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0日

政府誠意何在?

政府誠意何在?

許仕仁先生乞票之說言猶在耳,但無論從言論上或行動上,特區一眾官員都沒有為推動政改達致共識出過任何一分力,更放棄了為香港人向中央爭取時間表和路線圖。為甚麼特區官員認為中央必定會接受策發會的建議,而必定會抗拒民主派的普選訴求呢?這只不過說明了特區官員知道,策發會就普選問題不會有甚麼有意義的結論。策發會其實只不過是拖延的手段。官員現在大費周章地去把責任推到民主派議員頭上,是缺乏承擔的表現。在政改方案表決的最後一刻,提出修修補補的所謂妥協,是混淆視聽的手段,實在令人懷疑究竟政府對推動政改方案有多大的誠意。

在最後一刻提出逐步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這並非為了得到民主派的支持而提出的方案。事實上,民主派對普選的訴求非常清晰,只取消部份委任議席又怎能令民主派回心轉意支持政改方案。反而政府現在的做法,無非是要將種種罪名加到民主派的頭上。難道這就是政府所謂的最大讓步?

區議會的委任議席本來早已被取締,特區政府不相信香港人,才重新設置委任議席。區議會本來只是管些無關痛癢的地區瑣碎事,亦沒有財政立法的實權,就算再委任多幾個保皇親信,香港人也勉強讓特區政府過關。現在委任的區議員不但可以推選立法會議員,更可以推選行政長官,權限明顯地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委任議席的存在性便大有問題。完全取消委任議席是撥亂反正,亦絕對不是甚麼對民主派訴求的退讓。以往香港崇尚法治文化,掌有權力者就算明知自己不會以權謀私,就算是只有表面利益衝突的矛盾也會避嫌,現在提出的行政長官和委任區議員互相委任推選的關係,是香港法治倒退的表現。

九十年代初,香港人對回歸仍然有抗拒,社會上人心仍然不穩,有一位官員被委派負責為香港人交涉居英權的問題,雖然心中亦不願意見到香港人離開香港,可是為了香港人的未來,也硬?頭皮說出香港人的訴求。這位官員的名字叫曾蔭權。當年他可以面對宗主國政客官員的嘴臉,為甚麼現在不可以?

曾蔭權和許仕仁自稱民主派,他們就應該盡最大努力向中央為香港爭取時間表和路線圖。無論結果是甚麼,香港人都會譽他們為「香港良心」,他們的勇敢和堅毅亦會是香港下一代的好榜樣。現在其實只消曾蔭權一個承諾,答應向中央爭取2012年香港實施雙普選,民主派的一班議員又怎會夠膽叛逆民意否決政改方案?