公共知識分子
牛頭角順嫂個仔想入大學讀經濟。順嫂問︰「讀經濟可唔可以賺到盆滿砵滿,或者好似方展博,成為一代股神?」順嫂可能會幾失望。好些出名的經濟學家,投機回報的表現極之欠佳。就以新古典經濟學鼻祖費莎 (Irving Fisher) 為例,他的研究影響了後世對利率及貨幣等的理解,可是他本人卻在1929年股災中傷亡慘重。
經濟學跟財經雖然有點關係,卻又不是同一路的學問,與投資投機的伎倆就更加是兩碼子事。情況就有點像物理學、工程和開車的關係。經濟學和物理學一樣,都是創造性的學術。財經和工程則同屬實用工藝,有學術底子實戰時可以如虎添翼,不過完全沒有理論基礎的工程師和財經專家亦大有人在。物理學家研究力學,工程師運用理論製造跑車,然後由司機去駕駛。投資投機者就是司機,講感覺經濟多過講理論,會飄移也不一定明白牛頓定理。經濟學家雖然多數做唔成股神,不過順嫂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經濟學家仍然有很多出路。
立法會正在如火如荼地研究反壟斷法,在美國反壟斷案件的經濟專家證人,賺的錢比頂級大狀還要多呢!經濟學家又可以做公共知識分子,是廿一世紀最潮的職業。要成為經濟學的公共知識分子,也要有一定的條件︰首先要有邏輯推理思考能力,能夠有章法地拆解問題。套用現成的理論去解釋當然是好,但是很多時候只抓住原則幾點,靈活變通地作出推理,比拿著死的理論法則要強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