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雖然否決了政改方案,可是民主派亦沒有贏。政府仍然堅持讓功能組別繼續敗壞的香港政治文化,堅持要不信任香港選民的決定,連區議會議席都靠欽點議席來操控。政府仍然拒絕提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將香港見到普選的一天推到遙遙無期。可是劉千石先生投了一張棄權票,卻才是整個政改事件中,對特區政府的政治手段的最大諷刺。
回想九四年政府撤回僱傭條例草案,劉千石先生憤然辭職以示抗議,以行動作出重大承擔。劉千石先生的勇氣曾經是香港政客的典範,現在特區諸公欠缺了亦正是這份承擔。雖然,劉先生對爭取普選的立場亦未曾改變,我們要問是甚麼因素令他被迫要投下棄權票?

立法會內的議員也被迫致有票沒法投,可想而知香港市民對未來是如何無助。事實上,從來沒有一個議員說過反對政改是因為要破壞一國兩制,亦從來沒有一個議員說過反對政改為了要跟中央對抗。特區政府以種種無形的壓力,迫使人放棄爭取應得的公民權利,並不是一個文明社會政府應有的行徑。
如果說議員不接受政府提出的方案,就會影響香港和中央的關係,這其實等於說香港人要事事順從中央的決定,否則便會惹來麻煩。難道中央領導人的心胸真的如此狹隘?
政府在整個政改事件當中,聯同親政府人士打了一場公關戰,毫不羞恥重複又重複地說好些謊話,希望謊話說得多了會成真。將反對政改等同於跟中央搞對抗,是最大的謊話。事實上民主派在九月的訪粵之旅表現的誠意,和劉千石先生的一張棄權票,已經說明了民主派無意對抗。可是特區政府仍不必要地將香港的民主派和中央放在處於對立面,這是不道德亦極度危險的手法。
事實上,香港社會更加需要繼續反思,究竟是誰在離間中央和香港人之間的互信?究竟是哪些既得利益者最不渴望見到真正港人治港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