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是本土政治的延續
利世民讀經濟學的時候,最提不起興趣的,就是有關貿易的課題,30堂課中真正講經濟理論分析的只有5、6堂,餘下來的講來講去都是國際關貿協議的條文。讀經濟的學生,對死記規章的興趣不大,當教授講解貿易法規的時候,其實心目中只得一個問題︰為什麼貿易的法規會如此複雜?為什麼一代接一代的政客,成功延續保護主義作為政治本錢?
事實上,保護主義是一個美化了的名稱。有誰不想受到保護?不知底蘊的人聽到保護主義四個字,就會把貿易和政府保家衛國天經地義的責任拉上關係,也不會考究保護主義究竟是否真的一如所聲稱的,是為了國家民族?想而提出的。無論是關稅、配額、抑或出口補貼,真正得益的都不是消費者。香港人最熟悉的美國紡織品配額,幫助不到美國的紡織業工人,反而因此得益的是一班手握配額的富商,可是這樣明顯失效的政策卻因為既得利益的支持而一直維持下去。紡織品配額本應在今年初全面取締,歐美的既得利益仍然以種種藉口來限制中國的出口。
又以歐洲的農業補貼為例,真正受惠的其實是那些「富貴到連襪都著唔落」的大農莊莊主。據法國的世界經濟組織 (Group d'Economie Mondiale) 的調查發現,在法國有80%的農業補貼由最富裕的20%富農所享有,而這些富農獲得的補貼是其他較為沒有富裕農民的217倍。可是農業補貼在歐洲有如祖宗之法,絲毫碰不得,但這樣對歐洲的納稅人和貧窮國家的農民公平嗎?
香港自由貿易的意外
香港號稱世界最自由經濟,最主要原因是貿易的開放。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香港最初有這樣的一個貿易政策?
香港開埠時,主要的經濟活動除了農業便是貿易,在這種環境下建立貿易壁壘是沒有意義的。到了20世紀中,香港開始有工業,但始終以出口主導,而政府亦沒有多餘的資源去補貼貿易。及後工業外移,香港也轉營為服務型經濟,保護主義的呼聲才真正有點回響。今次世貿香港會議,本地的反對組織最積極對抗的,便是有關服務業的開放協議。看來,自由市場的路又要多繞幾個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